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如何診斷急性子宮內膜炎好和子宮體炎?

如何診斷急性子宮內膜炎好和子宮體炎?急性子宮內膜炎是指子宮體的內膜發炎, 多由於產時感染、流產、官腔內手術、壞死的內膜息肉、黏膜下子宮肌瘤等引起。 子宮體炎與子宮內膜炎臨床表現相同, 是子宮內膜炎病變的進一步發展。 因此, 無子宮內膜炎的單純子宮體炎幾乎是不存在的。 子宮體炎一般療程稍長, 病理檢查可見炎症侵及到子宮體。

1。 急性子宮內膜炎參考診斷標準

(1)臨床表現 急性子宮內膜炎和子宮肌炎的患者, 一般症狀都比較輕微, 常常被忽略, 可有低熱, 體溫在37℃以上, 很少超過38℃。 陰道有持續少量流血, 分泌物量多, 呈膿性或淡血性, 如為厭氧菌的混合感染, 則有臭味。 腹痛症狀多不明顯。 炎症累及子宮肌層時, 各種症狀加重, 可有突然下腹疼痛, 明顯持續下腹疼痛可向雙側大腿放射, 白帶增多, 伴發熱(體溫為38 -40℃), 脈搏增快(120 -140次/分)。 婦科檢查,

’子宮頸口有大量膿、血性分泌物外溢, 子宮頸舉痛, 子宮體稍大。 如發生在產後、剖宮產後或流產後則有惡露長期不淨。 治療不及時炎症可發展為附件炎、結締組織炎, 甚至敗血症。

(2)實驗室檢查 周圍血白細胞升高, 總數在10.0 X 109/L以上, 中性粒細胞超過0. 80, 宮頸分泌物培養有致病菌生長。

(3)病理學檢查 子宮內膜充血、水腫, 有炎性滲出物, 嚴重者內膜壞死, 脫落形成潰瘍, 鏡下見大量白細胞浸潤, 鏡檢符合急性子宮內膜炎改變, 炎症向深部侵入形成子宮肌炎。

2.需要和急性子宮頸炎相鑒別

急性子宮頸炎亦表現為白帶增多、膿性白帶, 但以宮頸局部充血、水腫並有觸痛為其特徵;急性子宮頸炎多與急性子宮內膜炎、急性陰道炎同時發生,

此時, 多為同一致病菌感染、浸潤、擴散所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