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一條已經堅持了10年原則,是否能適應波司登“新零售”征程?

更多深度文章, 請關注雲計算頻道:https://yq.aliyun.com/cloud

今年是波司登成立40周年。 作為從1995年至2016年已經連續21年穩居中國羽絨服第一品牌, 波司登及其旗下四大品牌“波司登”、“雪中飛”、“康博”和“冰潔”已經廣為人知。 集團業務高速發展, 波司登資訊平臺的建設也同步向前。

從90年代開始資訊化建設, 到2002年實施的分銷管理系統, 2005年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 2007年的ERP管理平臺, 以及隨後的電子商務系統、商業智慧分析系統, 再到2016年基於阿裡企業互聯網架構的零售雲平臺。 波司登資訊系統的每一步建設都有著明確目標,

一直都是伴隨、支持企業轉型、變革, 成為業務的好夥伴。

圖:波司登資訊總監 桂益龍

然而總結發展歷程, 波司登資訊總監桂益龍卻表示:“我們並非唯一的主角。 資訊系統規劃服務於業務轉型一直是我們的原則。 2017是波司登成立40周年, 企業經歷了商品競爭、管道競爭、供應鏈能力的競爭,

再到當前以消費者為中心的服務能力的競爭, 波司登的業務一直隨時代前進, 在進化和演進。 為了服務業務的轉型, 我們的資訊化也有不同的階段, 商品競爭時代對應的是進銷存系統和財務系統;管道競爭時期, 對應的是分銷系統、資金管理;全供應鏈競爭的時代對應的是供應鏈系統、ERP系統建設以及整體運營效率提升。 這也是我們從進銷存管理、財務管理、分銷管理、ERP管理到現在為了更好服務銷售者的互聯網架構的波司登零售雲平臺的自然變遷。 ”

讓資訊系統與業務更加契合是原則

瞭解了波司登資訊系統建設的原則, 就知道為什麼在波司登各部門對資訊技術部門和運行的專案進行滿意度打分時,

桂益龍的團隊常可以得到9分以上的高分。 這個分數回饋的是IT與業務契合度極高, “讓業務部門真實感受到IT創新給業務帶來的價值, 才是IT服務的最終目標。 ”桂益龍經常在內部如此說。

這也是一條已經堅持了10年原則。

2007年5月, 距離波司登上市時間只有半年, 公司資訊化系統尚十分零散, 迫切需要全面整體性規劃以適應未來發展, 集團資訊化部門也急需具全域觀人才來掌管。 桂益龍接到了波司登高層的邀請, 出任資訊技術部門總監, 全面規劃和推進集團資訊化進程。 但早在2005年, 桂益龍就已經在為波司登的資訊化而忙碌, 當時他的身份是用友軟體高級諮詢顧問, 是負責波司登的專案經理。 而在此之前,

他所學的專業是企業管理, 精通財務管理工作。

這些經歷練就了桂益龍在IT、財務、管理、運營等方面擁有平衡且強勁的實力, 並在隨之開展工作時形成了“以業務為基礎, 財務以導向, 將IT與業務策略和目標進行有效融合”的工作原則。 6年時間, 桂益龍帶領團隊在2012年構建了以ERP為核心的資訊平臺, 對91家銷售公司、120家省級代理商、6000餘家終端經銷商業務管理起到強有力的支撐, 對管道、訂單、銷售、庫存進行管理和分析, 利用相關資料進行銷售績效考核, 並通過優化改善銷售過程管理;公司生產管理中心、物流中心、7家品牌生產公司、300余家供應商(加工廠)使用ERP系統進行生產訂單、採購、品質檢測、倉儲庫存管理、發運管理等進行生產過程管理,

充分利用生產資料進行交期考核、品質考核, 並通過優化改善生產過程, 持續提升產品交貨率和產品品質;各級管理人員通過ERP系統進行運營管理、申請審批、人事處理、財務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和對業務的管理和監控。 以及將公司的管理制度和業務控制制度融入OA系統和ERP系統, 應用資訊技術手段協助公司業務管理和風險控制, 實現知識管理與資訊系統的融合。

