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拼命三娘”何以因貪變味?

作者:正裕

現年60歲的臨沂大學原黨委書記丁鳳雲(正廳級), 曾被民眾與媒體稱為官場“女強人”和“拼命三娘”。 女兒想在該校找個工作, 都被她嚴詞拒絕。 可背地裡丁鳳雲卻利用職權公款買別墅、收受22筆賄款, 涉案金額達884萬元。

曾獲好評的“拼命三娘”

丁鳳雲曾是山東為數不多的女縣長、女書記。 工作中以“狂”著稱, 有業績、有口碑, 曾被冠以“拼命三娘”的美名。

2010年10月20日, 時任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的丁鳳雲被任命為臨沂師範學院黨委書記, 她算是臨沂師範學院的最後一任黨委書記, 因為臨沂師範將更名為臨沂大學。

沒有任何學術背景到高校任職, 丁鳳雲感到一定的壓力。 一向倔強的她暗下決心, 一定要在這裡幹出一番成績。 到任後, 丁鳳雲便緊鑼密鼓地籌辦學校改名相關工作。 11月26日教育部批復, 同意臨沂師範學院更名臨沂大學, 全院上下一片歡騰。 此後, 丁鳳雲更是全力以赴籌備掛牌事宜。

丁鳳雲清楚地記得, 2010年12月3日那天, 她連夜趕赴北京, 準備第二天一早向教育部彙報工作。 早晨起床後, 丁鳳雲不慎摔倒。 儘管腿部十分疼痛, 她還是咬緊牙關按時趕到教育部彙報完工作。 從教育部出來, 她趕緊來到醫院檢查, 這才發現情況嚴重:大腿雙側韌帶斷裂, 血液已充滿了骨腔。 接診的醫生說:“再晚點來就只能截肢了。 ”住院治療兩個月後,

她才能勉強下地行走。 但即便如此, 回到臨沂沒多久, 她還是硬撐著到學校上班。 知情的人私下裡都叫她“拼命三娘”。

丁鳳雲出生在臨沂市一個普通職工家庭。 1974年9月, 17歲的丁鳳雲高中畢業後下鄉成了知青。 在農村生活了一年多, 她便迎來了人生第一個重大機遇——臨沂地區水泥廠招工。 丁鳳雲順利回城, 成為一名令人羡慕的水泥廠職工。 因性格外向, 做事幹練, 她很快成為水泥廠的團委幹事、書記。 在水泥廠歷練了7年後, 丁鳳雲來到高校進修了兩年。 1984年, 27歲的丁鳳雲任臨沂地區婦聯組宣部副部長, 此後, 丁鳳雲歷任臨沂地區婦聯副主任, 費縣縣委副書記, 臨沭縣委副書記、縣長, 臨沭縣委書記。 丁鳳雲擔任縣長、縣委書記的臨沭縣,

目前已有的三家上市公司, 都是在她任內發展起來的。 後丁鳳雲升任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至2014年9月被紀委調查前, 丁鳳雲一直擔任臨沂大學黨委書記。

官至正廳級, 在地市中已屬佼佼者, 作為一名從基層一步步走上來的女性, 丁鳳雲被很多人視為“人中鳳”。 其潑辣能幹的“女漢子”形象和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讓人印象深刻, “拼命三娘”這一稱謂著實是對她工作與事業的讚揚。

演活“兩面人”撈好處

2003年至2010年, 丁鳳雲擔任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期間, 舉辦了“中國書聖王羲之文化節”影響巨大, 聲名遠播;《沂蒙》《蒙山沂水》《沂蒙六姐妹》等影視作品獲獎無數, 好評如潮。 尤其是2005年, 由丁鳳雲組織策劃、啟動、執行, 在北京國家博物館成功舉辦了“沂蒙精神”大型展覽。

該展覽作為全國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三大主題展覽之一, 展期10天, 觀眾18萬多, 沂蒙精神轟動京城, 感動中國, 得到中央相關領導和部委領導的重視與肯定。 可以說, 丁鳳雲開創性地打造了三大沂蒙精神品牌⋯⋯就任臨沂大學黨委書記沒多久, 丁鳳雲推行教師專業技術競聘, 大大提高教授的薪資待遇, 一度曝出“八位處長辭職當教授”的轟動性新聞。

然而, 風光的背後卻藏著陰暗的貪欲。 22筆犯罪事實, 22個請托人;轉專業收萬元, 調動工作也收錢……丁鳳雲在任性用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起訴書顯示, 在擔任臨沂市委宣傳部長期間, 丁鳳雲共有7筆受賄款, 其中2007年9月, 她在家收受北京某傳媒科技有限公司給予的10萬元,

