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彭州小魚洞鎮:小魚杜鵑上線,災難中破土而生的古蜀小鎮

江南水鄉溫柔婉約, 平原古鎮質樸大氣, 但山地小鎮是什麼樣呢?小魚洞告訴你答案:這裡春天野花次第開, 夏天山泉匯流溪, 秋天紅葉風中豔, 冬天山林裹銀裝……

這個距成都76km, 湔江河上游心腹地帶的小鎮, 就在龍門山旅遊環線上。

2006年, 小魚洞鎮被評為成都市市級歷史文化名鎮, 鎮內自然、人文資源豐富。 名勝古跡有魚鳧遺址、鐵瓦寺、大悲寺、地震遺址等。

風景佳苑有蟠龍穀、400萬年前冰川漂礫形成的冰臼、杜鵑林、自然迷宮、獼猴桃觀光園區、冷水魚養殖基地等, 是國家級龍門山風景區丹景山-陽平觀-銀廠溝旅遊線上的一個亮點集鎮。

沖不走, 震不垮的魚鳧古鎮

蠶叢及魚鳧, 開國何惘然

小魚洞古名丙穴, 是古蜀人的繁衍生息之地。 據說, 上古時, 一支古羌族部落來到這裡, 依照山勢, 壘石為穴。

《水經》雲∶丙水出丙穴。 穴口向丙, 故名。

這個“丙”對應五行學說中的南方,

所以“丙穴”說白了就是, 開口向南的小洞洞, 當地還有丙山、丙寅溝等帶有古蜀神權意識的地名。

據專家考證, 包括小魚洞範圍的大河谷, 是遠古內湖的遺跡。 蜀人先祖魚鳧王率部落棲居小魚洞, 以當地的動植物滋養部落, 開始漁獵生活, 並逐步向田獵農耕轉變, 成為古蜀國農業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

魚鳧王作為古蜀先王, 帶領子民在小魚洞境內活動生產, 使小魚洞與萬春鎮魚鳧遺址以及廣漢三星堆遙相呼應, 成為古蜀文明的重要一環。

劫後餘生得復興, 論起名的重要性

清代康雍年間, 這裡逐漸形成集市,

並正式建場, 更名小魚洞。 令人惋惜的是, 乾隆45年, 場鎮被洪水沖毀, 次年遷址重建, 也許是為了表達對場鎮重新興盛的良好祝願, 小魚洞更名復興場。

小魚洞老街最早在今漁洞村境內, 有十四戶人家, 大多是前店後家, 曾有復興渡口, 方便對岸百姓來此趕場買賣。

但是一場大水沖毀了老街, 僅倖存一塊大石頭。 1983年, 第一次撰寫《小魚洞公社志》時, 政府還專門請人在這個石頭上, 刻上“古小魚洞場遺址”。

1983年, 復興場重新叫回了“小魚洞鄉”, 並在2001年升級為鎮, 但可能因為沒有了“復興”的庇佑, 不幸再次降臨。

由於小魚洞鎮順應山勢水形,天然形成“三層臺地”的地貌特徵。2008年“5·12”地震前,雖保留了比較完整的明清古街格局,但震後鎮區受地震影響嚴重,不復當年貌。

地震遺跡:小魚洞大橋

小魚洞大橋原建於1998年,是彭州市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銀廠溝、小魚洞鎮、龍門山鎮與外界的唯一通道。“5·12”地震時,由於地處斷裂帶,小魚洞大橋垮塌成“W”形,成為彭州市三大地震遺址之一。

新建成的小魚洞大橋全長276米,按8度抗震設防,引橋旁還增建了一個參觀台,遊客可在此觀看老橋受損情況。

盤山據水,不足為外人道也

災難帶來的可能是毀滅,也可能是重生。作為“深山野林”裡的小魚洞鎮,也許在人文歷史上,沒有天府平原上的其他古鎮那麼具有魅力,但這裡有著原始、神秘、野生的風情。

探索頻道:青山綠水間的隱者

位於小魚洞鎮楊坪村的蟠龍穀是一位青山綠水間的隱者。在綿延幽深的山谷中,有400萬年前冰川漂礫形成的冰臼、3-7月次第花開的杜鵑林、馬道子自然迷宮,以及大小上百道瀑布跌水,呈現罕見的瀑布群奇觀,形成小魚洞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蟠龍穀瀑布群

蟠龍穀瀑布群是成都最大的瀑布群,在長約2公里的峽谷內有大小瀑布10餘處。

大飛水瀑布落差達100多米,猶如從山頂飛下的一條銀龍,氣勢如虹,頗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小飛水瀑布猶如小家碧玉,婉約溫柔;象鼻瀑布瀑分兩層,碧潭如玉;望龜瀑布其形如龜,生動活潑;其他如冷風峽瀑布、雙龍瀑布、睡美人瀑布、大青石瀑布等等均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高山杜鵑林