隨後, 還針對業務需求上線了電子商務系統、商業智慧分析系統等。 但時間指針撥到2016年, 伴隨門店規模化佈局, 消費者需求更加多樣化, 業務個性化需求的不斷湧現, 建設週期長, 反應速度慢的傳統IT架構已逼近承受的極限。 比如, 波司登POS系統以前採用離線用戶端與後臺伺服器定期同步更新門店銷售、庫存及會員資料, 離線方式存在資料傳送一致性、資料及時性問題,以及線上處理會員與促銷的業務協同效率等問題。而且離線資料只能用於事後分析,很難做到線上即時分析和決策。

是時候和業務部門一起下決心向互聯網架構轉型了。

互聯網架構轉型最重要的挑戰不是技術

探索轉型互聯網IT架構的時間實際上比與阿裡合作更早,桂益龍對雲棲社區表示:“早在2013年團隊就開始了互聯網架構的探索,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作為傳統的零售型企業在人才、資源、成本等方面並不足以支撐互聯網架構系統的獨立開發。所以在2016雲棲大會上,在深入瞭解了阿裡雲對傳統企業輸出的技術方案後,我們感覺這是絕佳的機會。3月,波司登資訊中心核心技術同事特意來到阿裡雲事業部,深入交流了企業的需求,定下了零售雲平臺的合作目標。”

因為沒有相關經驗,制定了一年四個模組的開發計畫,結果上線時間比預期短。5個月,波司登就完成了雲POS、會員系統、智慧供應鏈、全管道O2O系統的雲上重構和遷移,並在資料精細化運營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桂益龍說:“2016年,波司登借助阿裡雲的互聯網中介軟體技術,依託企業級互聯網架構建設波司登‘零售雲’平臺,基於中台架構思想結合波司登的業務特性,建立起波司登‘零售業務共用服務層’,包括全域共用的使用者中心、交易中心、庫存中、訂單中心,然後基於共用中台構建上層業務模組,這些業務模組靈活適應不同業務專案、不同業務流程。波司登依賴零售雲平臺,在2016年‘雙十一’大促中快速推進O2O業務,會員活動、門店銷售等方面都能夠彈性支援波司登業務的快速增長。”

圖:波司登智慧供應鏈體系

雲平臺已經幫助3000多家門店打破資訊孤島,線上銷售業務與線下會員資訊融合,從原來各地門店資訊不一致、庫存各地不統一、會員資訊割裂在各處資料中心,轉型重構為嶄新的“零售雲平臺”,實現會員通、零售通、庫存通的“新零售”三通格局:

“會員通”(統一會員體系)

“零售通”(精細化零售運營體系)

智慧補貨提高貨品周轉率,縮短交貨週期,減少缺貨損失21%,提升適銷比例,售罄率同比增長10%,公司業績同比雙位數增長。“庫存後移”是解決高庫存、高缺貨的有效方法,為門店、分倉、總倉、工廠設立共用緩存庫存機制。門店庫存根據產品特性、配送週期、天氣、節假日等因素,設定滿足特定時期內銷量的目標庫存。通過削減經銷商倉庫數量減少中間環節,波司登“零售雲”專案中,在試點區域取消經銷商倉庫,實現供應鏈系統自動為經銷商門店和直營門店補貨,節省庫存成本。通過線上大資料監控供應鏈大量庫存節點快速、高效,在準確的時間、恰當的節點分配合適的庫存。除了通過庫存後移,協同生產製造資源,快速補貨減少零售網點的結構性缺貨,此外還推進應用了門店客流與巡店、門店看板分析、無卡支付等系統,應用互聯網大資料分析,採用改造傳統門店的運營管理模式,提升門店運營效能;通過大資料分析降低了門店缺貨率,促進門店業績同比增加雙位數。

“庫存通”(智慧供應鏈體系)----

線上線下共用庫存,,通過打通電商與線下全管道業務資源, 2016年實現O2O銷售近億元。線上庫存一體化統一電商、實體門店、總倉、分倉等全域庫存,自動分配、處理訂單,進一步緩解缺貨壓力。例如某實體門店某款色產品出現尺碼缺貨,向波司登零售系統提交一張O2O(全管道)訂單並付款,零售系統根據庫存路由分析查找最合適的庫存方,通知發貨方快速發貨,扣減庫存方可用庫存,計算並分配業績。用戶體驗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們最快的一單,從下單到羽絨服送到消費者手中只花了2.5個小時。”

