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江津這地方為何被稱為“小香港”?看完你就懂了

江津人都說白沙好,

特別是老重慶影視基地忘不了。

白沙該鎮的抗戰文化、民俗文化、

生態文化、建築文化等資源十分豐富。

影視基地外景資源豐富,

影視基地內有中國五十大書院之一、

西南唯一的清代書院——聚奎書院、

陳獨秀題刻、七七紀念堂等市級抗戰文化遺址23處,

還有200余米的老重慶影視民國拍攝區、

重慶地區唯一的長江古碼頭

(老重慶朝天門碼頭)外景拍攝區、

以及全國獨一無二的黑石山風景區和公館洋樓、

四合院等眾多老建築……

厲害了, 我的大白沙,

“小香港”之名可不是蓋的!

2006年以來,

吸引了《江姐》、《霧都》、

《母親•母親》、《解放大西南》、

《高山青》、《開羅宣言》、《鐵黑桃》、

《既然青春留不住》、《白色婚禮》、

《幸福照相館》等70餘部影視劇前來取景拍攝。

考眼力的時候到了!

來過這裡拍過戲的明星

你都認出幾個?

這些在白沙取過景電視劇

你能認出來幾部?

猜明星

正確答案:

1、《不成問題的問題》範偉

2、《母親、母親》袁麗

3、《霧都》張豐毅

4、《紙醉金迷》陳好

猜電視劇

正確答案:

1、《劉伯承》

2、《盧作孚》

3、《闖關東》

4、《勇敢遊戲》

10分鐘帶你玩轉影視基地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朝天門、解放碑、十八梯、磁器口……

這些滿是老重慶記憶的地方

在我們江津,

也有一個活脫脫的老重慶翻版,

那就是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

這些地方你不得不去!

朝天嘴

“白沙朝天咀,重慶朝天門”,有著“小朝天門”之稱的白沙朝天嘴碼頭,是重慶碼頭文化的一個縮影。碼頭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400多年過去了,依然船笛長鳴,是川江水域唯一保存完好、現仍發揮作用的古碼頭。碼頭共有77步臺階,每一步臺階長2.3米,寬0.4米,在不同的時代,承載著不同的歷史。

現在,朝天嘴碼頭是重慶抗戰文化影視拍攝基地,有《紙醉金迷》、《寒夜》、《江姐》等劇組來這裡取景拍攝;也是研究重慶航運史以及抗戰時期我國物資流通狀況的“活標本”,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東華街

東華街北望長江,南倚山嶺,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處別有洞天,各色建築鱗次櫛比, 鄰里鄉親來往密切,歷史文化底蘊與尋常生活氣息交織,令人回味。

東華街建於明代,主街巷長達2500米,寬3米,街道用青石板鋪就。街兩旁的建築類型豐富: 古樸厚重的寺廟、幽深寧靜的書院、簡練新穎的洋樓、樸素粗放的傳統民居,還有全國吊腳最長的高達20米的吊腳樓。

風格迥異的建築、街巷、山石、綠化,在這一條街上隨宜佈局、和諧共存,既保留著巴東山地民風特色,又融入了東南西北的移民文化和西洋文化。

夏公館

夏公館又名“徳廬”,是抗戰名將,重慶民革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的夏仲實先生的舊居。夏公館建於1929年,坐南朝北,建築面積2814平方米,為一樓一底土木石結構,有著硬山式屋頂、圓穹式封火牆,是上廳、下廳、天井及兩側廂房組成三重堂四合院,還擁有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走馬轉角樓。

整個公館佈局嚴謹,設計巧妙,結合了中西建築優點。建築既借鑒了西式建築大方實用,通風、採光好的特點,又呈現了中式山地建築靈秀、簡約的風貌。

張爺廟

張爺廟,建於明代,由當時屠宰行業人員籌資修建,供奉張飛,故得此名。張爺廟是古鎮白沙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的殿宇框架廟,有全國罕見的十一滴水直簷式圓穹式(貓拱背)雙重封火牆,因此免遭1934年白沙特大火災。

張爺廟為土木結構,硬山頂,由門廳、兩側廂房鶴正殿組成。廟依山勢而建,主殿中央塑張飛像,神像栩栩如生,正氣凜然,讓人望而生畏。殿前建有大戲樓,舞臺階簷上下均有古代故事人物浮雕和彩繪圖案,形象逼真,雕工精緻。

糖廠拍攝區

2011年3月,電視劇《霧都》在白沙拍攝,為滿足劇情需要,劇組投資500萬元在白沙搭制抗戰時期場景,形成了以糖廠拍攝區為主的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雛形。