在瀑布群所在峽谷的高山上,有著相連成片約萬余畝的杜鵑林。每年3-7月的花期,各種不同類型的杜鵑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成為小魚洞鎮的一大特色。

從杜鵑鳥到杜鵑花,古蜀人形成了一整套杜鵑崇拜體系,構成了古蜀文明的一大特色,其中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鳥就是杜鵑崇拜的最早原型。

在陡峭的崇山峻嶺中,還有一片面積達1000余畝的高山平壩,這裡有各種原始灌木林和野菜生長,並隨著季節的變換而呈現不同的自然風光。

馬道子自然迷宮

方圓1平方公里的迷宮裡,灌木茂密,地形神秘複雜,即使本地人進入,一不小心也可能迷路,是一座天然的迷宮。這難道又是“北緯30°”在作怪?耍妹兒心中一片神往,好想去探險!

更何況, 這裡還有一座天然冰窖,就是在三伏天,冰窖的冰也不會融化。十幾年前,當地林業人員在海拔大約1900米的地方,發現這個10米見方的漏斗狀天坑,站在坑沿,就能感到一股寒氣直逼而來。根據地貌特點,科考人員估計這個冰窖至少形成有上千年的時間。

有人說:蟠龍穀之美,美就美在其清新自然的風格,神秘而原始的狀態:名木古樹參天,林間猴群出沒,山間流水潺潺,瀑布眾多而氣象萬千,一年四季皆值得賞玩。

從前有個廟,廟下有座山

小魚洞西北大山間有座鐵瓦殿,因屋面用鐵瓦蓋成而得名。

據說鐵瓦殿全盛時期,占地極大,新神岡、水黃桶、椿芽坪、龍神岡等皆有其廟宇下院八九處。民國初年,有位林姓道人賣田籌款在鐵瓦殿故基上籌建三間大殿,但寺廟沒有完工,就因財源枯竭而罷,林道人也病死于復興場,重建的鐵瓦殿因無人維修而倒塌。

鐵瓦殿整座山因寺名得名,是龍門山前山的最高峰,可盡觀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全貌。

現在,鐵瓦殿梁子下邊平地上,修成一個院落,供奉著幾尊佛像,名“古鐵瓦寺”,旁邊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鐵瓦寺,住著好幾位比丘尼。

國寶檔案,發現彭州熊貓第一人

說起資源開發,那就不得不說任天華,他是小魚洞發現大熊貓的第一人。

任天華二十來歲就與護林有著不解之緣,作為林業員,他為彭州白水河區的森林保護立下汗馬功勞。

2000年初夏,任天華帶著九名巡視人員,沿著巡視線路,尋找野生動植物現狀以及自然狀態下的生態環境。他們在海拔3200米的高山上,發現了黑白相間的動物——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清晰看見大熊貓,應該說,這是彭州建立白水河自然保護區以來,第一次發現大熊貓活體。

特產美食,小魚洞的美味傳奇

小魚洞的冷水魚是小魚洞人接待貴客必不可少的美食,崇山峻嶺中那些不知名的鮮香野菜讓食客們大快朵頤……近幾年,隨著自然資源的開發,飯中雷竹筍和飯後獼猴桃也成了兩道佐食佳品。

熊貓最愛,下飯佳餚

熊貓之所以棲息在小魚洞,除了這個地方生態穩定外,最重要原因的大概就是,小魚洞的竹類產品豐富,這對吃貨熊貓來說,可是致命的誘惑。

小魚洞鎮竹筍種植規模已達4000畝,還將建成萬畝竹海,供遊人遊玩。每年春天,小魚洞鎮有專門的“春筍節”,遊客可以在此挖竹筍,聽竹海濤聲。

當地的竹筍中,雷竹筍被譽為筍中之王,又稱雷筍,色澤黃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氨基酸等多種營養元素,長期食用還能抗癌、減肥、養顏、抗衰老呢!勤勞智慧的小魚洞人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賜予,將竹筍精心烹製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餚,款待往來賓客。

大魚海棠算什麼,我有小魚杜鵑

竹筍也許只能算熊貓寶寶的最愛,小魚洞鎮最出名的還是要數冷水魚。冷水魚是魚的一個種類,按照魚類對於生活環境,尤其是水溫的要求,高於20度水溫就不能存活。

小魚洞最具誘惑力的就是礦泉水滋養下的細鱗青尾魚,青尾魚與湔江對岸大魚洞的紅尾魚成為著名一景,說不定這紅尾魚就是《大魚海棠》中紅色大魚的後裔呢!而且有傳說稱,大小魚洞內皆有地下暗河,分別通北面的什邡天池,和西南方的都江堰。

廣闊的地下水域會有更加廣博的想像空間,耍妹兒準備拍一個《大魚海棠2——小魚杜鵑》,眾籌已上線!

