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他是好老師 還是好醫生—記烏市盲人學校教師蔣兆龍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從事特殊教育17年, 教師蔣兆龍如今桃李滿天下。

他最開心的時刻是接到盲人學生們的報喜電話:“老師我創業了, 新開的店生意很好。 ”

“老師, 我嫁人了, 感謝您幫我建立自信。 ”“老師, 我的分店開到了香港, 剛交了一大筆學費準備再次進修。 ”每每聽到這類消息, 蔣兆龍都開心不已。

17年前, 蔣兆龍來到了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任教, 17年中, 他牽著一批又一批盲人學生的手, 帶他們走進了生活的光明之中。

機緣巧合 他進入盲校當老師

1995年, 蔣兆龍考入新疆中醫學院(今新疆醫科大學)5年制中醫專業,

上學期間, 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的師生來學院聯誼, 盲人學生樂觀、自信的精神震撼著他。 當時, 蔣兆龍就萌生了想法, 希望能為盲人群體做些事。

2000年, 蔣兆龍即將大學畢業, 得知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招老師, 他當時就心動了, 第一時間報名, 最終順利入職。

2000年時, 醫學院畢業生最好的歸宿是去當醫生, 而蔣兆龍卻選擇去當老師, 還是去盲人學校當老師, 讓身邊的朋友十分不理解。

17年間, 蔣兆龍用行動回應了大家的疑問他不但是位好老師, 還是一位好醫生。

付出更多 助學生個個都成才

在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推拿按摩門診, 蔣兆龍的辦公室外, 總是一大早就有排隊等待的病人。 病人們不知道, 在當好主治醫生之余,

身為烏魯木齊市盲校副校長的蔣兆龍還要負責學校日常管理工作。

為了不耽誤從醫、教學、學校管理工作, 17年間, 他雷打不動提早一小時到單位, 行醫就診、安排學生教學工作。

蔣兆龍說, 盲人學校的學生, 比普通學校的學生構成複雜, 一個班20名學生, 年齡跨度大, 有盲人學生, 有健全學生, 還有低視力學生, 若要每一個學生不掉隊, 教師必須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蔣兆龍說, 盲人學生因為看不見或者視力差, 所以記憶力特別好, 世界就在他們腦中, 給他們上課自己也得不停學習, 才能把每個問題講透徹。

盲人作為生活中的弱勢群體, 比較好的出路就是推拿按摩工作, 為了讓學生更好地學習掌握推拿技藝, 蔣兆龍從入職開始就沒有丟掉身為醫生的本職工作,

坐診行醫, 利用臨床與實踐相結合, 更好地教學。

有時, 為了讓學生更好實踐, 上推拿課時, 蔣兆龍更是用自己做實驗, 學生排著隊在他身上練習。 最多一天, 蔣兆龍要接受20多位學生的連續“推拿”, 長期當實驗對象, 他皮下開始淤血, 皮膚發紫, 穿衣服一碰就疼。

17年間, 蔣兆龍的苦與疼痛換來了學生的成才、自立。

他教過的盲人學生沒有掉隊的, 個個都有過硬的中醫推拿針灸技術, 就業率達100%。

因為用心, 所以嚴格要求自己。 從教17年, 蔣兆龍得到學生們的愛戴, 多次被評為烏魯木齊市優秀教師, 還曾榮獲自治區職業院校“教學能手”榮譽稱號。

授人以漁 學生也成了老師

盲校的學生來自全疆各地,

有漢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回族、蒙古族等。 蔣兆龍告訴他們, “我對你們嚴格要求, 是為了讓你們更好地適應社會。 希望你們有一個光明的、幸福的未來。 ”

除了自主創業, 蔣兆龍的學生有的成了醫生, 有的當了教師, 有的成了保健機構的骨幹。

艾比拜木·買買提明是蔣兆龍的得意門生之一, 她老家在喀什市, 是一名低視力殘疾人, 目前在盲校任教。

畢業後, 艾比拜木在內地打工三年, 最後, 在蔣兆龍的幫助下, 在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衛生室工作, 除了為病人推拿行醫, 同時也帶學生, 教推拿課。

“蔣老師為我和同學付出了全部心血。 我上學時, 他在專業上對我們要求特別嚴格, 以前上學時還不理解, 現在看來真是只有嚴師才能出高徒。

”艾比拜木說。

蔣兆龍說, 為學生付出, 就是一位教師應盡的本職工作。 隨著新疆投入到特殊教育中的經費逐年增多, 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社會給盲人群體提供的空間也越來越大, 特殊教育成就了他, 他也希望能多為盲人群體做更多事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