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種草的名字為什麼偏偏要叫杠板歸,有15個秘密你知道嗎?

當我們漫步在原野路旁, 都會發現一種蔓生的植物, 它的葉子呈現三角形或是盾形, 碧綠色。 棱上有稀疏的倒生鉤刺的草, 這種草在夏天, 會開出一種白色或淡紅色的小花, 挺好看。 秋天, 果實成熟了, 是黑色的, 而且圓滾滾的像小珠子一樣。 這是一種沒有受到人們特別重視的植物, 名字也特別詭異。 叫什麼杠板歸。

據說這麼個怪名字還是有來歷的。 傳說在很久以前, 一個家貧如洗的農民在上山砍柴的時候, 他的腳後跟被山中的毒蛇狠狠地咬了一口, 不一會兒, 他的小腿就腫得有大腿那麼粗, 全身也發起熱來, 他雖然勉強回到了家, 因為當地一時找不到醫生, 自己又不懂醫學, 所以只好每天都掙扎在死亡線上。 家裡人毫無辦法, 不久就死掉了。 他們家因為實在是太窮, 沒有錢買棺材, 家人只得含淚把一塊門板拆下來將他放在門板上抬出去安葬。

到了一個荒涼的山坡, 挖好了坑, 正準備下葬的時候, 死者的一個知心朋友聽說後, 馬不停蹄地急匆匆趕了過來。 他是想來見這個窮朋友最後一面的。 這位趕過來的人不是個醫生, 但是對治療蛇咬傷相當有經驗。 當他看見這個準備下葬的朋友, 看起來雖然很像已經停止呼吸的人, 但是俯下身子聽聽氣息, 按按脈搏, 立即斷定他的這位朋友雖中毒不淺, 但還未真正死亡。 他馬上到附近找了一些草藥, 搗汁後用酒調均勻, 一湯匙一湯匙慢慢地往他的嘴裡灌。 然後用草藥渣敷在傷口上。 吞了一些草藥汁的

這位窮朋友, 真是命不該絕。 半個小時之後, 病人的臉色有所好轉, 不一會兒竟蘇醒過來。 在場的人都驚呆了, 問來者這是什麼藥。

來者笑道:“此藥乃祖上所傳, 並沒有什麼名字。 他看見了這位窮朋友已無大礙, 就放心地伸了一個懶腰說;過一會兒你們還是把他扛回去吧, 最後, 這位農民恢復了健康, 大家對這種草藥都很感興趣。 凡是有人被蛇咬傷, 就有人去尋找這種草藥, 可是大家都不知道叫什麼藥。 時間一長, 因為這種草藥可以治療蛇咬傷, 於是大家乾脆就把這種草藥就叫杠板歸了!

當然傳說畢竟是傳說, 杠板歸確實是治蛇傷的一種藥, 但是蛇毒有神經毒、血循毒和酶, 各種成分的多少或有無, 因蛇種而異。 咬傷後還是要及時找醫生看。

扛板歸, 英文名稱: Perforate fleeceflower、ishimikawa。 學名: Polygonum perfoliatum L 。 別名: 犁頭刺藤、霹靂木、方勝板、倒金鉤、刺犁頭、急改索、退血草, 虎舌草, 刺、月斑鳩、犁頭尖(、刺犁頭、老虎利、老虎刺、犁尖草、三角鹽酸、貫葉蓼、犁壁刺、蛇不過、蛇倒退、河白草、退西草。 為蓼科屬植物貫葉蓼的全草。 中國實在太大, 各地有各地的叫法!

它有化瘀補血, 解清熱的作用。 多年生蔓性草本, 全體無毛。 莖攀援, 有縱棱, 棱上有稀疏的倒生鉤刺, 多分枝, 綠色, 有時帶紅色, 長1~2米。 葉互生, 近於三角形, 長3-7釐米, 寬2~5釐米, 淡綠色, 有倒生皮刺盾狀著生於葉片的近基部, 有時葉緣亦散生鉤刺;葉柄盾狀著生, 幾與葉片等長, 頂生或生於上部葉腋, 花小, 長1-3釐米, 多數;具苞, 苞片卵圓形, 每苞含2~4花;花被5深裂, 白色或淡紅紫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在夏、秋間採收。

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晾乾。"酸苦,寒,有小毒。"利水消腫,清熱,活血,解毒。治水腫,黃疸,泄瀉,瘧疾,痢疾,百日咳,淋濁,丹毒,瘰鬁,濕疹,疥癬