工業小鎮轉向旅遊集鎮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魚洞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豐富,地震前,這裡是個典型的工業小鎮,尤其是鎮上水泥廠,一度是小魚洞的支柱產業,養活大部分鎮民。

地震後,彭州將小魚洞納入龍門山風景區旅遊線路,打造集避暑、觀光、休閒、度假于一體的現代休閒旅遊業。從默默無聞不被人知,到成為人們心中的旅遊勝地,小魚洞也算是因禍得福。

帶著遠古蜀文明的神秘傳說,小魚洞一路走到今天,憑藉災後重建的契機,依託豐厚的自然資源,這裡已然是一個現代集鎮與古樸農村和諧相融、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鎮。

也許,在蟠龍穀隱匿的山水間,你還能發現古蜀人遺留的蹤跡,在亙古不變的日出日落中發現不一樣的神秘風情,在這個山地小鎮中找到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 END ————

慢生活,輕旅遊,我們專做成都周邊遊

關注我們,帶來最新最熱最全的熱門資訊。第一時間奉上。

由於小魚洞鎮順應山勢水形,天然形成“三層臺地”的地貌特徵。2008年“5·12”地震前,雖保留了比較完整的明清古街格局,但震後鎮區受地震影響嚴重,不復當年貌。

地震遺跡:小魚洞大橋

小魚洞大橋原建於1998年,是彭州市國家級旅遊風景名勝區銀廠溝、小魚洞鎮、龍門山鎮與外界的唯一通道。“5·12”地震時,由於地處斷裂帶,小魚洞大橋垮塌成“W”形,成為彭州市三大地震遺址之一。

新建成的小魚洞大橋全長276米,按8度抗震設防,引橋旁還增建了一個參觀台,遊客可在此觀看老橋受損情況。

盤山據水,不足為外人道也

災難帶來的可能是毀滅,也可能是重生。作為“深山野林”裡的小魚洞鎮,也許在人文歷史上,沒有天府平原上的其他古鎮那麼具有魅力,但這裡有著原始、神秘、野生的風情。

探索頻道:青山綠水間的隱者

位於小魚洞鎮楊坪村的蟠龍穀是一位青山綠水間的隱者。在綿延幽深的山谷中,有400萬年前冰川漂礫形成的冰臼、3-7月次第花開的杜鵑林、馬道子自然迷宮,以及大小上百道瀑布跌水,呈現罕見的瀑布群奇觀,形成小魚洞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

蟠龍穀瀑布群

蟠龍穀瀑布群是成都最大的瀑布群,在長約2公里的峽谷內有大小瀑布10餘處。

大飛水瀑布落差達100多米,猶如從山頂飛下的一條銀龍,氣勢如虹,頗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壯觀;小飛水瀑布猶如小家碧玉,婉約溫柔;象鼻瀑布瀑分兩層,碧潭如玉;望龜瀑布其形如龜,生動活潑;其他如冷風峽瀑布、雙龍瀑布、睡美人瀑布、大青石瀑布等等均千姿百態、美不勝收。

高山杜鵑林

在瀑布群所在峽谷的高山上,有著相連成片約萬余畝的杜鵑林。每年3-7月的花期,各種不同類型的杜鵑競相開放,爭奇鬥豔,成為小魚洞鎮的一大特色。

從杜鵑鳥到杜鵑花,古蜀人形成了一整套杜鵑崇拜體系,構成了古蜀文明的一大特色,其中三星堆出土的青銅鳥就是杜鵑崇拜的最早原型。

在陡峭的崇山峻嶺中,還有一片面積達1000余畝的高山平壩,這裡有各種原始灌木林和野菜生長,並隨著季節的變換而呈現不同的自然風光。

馬道子自然迷宮

方圓1平方公里的迷宮裡,灌木茂密,地形神秘複雜,即使本地人進入,一不小心也可能迷路,是一座天然的迷宮。這難道又是“北緯30°”在作怪?耍妹兒心中一片神往,好想去探險!

