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勳大肆捕殺剪辮子的人,手下問怎麼處理和尚與尼姑,他說

89

當年清軍入關, 以為自己髮型很酷, 要求被征服地區的漢人也必須留這種髮型。 漢族傳統觀念認為,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哪能輕易剃頭落髮, 很多人特別抵觸, 而且覺得拖根辮子在腦後, 實在醜爆了。 不過, 在“留頭不留發, 留發不留頭”面前, 只好心裡罵娘, 表面屈服。 統治者絕想不到, 到了晚年, 洋人竟公開侮辱自己是“pig”, 特別是腦袋後面那根豬尾巴, 太難看了。 在洋人面前不敢聲張反對的變成了清朝統治者, 這大概就叫“一物降一物”吧。

洋人嘲笑大清的辮子太醜, 統治者沒辦法, 但大清自己的子民膽敢剪掉辮子,

就是造反的標誌, 輕則抓, 重則殺。 在這方面執行得最徹底的, 是“辮帥”張勳。 他對南京的江防營下達了一個命令:凡是看到那些剪掉辮子的年輕人, 先統統抓起來, 再視情殺之, 以震懾那些想剪辮子的人。 不料, 新命令遇到了老問題:和尚和尼姑也沒辮子, 可人家幾千年來就這樣, 要抓要殺嗎?

睡覺也不能弄壞辮子

當手下來請示時, 張勳會怎麼處理呢?

對和尚, “上了年紀的不殺”, 意思年輕的仍難逃一劫;對尼姑, “漂亮的不殺”, 意思顏值不高的還得死。

清朝滅亡後, 張勳還留著辮子, 可以想見清朝還活著的時候, 他有多死忠。 很多人對張勳的印象都在大清滅亡之後, 說得再白一點, 就幹了“復辟”這一件挫事兒, 而對“他的前半生”可能不怎麼瞭解。 大清滅亡, 絕大多數人都剪掉了象徵性的辮子, 張勳不剪, 不是作秀不是特立獨行, 真的是愛上了前朝拔不出來。

作為一個父母早喪的孤兒, 是清軍給了他飯吃才沒餓死, 是朝廷的恩惠讓他步步高升, 做到了江南提督。 當然了, 像他這種經歷的官員不少,

為什麼其他人都與時俱進剪了鞭子, 他卻一定要留。 單純從道德角度看, 張勳比他的同僚們高尚, 他用一種“守舊”的方式表達著感恩。

晚清剃髮留辮

武昌起義爆發前, 張勳在南京賣力地鎮壓革命黨人, 抓捕殺害那些剪辮子的人就是鎮壓措施之一。

革命軍對張勳自然恨之入骨, 後來圍攻南京, 一定要拿住張勳。 當時, 守城的兩江總督張人駿和江甯將軍鐵良提出“有條件投降”:“一不殺人民, 二不殺旗人, 三准令張勳所部北上, 四准令張人駿、鐵良北上”。 革命軍怎麼答覆的呢?其他3條基本都答應了, 唯獨對第三條加碼, 提出了4條受降條件:“張勳暫拘, 俟臨時政府成立再議;張勳所部士兵徒手出城;由聯軍派員監視遣散;張勳搜刮庫款八十萬繳出充餉。 ”看到沒, 基本上“對人不對事”, 就是沖著張勳去的。

逮住沒?

我剪我剪我剪剪剪

很遺憾, 沒抓住。 張勳乘革命軍發動總攻之前(次日中午), 在頭一天夜裡成功逃脫, 跑徐州去了。 革命軍, 還是不成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