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全省縣域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持之以恆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 強化措施狠抓落實補齊短板 推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

李希陳求發出席會議並講話

9月11日, 全省縣域經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遼寧人民會堂召開。 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指示精神, 認真總結、深刻分析全省縣域經濟發展情況和面臨形勢, 就推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進行安排部署。 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希, 省委副書記、省長陳求發出席會議並講話。

李希在講話中指出, 加快發展縣域經濟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

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 是實現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 全省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關於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指示精神, 持之以恆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 從戰略和全域的高度, 充分認識縣域的戰略地位和重要作用, 切實增強責任感、緊迫感, 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 突出問題導向, 採取有力措施, 狠抓工作落實, 著力補齊短板, 強力推進縣域經濟健康發展。

李希強調, 各地區各部門要按照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的具體安排,

結合實際, 明確任務, 抓住重點, 扎實做好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各項工作。 一是要積極完善體制、創新機制, 加速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分類指導、因縣施策, 做好“三去一降一補”工作。 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減少管理層級, 降低辦事成本, 提高行政效能。 積極穩妥推進農村改革, 創新農業經營體系, 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不斷擴大縣域開放, 發揮比較優勢, 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 二是要擺脫固有思維模式和傳統路徑依賴, 堅持多策並舉, 優化產業結構。 積極推動縣域特色支柱產業綠色化、品牌化發展, 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積極穩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
進一步提高縣城的產業容納能力、人口承載能力、社會服務能力。 積極推動縣域創新驅動發展, 強化科技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有效對接。 三是要對標先進地區, 持續用力、久久為功, 不斷優化投資營商環境。 著力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係, 深入一線、靠前服務, 説明企業解決實際問題。 進一步為市場主體鬆綁減負, 讓一切生產要素的活力競相迸發, 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 強化法治意識、法治思維, 進一步提高依法治理水準。 完善守信踐諾機制, 營造守信踐諾的良好社會風尚。 四是要高度重視、切實抓好民生工作, 讓縣鄉村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著力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
全力抓好教育、就業、收入、社保、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等重大民生工程。 扎實推進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 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家園。

李希要求, 要加強領導, 壓實責任, 為縣域經濟發展壯大提供有力保障。 省市黨委和政府要把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擺上重要議事日程, 定期研究解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 有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與溝通協調, 形成發展縣域經濟的強大合力。 各縣(市)黨委政府要負起主體責任, 黨政主要領導要敢於擔當、勇於負責。 把發展縣域經濟作為培養、鍛煉、成長、評價幹部的主戰場, 通過實績考核推動形成奮勇爭先、建功立業的環境和氛圍。

結合正在進行的市縣鄉人大、政府和市縣政協換屆工作, 選優配強縣鄉領導班子。 關心、關愛縣鄉幹部, 為他們幹事創業創造良好條件。 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講真話、察真情、報真數, 謀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努力創造經得起歷史、實踐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陳求發在講話中指出,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 強省之基在於強縣, 興省之要在於興縣。 近年來, 我省縣域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大進步, 但從整體看與沿海發達地區和周邊省份相比仍有發展潛力和提升空間。 發展縣域經濟正當其時, 刻不容緩, 各地區各部門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 貫徹落實好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快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的指導意見, 努力把現實優勢發揮好,把有限財力使用好,把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調動好,補齊縣域經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陳求發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抓好省委、省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並結合各自實際,分層次、分產業制定實施好縣域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畫,使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銜接。要堅持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三化同步”,工業產業園區、農產品深加工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三區共建”,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三業並舉”,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主攻方向,壯大工業產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把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重中之重,做好農產品加工這篇大文章,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特色小鎮和產業小鎮,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點。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抓好關鍵性改革,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幹事創業中直面問題,在破解難題上贏得發展,改進和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提升鄉鎮財政基本保障能力,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堅持縣域經濟以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為方針,加大力度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快培育企業家,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實現政府債務只減不增。要加大政策傾斜、強化責任擔當,激發新狀態、展現新作為,明確省市縣三級抓縣域經濟的職責,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援,設立省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合作方資本投入,支援縣域重大產業項目。要強化對縣(市)鄉鎮主要領導幹部考核,持續推進縣鄉基層幹部作風轉變,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激情,推進縣域經濟不斷實現新發展。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雷通報2016年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情況。盤錦市、海城市、瓦房店市作書面交流發言。

省領導易煉紅、劉煥鑫、趙化明、劉強、王大偉、崔楓林,大連市市長肖盛峰在主會場出席會議。省政府秘書長,省委、省政府有關副秘書長,省(中)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市、縣(市)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市、區)設分會場。

努力把現實優勢發揮好,把有限財力使用好,把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調動好,補齊縣域經濟短板,確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陳求發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抓好省委、省政府促進縣域經濟發展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實落地,並結合各自實際,分層次、分產業制定實施好縣域經濟發展三年行動計畫,使其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求相銜接。要堅持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新型城鎮化“三化同步”,工業產業園區、農產品深加工集聚區、服務業集聚區“三區共建”,現代農業、農產品加工業、服務業“三業並舉”,把推進新型工業化作為主攻方向,壯大工業產業園區,培育特色產業集群;把推進農業現代化作為重中之重,做好農產品加工這篇大文章,推動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跨越;堅定不移推進新型城鎮化,著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積極培育特色小鎮和產業小鎮,形成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點。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著力抓好關鍵性改革,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在幹事創業中直面問題,在破解難題上贏得發展,改進和完善縣鄉財政體制,提升鄉鎮財政基本保障能力,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繼續深化園區管理體制改革,加快推進經營性事業單位轉企改制,堅持縣域經濟以多種所有制形式並存為方針,加大力度扶持民營企業發展,加快培育企業家,加強財政預算管理,嚴控地方政府債務增量,實現政府債務只減不增。要加大政策傾斜、強化責任擔當,激發新狀態、展現新作為,明確省市縣三級抓縣域經濟的職責,加大資金和政策支援,設立省產業投資基金,吸引合作方資本投入,支援縣域重大產業項目。要強化對縣(市)鄉鎮主要領導幹部考核,持續推進縣鄉基層幹部作風轉變,始終保持旺盛的鬥志和激情,推進縣域經濟不斷實現新發展。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雷通報2016年全省縣域經濟發展總體情況。盤錦市、海城市、瓦房店市作書面交流發言。

省領導易煉紅、劉煥鑫、趙化明、劉強、王大偉、崔楓林,大連市市長肖盛峰在主會場出席會議。省政府秘書長,省委、省政府有關副秘書長,省(中)直有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各市、縣(市)黨委或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主會場參加會議。各市、縣(市、區)設分會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