民間便方;1.治水腫脹:平地木9克,雷公藤15克,車前草12克,天青地白草9克,路路通五個。打碎煎服。

2.治急性扁桃體炎:石豆蘭(蘭科麥斛)30克,扛板歸75克,一枝黃花15克。水煎,分二次服,日一劑。

3.治纏腰火丹(帶狀皰疹):鮮扛板歸葉,搗爛絞汁,調雄黃末適量,塗患處,一日數次。

4.治瘰鬁:扛板歸21克,野南瓜根90克,豬瘦肉120克燉湯,以湯煎藥。孕婦忌服。

5.治癰腫:鮮扛板歸全草60克至90克。水煎,調黃酒服。

6.治乳癰痛結:鮮扛板歸葉洗淨杵爛,敷貼於委中穴;或與葉下紅共搗爛,敷腳底湧泉穴,右痛敷左,左痛敷右。

7.治坐板瘡:烏賊骨15克,雷公藤9克。共為細末擦之,幹則以菜油調敷。

8.治濕疹、天皰瘡、膿皰瘡:鮮扛板歸全草60克。水煎服。

9.治慢性濕疹:鮮扛板歸12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次。

10.治黃水瘡:扛板歸葉(為細末)30,冰片1,5克。混合,調麻油塗搽。

11.治下肢關節腫痛:鮮扛板歸全草60克至90。水煎服。

12.治似麻風型的脫節癩: 扛板歸煎水洗另用辰砂草、旱蓮草、車前草(鮮者) 各45克,煎水內服。

13.治痔漏:扛板歸21克至30克,豬大腸不拘量,同燉湯服。

14.治附骨疽:扛板歸21克至30克,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以渣搗爛敷患處。

15 治療百日咳 ;:取扛板歸30克(嬰兒酌減),用白酒微炒後加冰糖水煎,一日分二次服;或加魚腥草30克,一支黃花9克,煎服。

認識是寶,會用是巧!謝謝大家熱烈的後臺留言,謝謝收藏,轉發,關注《認識是寶》,您身邊有好玩,有意思的植物可以發給我們,與大家共用哦!許多朋友在後臺留言,身邊好多植物都看到過,玩過,可是卻不知道有這麼多的用處,您可以發我們圖片與視頻給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哦!加《認識是寶》私信,關注哦!

白色或淡紅紫色,。花期6~8月,果期7~10月。在夏、秋間採收。

割取地上部分,鮮用或晾乾。"酸苦,寒,有小毒。"利水消腫,清熱,活血,解毒。治水腫,黃疸,泄瀉,瘧疾,痢疾,百日咳,淋濁,丹毒,瘰鬁,濕疹,疥癬

民間便方;1.治水腫脹:平地木9克,雷公藤15克,車前草12克,天青地白草9克,路路通五個。打碎煎服。

2.治急性扁桃體炎:石豆蘭(蘭科麥斛)30克,扛板歸75克,一枝黃花15克。水煎,分二次服,日一劑。

3.治纏腰火丹(帶狀皰疹):鮮扛板歸葉,搗爛絞汁,調雄黃末適量,塗患處,一日數次。

4.治瘰鬁:扛板歸21克,野南瓜根90克,豬瘦肉120克燉湯,以湯煎藥。孕婦忌服。

5.治癰腫:鮮扛板歸全草60克至90克。水煎,調黃酒服。

6.治乳癰痛結:鮮扛板歸葉洗淨杵爛,敷貼於委中穴;或與葉下紅共搗爛,敷腳底湧泉穴,右痛敷左,左痛敷右。

7.治坐板瘡:烏賊骨15克,雷公藤9克。共為細末擦之,幹則以菜油調敷。

8.治濕疹、天皰瘡、膿皰瘡:鮮扛板歸全草60克。水煎服。

9.治慢性濕疹:鮮扛板歸120克。水煎外洗,每日一次。

10.治黃水瘡:扛板歸葉(為細末)30,冰片1,5克。混合,調麻油塗搽。

11.治下肢關節腫痛:鮮扛板歸全草60克至90。水煎服。

12.治似麻風型的脫節癩: 扛板歸煎水洗另用辰砂草、旱蓮草、車前草(鮮者) 各45克,煎水內服。

13.治痔漏:扛板歸21克至30克,豬大腸不拘量,同燉湯服。

14.治附骨疽:扛板歸21克至30克,酒水各半煎二次,分服;以渣搗爛敷患處。

15 治療百日咳 ;:取扛板歸30克(嬰兒酌減),用白酒微炒後加冰糖水煎,一日分二次服;或加魚腥草30克,一支黃花9克,煎服。

認識是寶,會用是巧!謝謝大家熱烈的後臺留言,謝謝收藏,轉發,關注《認識是寶》,您身邊有好玩,有意思的植物可以發給我們,與大家共用哦!許多朋友在後臺留言,身邊好多植物都看到過,玩過,可是卻不知道有這麼多的用處,您可以發我們圖片與視頻給我們,大家一起來認識哦!加《認識是寶》私信,關注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