更何況, 這裡還有一座天然冰窖,就是在三伏天,冰窖的冰也不會融化。十幾年前,當地林業人員在海拔大約1900米的地方,發現這個10米見方的漏斗狀天坑,站在坑沿,就能感到一股寒氣直逼而來。根據地貌特點,科考人員估計這個冰窖至少形成有上千年的時間。

有人說:蟠龍穀之美,美就美在其清新自然的風格,神秘而原始的狀態:名木古樹參天,林間猴群出沒,山間流水潺潺,瀑布眾多而氣象萬千,一年四季皆值得賞玩。

從前有個廟,廟下有座山

小魚洞西北大山間有座鐵瓦殿,因屋面用鐵瓦蓋成而得名。

據說鐵瓦殿全盛時期,占地極大,新神岡、水黃桶、椿芽坪、龍神岡等皆有其廟宇下院八九處。民國初年,有位林姓道人賣田籌款在鐵瓦殿故基上籌建三間大殿,但寺廟沒有完工,就因財源枯竭而罷,林道人也病死于復興場,重建的鐵瓦殿因無人維修而倒塌。

鐵瓦殿整座山因寺名得名,是龍門山前山的最高峰,可盡觀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全貌。

現在,鐵瓦殿梁子下邊平地上,修成一個院落,供奉著幾尊佛像,名“古鐵瓦寺”,旁邊還有一座規模更大的鐵瓦寺,住著好幾位比丘尼。

國寶檔案,發現彭州熊貓第一人

說起資源開發,那就不得不說任天華,他是小魚洞發現大熊貓的第一人。

任天華二十來歲就與護林有著不解之緣,作為林業員,他為彭州白水河區的森林保護立下汗馬功勞。

2000年初夏,任天華帶著九名巡視人員,沿著巡視線路,尋找野生動植物現狀以及自然狀態下的生態環境。他們在海拔3200米的高山上,發現了黑白相間的動物——這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清晰看見大熊貓,應該說,這是彭州建立白水河自然保護區以來,第一次發現大熊貓活體。

特產美食,小魚洞的美味傳奇

小魚洞的冷水魚是小魚洞人接待貴客必不可少的美食,崇山峻嶺中那些不知名的鮮香野菜讓食客們大快朵頤……近幾年,隨著自然資源的開發,飯中雷竹筍和飯後獼猴桃也成了兩道佐食佳品。

熊貓最愛,下飯佳餚

熊貓之所以棲息在小魚洞,除了這個地方生態穩定外,最重要原因的大概就是,小魚洞的竹類產品豐富,這對吃貨熊貓來說,可是致命的誘惑。

小魚洞鎮竹筍種植規模已達4000畝,還將建成萬畝竹海,供遊人遊玩。每年春天,小魚洞鎮有專門的“春筍節”,遊客可以在此挖竹筍,聽竹海濤聲。

當地的竹筍中,雷竹筍被譽為筍中之王,又稱雷筍,色澤黃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纖維素、氨基酸等多種營養元素,長期食用還能抗癌、減肥、養顏、抗衰老呢!勤勞智慧的小魚洞人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自然賜予,將竹筍精心烹製出一道又一道的美味佳餚,款待往來賓客。

大魚海棠算什麼,我有小魚杜鵑

竹筍也許只能算熊貓寶寶的最愛,小魚洞鎮最出名的還是要數冷水魚。冷水魚是魚的一個種類,按照魚類對於生活環境,尤其是水溫的要求,高於20度水溫就不能存活。

小魚洞最具誘惑力的就是礦泉水滋養下的細鱗青尾魚,青尾魚與湔江對岸大魚洞的紅尾魚成為著名一景,說不定這紅尾魚就是《大魚海棠》中紅色大魚的後裔呢!而且有傳說稱,大小魚洞內皆有地下暗河,分別通北面的什邡天池,和西南方的都江堰。

廣闊的地下水域會有更加廣博的想像空間,耍妹兒準備拍一個《大魚海棠2——小魚杜鵑》,眾籌已上線!

工業小鎮轉向旅遊集鎮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小魚洞礦產資源、森林資源豐富,地震前,這裡是個典型的工業小鎮,尤其是鎮上水泥廠,一度是小魚洞的支柱產業,養活大部分鎮民。

地震後,彭州將小魚洞納入龍門山風景區旅遊線路,打造集避暑、觀光、休閒、度假于一體的現代休閒旅遊業。從默默無聞不被人知,到成為人們心中的旅遊勝地,小魚洞也算是因禍得福。

帶著遠古蜀文明的神秘傳說,小魚洞一路走到今天,憑藉災後重建的契機,依託豐厚的自然資源,這裡已然是一個現代集鎮與古樸農村和諧相融、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交相輝映的新型城鎮。

也許,在蟠龍穀隱匿的山水間,你還能發現古蜀人遺留的蹤跡,在亙古不變的日出日落中發現不一樣的神秘風情,在這個山地小鎮中找到最自然的生活方式。

———— END ————

慢生活,輕旅遊,我們專做成都周邊遊

關注我們,帶來最新最熱最全的熱門資訊。第一時間奉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