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聚焦脫貧攻堅」和小編一起走進大悟新城鎮,感受精准扶貧的力量!

最近幾天,

如果你關注咱們孝感的動態,

就一定知道有這麼一群人每天和咱們的貧困戶

同吃同住, 朝夕相處。

他們奔赴精准扶貧一線,

打響了脫貧攻堅的新聞宣傳戰役!

脫貧攻堅戰已打響!

帶著習總書記的殷殷囑託,

沿著新聞前輩走過的足跡,

我們也出發了, 向貧困發起衝鋒!

小編們一行來到了大悟縣新城鎮~

聚焦精准扶貧!

首先, 我們來到了新城鎮的紅畈村, 看它如何產業扶貧!

以“漁”代“魚” 持續發展

——看大悟縣紅畈村的產業扶貧之路

“轟轟轟……”清晨的茶園在一陣轟鳴聲中醒來, 這不僅是這個千畝茶園一天生產的開始, 也是顏為勇新生活的開始。

顏為勇家住大悟縣新城鎮紅畈村, 大女兒已經出嫁, 兒子在外打工每年年底才回一次家, 有患精神病30多年的妻子。 一家四口一直擠住在一間半屋裡, 妻子每月千元醫藥費的重擔和孩子們上學的壓力讓這個以務農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家庭不堪重負, “大女兒讀完初中就沒再繼續學業, 兒子三年前考上大學, 通知書都下來了, 因為家裡沒錢, 沒得辦法, 沒有繼續讀了。 ”停下手裡的活, 面對記者的採訪, 顏為勇的話語中透著無奈和遺憾。

如此壓力, 每年收入只有四五千的顏為勇無能為力,

然而幾年內發生的兩件事讓這個貧困的家庭看到了希望。

茶產業是大悟縣的主導產業, 是縣域經濟發展、集體增收、農民致富的主要管道。 2011年, 湖北將軍紅茶業發展有限公司選址在徐海東大將故里——湖北省大悟縣新城鎮紅畈村, 也就是顏為勇所在的村子。 作為後起之秀的湖北將軍紅茶業, 以紅色文化為依託, 堅持綠色發展, 得到外國友人的認可遠銷俄羅斯和摩洛哥, 是孝感第一家出口創匯的茶業公司。 茶產業的發展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也給顏為勇帶去了希望——成為茶產業園的一名員工, 他有了更穩定豐厚的生活來源, 年收入由原來的四五千元增長到兩萬餘元。

2016年, 顏為勇家被評為貧困戶, 政府給他安排了安置房, 他們家已經搬進了新家。

顏為勇介紹說, 他們家現在條件比以前好很多, 在茶園工作之餘可以照顧好患病的妻子, 孩子也都已經獨立了, 兒子每個月也會往家裡寄錢補貼家用。 再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他也就坦然的笑笑,

他說:“我今年在原來的老房子裡還養了一些雞, 再過兩個月就可以產蛋了, 種了點花生打油自己吃, 中了片菜地。 村裡還有活動中心, 有很多老人會聚在一起打打牌。 ”說起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 顏為勇不好意思的笑了。

湖北將軍紅茶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屈濤說:“在我們公司定點工作的貧困戶有11戶, 茶園每年到採茶季的時候, 還會吸納紅畈村、金嶺村及周邊村七八十戶農戶來茶園工作, 給在家務農、不便外出打工的貧困戶提供了一定的經濟上的幫助。 為了提高貧困戶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我們還將茶園分區, 讓不同的貧困戶維護管理, 並進行獎勵。 ”

“政府、企業給我們送的錢、物總有吃完用完的時候,我們在茶園工作,不僅可以得到穩定的收入,還學到了一門技術,這是不會用完的。”在茶業公司工作的周邊村的農民付少林告訴記者。

比起直接給錢給物幫助貧困戶脫貧,通過產業帶動貧困戶勞動脫貧似乎更加長效。顏為勇從一個普通的農戶變成茶園片區的管理者、責任人,得到的不僅僅是“魚”,更擁有了可以長足發展的“漁”。

