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是你家衣櫃不夠大,只是佈局不對都白搭!

小a和小b是好盆友+好室友

上班

小a收拾30分鐘就OK

小b要拖遝1個小時

約會

小a總是很快找到約會戰袍

小b總要把衣櫃翻遍才能找到藏在角落的神器

換季

小a輕易找到去年的遺珠

小b抓破頭皮也想不清楚去年那件超愛的牛仔外套丟在那個犄角旮旯

對, 小編就是前文中的小b。

這個痛心疾首的情節, 天天上演, 月月上演, 年年上演, 終於在參觀完小a衣櫃時, 小編知道問題出在哪兒!

小a的衣櫃,

當季的衣服都掛在最顯眼, 最容易, 伸手就夠得到的地方, 穿啥當然一目了然。

而小編的衣櫃, 雖然也算整潔, 但完全不按套路出牌, 不論時節天氣、常穿不常穿, 冬天的大衣總是穩坐最顯眼的位置, 當下的單衣卻在卻不好拿的角落, 而且毫無順序。

所以小U惡狠狠的補習了關於衣櫃的知識, 當然好東西得大家一起分(xue)享(xi), 畢竟一個人學習是痛苦的~

認識

你的衣櫃

總感覺別人的衣櫃都衣炔飄飄, 自己的衣櫃亂糟糟, 也許, 得先瞭解這些基礎區域。

懸掛區

要想不皺, 掛最重要。

有時候我們拿出一件衣服, 發現皺巴巴的, 原本一件Parada, 硬生生變成街邊的50元打折促銷。

哪些衣服適合掛呢?

易皺

長短外衣、西裝、面料容易褶皺的衣物, 比如真絲襯衣、晚裝長裙、毛料或麻質衣服

當季

夏天要穿短裙, 短T, 春秋要穿褲裝、外套, 秋季要穿毛衣、大衣。

折疊區

既然懸掛區那麼好,

全都搞成懸掛豈不是更好?

en~, 如果你家房子夠大, 用一個房間來掛衣服也不是不可以。 但小U相信絕大部分還是都是跟小U一樣, 只能用衣櫃那一畝三分地來裝全家的衣服。

像折疊區這種占地少容量大的區域就派上用場了!

哪些衣物適合折疊區?

平穩的層板最男士襯衣、針織衣物、薄毛衣、不易皺的衣物。

格子區

有些小物件,就得用小空間。

比如領帶、腰帶、圍巾、首飾、內衣、襪子;帽子、毛巾、薄被、運動裝備,用完放到原處,井然有序。

放置區

放置區不當季的冬被和鞋子的最終歸宿。

一年四季總有一些不應時節不應景的東西,不常用到。

比如棉被丟到上櫃,不當季的鞋子用鞋盒放好,貼好紙條,疊放起來,當季的鞋子放置在一處。

衣櫃

內部怎麼設計?

同樣是折疊區、格子區、懸掛區、放置區構成的,為什麼利用率還是不同?因為合不合理只有自己知道。

最常用的東西放在最順手的地方

什麼樣的高度最順手?

大概就是650mm

根據人體工學,這個範圍內適合放當季衣服,不會夠不著,也不會經常性彎腰。

▲順手區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什麼樣的高度不順手?

X<650mm,1850mm

▲不順手大概是這個樣子

如果把當季衣服放在這個範圍內,就顯得不太科學了,因為太高夠不著,太低不好找。

X<650mm,一般設計放小件的物品,鞋子放置的區域通常也在這個範圍內,1850mm

Tips:上櫃VS下櫃

做到底的櫃子,<2100mm,稱為下跪下櫃,下櫃是我們都能夠得著的高度,其餘就是上櫃,上櫃只適合放棉被這種超級不常用的東西。

抽屜怎麼設計

抽屜頂面高度<1250mm

如果有老人,還需要在降低些,1000mm的樣子更好

相信大家都沒有見過抽屜設計到衣櫃上面的吧,畢竟那屬於反人類設計範疇。

抽屜底部和抽屜頂部距離在150mm-200mm之間是合適的,寬度在400mm-800mm之間,用起來更順手哦。

衣櫃層板與層板之間的距離多少合適?

一般來說寬度在400-600mm最合適,太大太小放衣取衣都不方便。

當然還有一些例外

掛褲子的距離是650mm,如果用衣架掛的話,應至少是700mm。

女生冬天的掛大衣的懸掛區>1300mm,不然會拖到櫃子底部。

衣櫃深度做多少合適?

