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只談愛好避而不問學習 叛逆的學生因他變好了

王勝華給學生上課。 受訪者供圖

38歲的王勝華是清華中學物理教師, 在物理教學和班主任工作中, 他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辦法,

從而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

用行動改變學生

2014年, 王勝華接任高一班的班主任, 男生小鑫(化名)成績處於中下水準, 行為習慣很不好, 說話做事有一些不好的社會習氣。

王勝華找小鑫談心, 小鑫卻總是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態度, 一進辦公室立馬就問“犯了什麼錯”, 幾次談話都不歡而散。

後來, 王勝華從小鑫的家長口中瞭解到, 小鑫初中以來成績一直不好, 以前老師經常把他叫去辦公室批評罰站, 後來他認為老師都是戴有色眼鏡看成績不好的學生, 然後故意找茬。

找准“病因”後, 王勝華再找小鑫談話就注意了自己的語氣, 先表揚了小鑫在學習上的努力, 然後從行為習慣的長遠性分析, 讓小鑫體會到老師找他是溝通交流,

並為他以後的長遠發展考慮, 是關心而非故意找茬。

每次在校園操場碰到小鑫, 王勝華就主動上前與他說話, 避而不談學習, 只閒聊他的課餘生活和愛好。 漸漸地, 小鑫變了, 看到老師會主動問好, 與同學相處也和睦了。

班級團結日記

很多學生都有學習倦怠期, 容易失去學習目標和動力。 針對這一問題, 王勝華會適時拋出“興奮點”:小組成績比賽、組內幫扶、組間競爭……老師也加入其中, 獎懲分明。 競爭機制像鯰魚一樣, 攪動著班級活力, 同學們有了興趣, 刺激了競爭意識, 學習上也有了奮鬥目標。

在濃厚的學習氣氛中, 成績落後的幾位學生都取得了進步, 整個班級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勢頭。

王勝華還在班上推行“崗位責任制”、“值日班長制”、“班級日記”、“學生成長檔案”等班級文化。

比如, 在班級管理中, 他讓全班同學輪流寫班級日記。 每學期, 每個同學有3-4次寫日記的機會, 將面臨的問題說出來, 大家一起溝通解決。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林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