桂益龍表示:“傳統IT架構到互聯網架構變化很大,調整和回應速度都非常快。曾經一個中等需求從需求調研到系統上線服務需要1個月的時間,現在3~5天內就實現了完全回應。

當然,架構的重構並非一蹴而就,挑戰也有很多。首先是基礎設施,傳統IT架構到上雲,私有雲部署就要轉向雲方式部署,需要資源的整合;其次是軟體發展技術不同于傳統模式,在互聯網架構上必須遵循新的開發規則和要求,這需要時間,為保障專案交付時間,團隊也需要儘快掌握新的技能;第三,雲架構運維和傳統運維差異很大。

但這些僅是技術方面的。在桂益龍看來:“最重要的挑戰是技術部門與業務業務要達到最佳契合點:共同創造運用互聯網技術幫助業務創新。我相信,所有需要上雲的企業,最關心的也是這一點。因為從技術層面來看,無論是IT基礎設施的資源整合,還是軟體發展規則和技巧,以及雲架構運維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客服困難,但能否找到與業務相關聯的創新點,則是更具挑戰的。我們成功過了這一關。”

實現“新零售”,上雲是必經之路

波司登的零售雲平臺本身也代表了其在“新零售”征途中的實踐。

圖:波司登資訊系統規劃

有收穫自然也有不足。桂益龍很坦率:“一是上雲速度還不夠快,作為ToC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從研發設計到供應鏈生產、物流運輸、門店與線上銷售,最終到消費者手中,需要更好的整合。目前只是完成了部分業務模組的創新。而從大商品流來看,從需求調研到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等,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借助阿裡雲的技術來實現。二是傳統企業要更好地使用互聯網架構以及更多互聯網常用的工具,需要快速學習和實踐磨合。”

上雲,在他看來,是實現“新零售”的必經之路。因為“新零售的根本是聚焦消費者的價值創造。現在已經是供大於求或者說供應過剩的時代,瞭解消費者、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覺到波司登的服務是有價值的,這是新零售核心所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無論是線上線下融合,還是會員體系與SCRM的建立,以及大資料應用、C2B的個性化智慧製造、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業務方面的創新,都是要在雲平臺上實現,並為此而服務的。”

總結25年的成長與實踐經驗,桂益龍對雲棲社區說:“首先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利用資訊技術説明業務部門實現集團戰略佈局;其次要主動完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成熟度,建立堅實的基礎服務能力;第三是有意識地為業務發展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好心態,好技術,創造價值,這樣的個人和團隊一定是優秀的。”

未來,波司登希望攜手阿裡雲在“資訊規劃服務於業務轉型的原則”下共同推動業務創新:比如大資料方面,波司登作為單一行業的企業,對消費者的資訊掌握與分析比較有限,借助大資料技術獲取更多維度的資料資源,如與其他互補的企業合作共同探索利用脫敏後的消費者資料,更深入分析並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幫助品牌擴大影響;人工智慧方面,門店的機器人導購、圖像識別消費者,並通過實際消費與系統判斷的對比來對消費者精准識別等從而帶動服務價值等。

新零售時代已然開啟,相信機遇更加偏愛的是有原則的人。

寫在最後:

在3月29日的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雲棲聯盟和第一財經聯合發佈2016雲棲獎名單,評選出九大“新技術時代影響中國的決策者”。九位獲獎者如何將雲計算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的深層變革?為此,我們分別採訪了他們,希望展示出深耕DT時代的豐富圖景。

【深度】2020年業務峰值提前3年出現,中國郵政上雲實戰經驗談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0

【深度】中信集團張波:資訊化已經過去,數位化剛剛到來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1

【深度】一條已經堅持了10年原則,是否能適應波司登“新零售”征程?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2

【深度】小矽片與大資料的結合——協鑫光伏的新製造之路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11

【深度】特步CIO唐坤軍:特步上雲,最難的地方是組織流程的調整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07

【深度】餓了麼四次技術進化的曲折路,記訪談張雪峰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04

【深度】金鑫:基因應用現狀解析及華大基因的資料平臺架構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31

