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銳參考|日韓大學生:"我們與中國相隔不遠,情感上卻仍需拉近"

“對我們韓國年輕人而言, ‘薩德’已經成了一個沉重的精神負擔。 ”

近日, 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日韓青年論壇上, 韓國大學生代表金柱亨為什麼是這種態度, 所以我直接問日本外交官, 為什麼日本不能像德國那樣道歉?得到的回答是, 我們正在努力, 但根據我們的外交戰略, 有一些規則限制我們做這些事。 ”

但池田文佳相信, 日本應當拿出足夠的勇氣來克服陳腐的規則, 推動與東亞鄰國合作, “因此我仍質疑日本政府的態度, 在教育和外交方面, 我認為日本都做得不夠。 ”

怎樣縮小中日韓三國對待歷史問題的“認知差距”?尹真喜則認為,

中日韓的教育機構, 應該對於歷史的教育有一個共同的認識, 給學生提供同樣的史實, 這樣才能朝著共同的認知方向發展, 彌合分歧。

中日韓年輕人需要為共同的未來對話

這一次, 來華參加中日韓青年論壇, 就是互相間走得更近的一步。

專業是國際經濟學的日本大學生小野將說, 儘管此前早就通過書本瞭解到很多關於中韓的知識, “但我之前從沒來過中國, 我真的很想親自來看一看, 我更希望以面對面交往的方式瞭解鄰國。 而參加中日韓青年論壇, 給我們提供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 ”

對此, 金柱亨也有同感。 他認為, 中日韓三國青年人的交流遠不夠多, 正如前任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所說,

年輕人是世界的變革者。 需要為共同的未來對話。

“來北京參加這次青年論壇活動, 讓我獲益不淺。 ” 金柱亨說, “這種真誠的交流, 能幫助我瞭解中國、日本的同齡人的想法, 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在北京舉行的第八屆中日韓青年論壇上, 中日韓三國的大學生代表就國際熱點問題展開討論。

在此次中日韓青年論壇開幕式上, 中國聯合國協會會長盧樹民致辭時表示, 正值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中韓建交25周年之際, 舉辦青年論壇對於三國關係的友好、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日本聯協副會長明石康、韓國聯協副會長及首席執行官李浩鎮、聯合國協會世界聯合會會長朴銖吉也分別發言, 指出在當前複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 中日韓三國在東亞和國際舞臺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鼓勵三國青年人集思廣益, 為建設更和平、理性和繁榮的世界提出創造性和建設性的解決方案。

對於中日韓關係的“磕磕絆絆”, 多位參加交流的日韓青年都表示, 根源還是來自瞭解不足,

“因此, 我們這一代人應該擔負起溝通的責任。 ”

“中日韓三國相隔不遠, 情感上的距離卻仍需拉近, 互相瞭解還不夠多。 ”小野將說, “但相信如果我們足夠瞭解, 就不會有那麼的敵意了。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