那麼除了紅畈村,

咱們一行還來到了大悟新城鎮的金嶺村,

看金嶺村的村民如何自主脫貧~

咱們的記者正在瞭解顏昌太的生活情況

金嶺村村民顏昌太

顏昌太,47歲,新城鎮金嶺村2組村民。因身患小兒麻痹症,長期只能靠打臨工謀生。隨著年齡增大,在外難以找到穩定工作的顏昌太回到家裡,開始種田。在駐村精准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飼養了5頭豬仔,餵養了2000只小雞。儘管每天都很忙碌,顏昌太卻很滿足:“現在,田裡的收成夠自己的口糧。到明年,豬就將出欄了,雞就要下蛋了。”

顏昌太身後就是他的雞圈

金嶺村村民顏澤輝

顏澤輝,59歲,金嶺村村民。老顏一家三代五口人本來過著簡單的日子,雖不富足,但也溫馨。不料,一場變故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打擊。2014年,兒媳婦被確診為尿毒癥,治療費用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2015年,老顏家被認定為貧困戶。村裡為老顏安排了管理員的崗位,老伴也當起了村保潔員,老兩口月收入有2000元。工作之余,老顏還會在田間勞作,種種水稻、花生,基本能滿足家裡的口糧。兒子在外務工,每個月也有兩三千元收入。老顏說,在政府的幫扶下,現在日子也有盼頭了。

號角吹響,決勝在即。

今天,我們再出發!

讓我們和著時代的步伐,

咬定目標、勠力攻堅;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未來,

我們必將再次見證並記錄孝感人

創造脫貧攻堅的奇跡。

“政府、企業給我們送的錢、物總有吃完用完的時候,我們在茶園工作,不僅可以得到穩定的收入,還學到了一門技術,這是不會用完的。”在茶業公司工作的周邊村的農民付少林告訴記者。

比起直接給錢給物幫助貧困戶脫貧,通過產業帶動貧困戶勞動脫貧似乎更加長效。顏為勇從一個普通的農戶變成茶園片區的管理者、責任人,得到的不僅僅是“魚”,更擁有了可以長足發展的“漁”。

那麼除了紅畈村,

咱們一行還來到了大悟新城鎮的金嶺村,

看金嶺村的村民如何自主脫貧~

咱們的記者正在瞭解顏昌太的生活情況

金嶺村村民顏昌太

顏昌太,47歲,新城鎮金嶺村2組村民。因身患小兒麻痹症,長期只能靠打臨工謀生。隨著年齡增大,在外難以找到穩定工作的顏昌太回到家裡,開始種田。在駐村精准扶貧工作隊的幫扶下,他飼養了5頭豬仔,餵養了2000只小雞。儘管每天都很忙碌,顏昌太卻很滿足:“現在,田裡的收成夠自己的口糧。到明年,豬就將出欄了,雞就要下蛋了。”

顏昌太身後就是他的雞圈

金嶺村村民顏澤輝

顏澤輝,59歲,金嶺村村民。老顏一家三代五口人本來過著簡單的日子,雖不富足,但也溫馨。不料,一場變故給這個家庭帶來了不小的打擊。2014年,兒媳婦被確診為尿毒癥,治療費用花光了家裡的積蓄,還欠下了不少外債。2015年,老顏家被認定為貧困戶。村裡為老顏安排了管理員的崗位,老伴也當起了村保潔員,老兩口月收入有2000元。工作之余,老顏還會在田間勞作,種種水稻、花生,基本能滿足家裡的口糧。兒子在外務工,每個月也有兩三千元收入。老顏說,在政府的幫扶下,現在日子也有盼頭了。

號角吹響,決勝在即。

今天,我們再出發!

讓我們和著時代的步伐,

咬定目標、勠力攻堅;乘風破浪、奮勇前行;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

未來,

我們必將再次見證並記錄孝感人

創造脫貧攻堅的奇跡。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