離線方式存在資料傳送一致性、資料及時性問題,以及線上處理會員與促銷的業務協同效率等問題。而且離線資料只能用於事後分析,很難做到線上即時分析和決策。

是時候和業務部門一起下決心向互聯網架構轉型了。

互聯網架構轉型最重要的挑戰不是技術

探索轉型互聯網IT架構的時間實際上比與阿裡合作更早,桂益龍對雲棲社區表示:“早在2013年團隊就開始了互聯網架構的探索,但同時我們也發現作為傳統的零售型企業在人才、資源、成本等方面並不足以支撐互聯網架構系統的獨立開發。所以在2016雲棲大會上,在深入瞭解了阿裡雲對傳統企業輸出的技術方案後,我們感覺這是絕佳的機會。3月,波司登資訊中心核心技術同事特意來到阿裡雲事業部,深入交流了企業的需求,定下了零售雲平臺的合作目標。”

因為沒有相關經驗,制定了一年四個模組的開發計畫,結果上線時間比預期短。5個月,波司登就完成了雲POS、會員系統、智慧供應鏈、全管道O2O系統的雲上重構和遷移,並在資料精細化運營方面取得顯著進展。桂益龍說:“2016年,波司登借助阿裡雲的互聯網中介軟體技術,依託企業級互聯網架構建設波司登‘零售雲’平臺,基於中台架構思想結合波司登的業務特性,建立起波司登‘零售業務共用服務層’,包括全域共用的使用者中心、交易中心、庫存中、訂單中心,然後基於共用中台構建上層業務模組,這些業務模組靈活適應不同業務專案、不同業務流程。波司登依賴零售雲平臺,在2016年‘雙十一’大促中快速推進O2O業務,會員活動、門店銷售等方面都能夠彈性支援波司登業務的快速增長。”

圖:波司登智慧供應鏈體系

雲平臺已經幫助3000多家門店打破資訊孤島,線上銷售業務與線下會員資訊融合,從原來各地門店資訊不一致、庫存各地不統一、會員資訊割裂在各處資料中心,轉型重構為嶄新的“零售雲平臺”,實現會員通、零售通、庫存通的“新零售”三通格局:

“會員通”(統一會員體系)

“零售通”(精細化零售運營體系)

智慧補貨提高貨品周轉率,縮短交貨週期,減少缺貨損失21%,提升適銷比例,售罄率同比增長10%,公司業績同比雙位數增長。“庫存後移”是解決高庫存、高缺貨的有效方法,為門店、分倉、總倉、工廠設立共用緩存庫存機制。門店庫存根據產品特性、配送週期、天氣、節假日等因素,設定滿足特定時期內銷量的目標庫存。通過削減經銷商倉庫數量減少中間環節,波司登“零售雲”專案中,在試點區域取消經銷商倉庫,實現供應鏈系統自動為經銷商門店和直營門店補貨,節省庫存成本。通過線上大資料監控供應鏈大量庫存節點快速、高效,在準確的時間、恰當的節點分配合適的庫存。除了通過庫存後移,協同生產製造資源,快速補貨減少零售網點的結構性缺貨,此外還推進應用了門店客流與巡店、門店看板分析、無卡支付等系統,應用互聯網大資料分析,採用改造傳統門店的運營管理模式,提升門店運營效能;通過大資料分析降低了門店缺貨率,促進門店業績同比增加雙位數。

“庫存通”(智慧供應鏈體系)----

線上線下共用庫存,,通過打通電商與線下全管道業務資源, 2016年實現O2O銷售近億元。線上庫存一體化統一電商、實體門店、總倉、分倉等全域庫存,自動分配、處理訂單,進一步緩解缺貨壓力。例如某實體門店某款色產品出現尺碼缺貨,向波司登零售系統提交一張O2O(全管道)訂單並付款,零售系統根據庫存路由分析查找最合適的庫存方,通知發貨方快速發貨,扣減庫存方可用庫存,計算並分配業績。用戶體驗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我們最快的一單,從下單到羽絨服送到消費者手中只花了2.5個小時。”

桂益龍表示:“傳統IT架構到互聯網架構變化很大,調整和回應速度都非常快。曾經一個中等需求從需求調研到系統上線服務需要1個月的時間,現在3~5天內就實現了完全回應。