衣櫃深度在530mm-620mm。

其實對於女生來說,基本上600mm放啥衣服都夠了。

▲滑動門

如果給衣櫃留的空間不夠,只能做成滑門,要預留75-80mm滑門的位置。

一些

實用的小tips

衣櫃設計

在設計衣櫃之前,明白“放什麼,放多少,怎麼放”很重要。

▲兼具儲藏功能的衣櫃

是單純的存放衣物還是兼有儲藏室功能?是否要收納化妝品、配飾、被褥、鞋帽?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增加照明

在衣櫃格間安裝一條小小的燈帶,可以讓選衣服更不容易出錯哦~

而且選用色溫接近自然光的燈帶,看到的顏色會與自然光下一致,不會有誤差。如果衣櫃有轉角,轉角最好也有燈。

不想買衣櫃篇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放衣櫃的條件,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下面這個。

▲宜家穆利格曬衣架

可放於任何地方的即時衣櫃-晾衣架,即使有衣櫃也不妨放一個在臥室。

▲宜家思維拉七分式懸掛儲物件

還有一種,不用衣櫃的方法,那就是儲物箱。

這種床頭的儲物箱,只適用于儲物,有種隨時打包闖天下的感覺,常駐民還是有點不便的。

掛燙機和衣櫃更配

許多衣物沒怎麼蹂躪就皺得穿不出門,這就需要這樣一個熨燙機,出門前熨一熨,感覺自己又是小仙女一枚!

平穩的層板最男士襯衣、針織衣物、薄毛衣、不易皺的衣物。

格子區

有些小物件,就得用小空間。

比如領帶、腰帶、圍巾、首飾、內衣、襪子;帽子、毛巾、薄被、運動裝備,用完放到原處,井然有序。

放置區

放置區不當季的冬被和鞋子的最終歸宿。

一年四季總有一些不應時節不應景的東西,不常用到。

比如棉被丟到上櫃,不當季的鞋子用鞋盒放好,貼好紙條,疊放起來,當季的鞋子放置在一處。

衣櫃

內部怎麼設計?

同樣是折疊區、格子區、懸掛區、放置區構成的,為什麼利用率還是不同?因為合不合理只有自己知道。

最常用的東西放在最順手的地方

什麼樣的高度最順手?

大概就是650mm

根據人體工學,這個範圍內適合放當季衣服,不會夠不著,也不會經常性彎腰。

▲順手區域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什麼樣的高度不順手?

X<650mm,1850mm

▲不順手大概是這個樣子

如果把當季衣服放在這個範圍內,就顯得不太科學了,因為太高夠不著,太低不好找。

X<650mm,一般設計放小件的物品,鞋子放置的區域通常也在這個範圍內,1850mm

Tips:上櫃VS下櫃

做到底的櫃子,<2100mm,稱為下跪下櫃,下櫃是我們都能夠得著的高度,其餘就是上櫃,上櫃只適合放棉被這種超級不常用的東西。

抽屜怎麼設計

抽屜頂面高度<1250mm

如果有老人,還需要在降低些,1000mm的樣子更好

相信大家都沒有見過抽屜設計到衣櫃上面的吧,畢竟那屬於反人類設計範疇。

抽屜底部和抽屜頂部距離在150mm-200mm之間是合適的,寬度在400mm-800mm之間,用起來更順手哦。

衣櫃層板與層板之間的距離多少合適?

一般來說寬度在400-600mm最合適,太大太小放衣取衣都不方便。

當然還有一些例外

掛褲子的距離是650mm,如果用衣架掛的話,應至少是700mm。

女生冬天的掛大衣的懸掛區>1300mm,不然會拖到櫃子底部。

衣櫃深度做多少合適?

衣櫃深度在530mm-620mm。

其實對於女生來說,基本上600mm放啥衣服都夠了。

▲滑動門

如果給衣櫃留的空間不夠,只能做成滑門,要預留75-80mm滑門的位置。

一些

實用的小tips

衣櫃設計

在設計衣櫃之前,明白“放什麼,放多少,怎麼放”很重要。

▲兼具儲藏功能的衣櫃

是單純的存放衣物還是兼有儲藏室功能?是否要收納化妝品、配飾、被褥、鞋帽?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

增加照明

在衣櫃格間安裝一條小小的燈帶,可以讓選衣服更不容易出錯哦~

而且選用色溫接近自然光的燈帶,看到的顏色會與自然光下一致,不會有誤差。如果衣櫃有轉角,轉角最好也有燈。

不想買衣櫃篇

如果家裡實在沒有放衣櫃的條件,也是有解決辦法的,比如下面這個。

▲宜家穆利格曬衣架

可放於任何地方的即時衣櫃-晾衣架,即使有衣櫃也不妨放一個在臥室。

▲宜家思維拉七分式懸掛儲物件

還有一種,不用衣櫃的方法,那就是儲物箱。

這種床頭的儲物箱,只適用于儲物,有種隨時打包闖天下的感覺,常駐民還是有點不便的。

掛燙機和衣櫃更配

許多衣物沒怎麼蹂躪就皺得穿不出門,這就需要這樣一個熨燙機,出門前熨一熨,感覺自己又是小仙女一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