白沙糖廠為老重慶民國風貌拍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200余米長的老重慶一條街,還原了抗戰時期的重慶解放碑街景、國泰大劇院、新華日報社、民生輪船公司、吊腳樓、東水門、解放碑、濟世藥鋪、和豐米行等民國建築。

目前,影視基地已吸引《江姐》、《霧都》、《母親•母親》、《開羅宣言》、《既然青春留不住》等70餘部影視劇前來取景拍攝。部分作品還獲得了國內外諸多獎項。

《江津日報》記者 蘇俊傑 劉星欣

總編輯 葉文青

值班副總編輯 袁孝椿 責任編輯 黃婭秋

正確答案:

1、《不成問題的問題》範偉

2、《母親、母親》袁麗

3、《霧都》張豐毅

4、《紙醉金迷》陳好

猜電視劇

正確答案:

1、《劉伯承》

2、《盧作孚》

3、《闖關東》

4、《勇敢遊戲》

10分鐘帶你玩轉影視基地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朝天門、解放碑、十八梯、磁器口……

這些滿是老重慶記憶的地方

在我們江津,

也有一個活脫脫的老重慶翻版,

那就是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

這些地方你不得不去!

朝天嘴

“白沙朝天咀,重慶朝天門”,有著“小朝天門”之稱的白沙朝天嘴碼頭,是重慶碼頭文化的一個縮影。碼頭始建于明朝萬曆年間,400多年過去了,依然船笛長鳴,是川江水域唯一保存完好、現仍發揮作用的古碼頭。碼頭共有77步臺階,每一步臺階長2.3米,寬0.4米,在不同的時代,承載著不同的歷史。

現在,朝天嘴碼頭是重慶抗戰文化影視拍攝基地,有《紙醉金迷》、《寒夜》、《江姐》等劇組來這裡取景拍攝;也是研究重慶航運史以及抗戰時期我國物資流通狀況的“活標本”,有著重要的歷史、文化和科學價值。

東華街

東華街北望長江,南倚山嶺,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處別有洞天,各色建築鱗次櫛比, 鄰里鄉親來往密切,歷史文化底蘊與尋常生活氣息交織,令人回味。

東華街建於明代,主街巷長達2500米,寬3米,街道用青石板鋪就。街兩旁的建築類型豐富: 古樸厚重的寺廟、幽深寧靜的書院、簡練新穎的洋樓、樸素粗放的傳統民居,還有全國吊腳最長的高達20米的吊腳樓。

風格迥異的建築、街巷、山石、綠化,在這一條街上隨宜佈局、和諧共存,既保留著巴東山地民風特色,又融入了東南西北的移民文化和西洋文化。

夏公館

夏公館又名“徳廬”,是抗戰名將,重慶民革創始人和卓越領導人之一的夏仲實先生的舊居。夏公館建於1929年,坐南朝北,建築面積2814平方米,為一樓一底土木石結構,有著硬山式屋頂、圓穹式封火牆,是上廳、下廳、天井及兩側廂房組成三重堂四合院,還擁有我國西南地區最大的走馬轉角樓。

整個公館佈局嚴謹,設計巧妙,結合了中西建築優點。建築既借鑒了西式建築大方實用,通風、採光好的特點,又呈現了中式山地建築靈秀、簡約的風貌。

張爺廟

張爺廟,建於明代,由當時屠宰行業人員籌資修建,供奉張飛,故得此名。張爺廟是古鎮白沙中唯一保存完好的的殿宇框架廟,有全國罕見的十一滴水直簷式圓穹式(貓拱背)雙重封火牆,因此免遭1934年白沙特大火災。

張爺廟為土木結構,硬山頂,由門廳、兩側廂房鶴正殿組成。廟依山勢而建,主殿中央塑張飛像,神像栩栩如生,正氣凜然,讓人望而生畏。殿前建有大戲樓,舞臺階簷上下均有古代故事人物浮雕和彩繪圖案,形象逼真,雕工精緻。

糖廠拍攝區

2011年3月,電視劇《霧都》在白沙拍攝,為滿足劇情需要,劇組投資500萬元在白沙搭制抗戰時期場景,形成了以糖廠拍攝區為主的白沙“老重慶”影視基地雛形。

白沙糖廠為老重慶民國風貌拍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有200余米長的老重慶一條街,還原了抗戰時期的重慶解放碑街景、國泰大劇院、新華日報社、民生輪船公司、吊腳樓、東水門、解放碑、濟世藥鋪、和豐米行等民國建築。

目前,影視基地已吸引《江姐》、《霧都》、《母親•母親》、《開羅宣言》、《既然青春留不住》等70餘部影視劇前來取景拍攝。部分作品還獲得了國內外諸多獎項。

《江津日報》記者 蘇俊傑 劉星欣

總編輯 葉文青

值班副總編輯 袁孝椿 責任編輯 黃婭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