當然,架構的重構並非一蹴而就,挑戰也有很多。首先是基礎設施,傳統IT架構到上雲,私有雲部署就要轉向雲方式部署,需要資源的整合;其次是軟體發展技術不同于傳統模式,在互聯網架構上必須遵循新的開發規則和要求,這需要時間,為保障專案交付時間,團隊也需要儘快掌握新的技能;第三,雲架構運維和傳統運維差異很大。

但這些僅是技術方面的。在桂益龍看來:“最重要的挑戰是技術部門與業務業務要達到最佳契合點:共同創造運用互聯網技術幫助業務創新。我相信,所有需要上雲的企業,最關心的也是這一點。因為從技術層面來看,無論是IT基礎設施的資源整合,還是軟體發展規則和技巧,以及雲架構運維都是可以通過學習來客服困難,但能否找到與業務相關聯的創新點,則是更具挑戰的。我們成功過了這一關。”

實現“新零售”,上雲是必經之路

波司登的零售雲平臺本身也代表了其在“新零售”征途中的實踐。

圖:波司登資訊系統規劃

有收穫自然也有不足。桂益龍很坦率:“一是上雲速度還不夠快,作為ToC面向消費者的業務,從研發設計到供應鏈生產、物流運輸、門店與線上銷售,最終到消費者手中,需要更好的整合。目前只是完成了部分業務模組的創新。而從大商品流來看,從需求調研到研發、生產、運輸、銷售等,還有很多空間可以借助阿裡雲的技術來實現。二是傳統企業要更好地使用互聯網架構以及更多互聯網常用的工具,需要快速學習和實踐磨合。”

上雲,在他看來,是實現“新零售”的必經之路。因為“新零售的根本是聚焦消費者的價值創造。現在已經是供大於求或者說供應過剩的時代,瞭解消費者、吸引消費者,讓消費者感覺到波司登的服務是有價值的,這是新零售核心所在。所以大家可以看到,無論是線上線下融合,還是會員體系與SCRM的建立,以及大資料應用、C2B的個性化智慧製造、人臉識別等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在業務方面的創新,都是要在雲平臺上實現,並為此而服務的。”

總結25年的成長與實踐經驗,桂益龍對雲棲社區說:“首先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利用資訊技術説明業務部門實現集團戰略佈局;其次要主動完善專業技能,提升專業成熟度,建立堅實的基礎服務能力;第三是有意識地為業務發展提供創新產品和服務。好心態,好技術,創造價值,這樣的個人和團隊一定是優秀的。”

未來,波司登希望攜手阿裡雲在“資訊規劃服務於業務轉型的原則”下共同推動業務創新:比如大資料方面,波司登作為單一行業的企業,對消費者的資訊掌握與分析比較有限,借助大資料技術獲取更多維度的資料資源,如與其他互補的企業合作共同探索利用脫敏後的消費者資料,更深入分析並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幫助品牌擴大影響;人工智慧方面,門店的機器人導購、圖像識別消費者,並通過實際消費與系統判斷的對比來對消費者精准識別等從而帶動服務價值等。

新零售時代已然開啟,相信機遇更加偏愛的是有原則的人。

寫在最後:

在3月29日的雲棲大會深圳峰會上,雲棲聯盟和第一財經聯合發佈2016雲棲獎名單,評選出九大“新技術時代影響中國的決策者”。九位獲獎者如何將雲計算與各行各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的深層變革?為此,我們分別採訪了他們,希望展示出深耕DT時代的豐富圖景。

【深度】2020年業務峰值提前3年出現,中國郵政上雲實戰經驗談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0

【深度】中信集團張波:資訊化已經過去,數位化剛剛到來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1

【深度】一條已經堅持了10年原則,是否能適應波司登“新零售”征程?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22

【深度】小矽片與大資料的結合——協鑫光伏的新製造之路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11

【深度】特步CIO唐坤軍:特步上雲,最難的地方是組織流程的調整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07

【深度】餓了麼四次技術進化的曲折路,記訪談張雪峰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04

【深度】金鑫:基因應用現狀解析及華大基因的資料平臺架構

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2831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