這是指控的丁鳳雲在任宣傳部部長期間一次性收取最多的錢款。 2006年8月, 丁鳳雲將臨沂市委宣傳部製作專題片《王羲之》的專案交給了該公司, 為此支付了150萬元宣傳費。 作為回報, 這家公司將10萬元“辛苦費”送到丁家。 丁鳳雲曾大力宣導、宣揚紅色沂蒙精神, 在被立案調查前一周, 她還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作題為“沂蒙精神與黨的群眾路線”專題講座。 而就在當月, 丁鳳雲卻利用職務上的便利, 接受請托, 收受某請托人所送財物, 共計人民幣6萬元。 丁鳳雲對外宣講“愛黨愛軍、開拓奮進、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的沂蒙精神, 對自己卻採取“毫不自律、放縱貪欲、盲目攀比、權錢交易”的利己主義, 長時間享受著完全割裂的雙面人生。

辦案檢察官提到,丁鳳雲的女兒大學畢業後,曾向母親提出過想“在臨沂大學找個工作”,被丁鳳雲嚴詞拒絕:“這個事你不用想,我不可能因為你來破壞學校的規矩。”可見,丁鳳雲的人生確實一直被“兩面”所割裂著,一般人都覺得她大公無私,很難洞察到她貪婪的一面。

攀比心理“套”進一套別墅

在丁鳳雲案的庭審中,這一套別墅成為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

兩任書記前腐後繼

六年前,臨沂大學正式揭牌,擔任臨沂大學第一任黨委書記的丁鳳雲,號召全體師生發揚紅色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勇立潮頭、爭創一流。而六年後,她卻站在了被告席上。過山車般的人生際遇,令人唏噓。

丁鳳雲最後一次露面是在2014年9月25日,臨沂大學在新體育場舉行了2014年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成果檢閱活動。丁鳳雲以黨委書記身份出席並發表了講話,勉勵全校師生:“繼續珍惜好、發展好、利用好這所大學,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高品質綜合性品牌大學。”當日下午,丁鳳雲還出席了臨沂大學與蒙山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合作簽約儀式。丁鳳雲被帶走時,臨大體育館剛舉行完開館儀式,一時間全校人心惶惶。

就在2014年年初,校園裡出現了一些“小字報”,揭發有校領導公款買別墅的醜聞。丁鳳雲聽說後,嚇出一身冷汗。不久,副校長李富山被紀委查處。儘管很喜歡那套別墅,急於撇清關係的丁鳳雲還是忍痛割愛,將房屋退回了。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她想的那樣簡單,2014年9月26日,山東省紀委決定對丁鳳雲的經濟問題展開調查。同年10月27日,經省委批准,省紀委決定給予丁鳳雲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將其涉嫌犯罪的問題和線索移送山東省檢察院依法處理。隨後,經山東省檢察院指定管轄,丁鳳雲涉嫌貪污、受賄一案交由菏澤市檢察院查辦。

一開始,丁鳳雲認為自己的行為只是普通的違紀問題,因此在紀委調查階段格外配合,除了供述紀委已經掌握的貪污犯罪線索外,還主動交代了其他一些問題,上繳了部分錢款。她當時覺得很輕鬆,想著馬上就可以回家了。直到有一天聽說自己已經被省紀委“雙開”,丁鳳雲才意識到大勢已去,無法再淡定自若,甚至幾次想到了自殺。辦案檢察官察覺出丁鳳雲的情緒波動,耐心予以開導,將處在絕望崩潰邊緣的丁鳳雲拉了回來。認清形勢後,丁鳳雲內心又起了波瀾。面對審訊,她企圖用張冠李戴的供述混淆視聽。“她會把張三的事情放到李四身上,或者把收五萬的情況說成收了兩萬,這些小聰明都被我們戳破了。一方面和她鬥智鬥勇,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在用溫情感化她。”辦案檢察官感慨地說。

檢察官的人性化執法讓丁鳳雲深受感動,逐漸開始配合調查並主動供述了檢察機關尚未掌握的15起受賄犯罪事實。至此,臨大已有五名領導接受調查:該校副校長李富山、建築學院黨委書記朱運才、費縣分校黨委書記李琳,均被檢察機關或紀委查處,還有前任黨委書記徐同文(齊魯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

梳理丁鳳雲的貪賄犯罪,不難發現這樣一條犯罪軌跡,從收受購物卡、小額現金開始,到後來發展到貪污幾十萬元公款,再到拍板決定公款抵扣數百萬元的房屋差價。貪欲的大門一旦打開,就難以遏制,並終將帶來人生的惡果。

2016年6月15日,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九審判庭開庭,59歲的丁鳳雲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站到了被告席前接受審判。9個月前,同樣是在這張被告席前,60歲的徐同文(臨沂師範學院前黨委書記)同樣因受賄罪和貪污罪被起訴。而在6年前,他們曾一起端坐在主席臺上,共同見證了臨沂大學的成立揭牌。臨沂大學,這個曾為他們帶來光環和榮耀的高校,卻成了他們共同的夢魘之地。

檢察機關指控,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被告人丁鳳雲利用擔任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臨沂大學黨委書記職務上的便利,單獨或者夥同他人,採取虛報冒領、侵吞的手段,兩次貪污公款共計人民幣758.11654萬元;2000年10月至2014年9月,被告人丁鳳雲利用擔任中共臨沭縣委副書記、臨沭縣人民政府縣長, 中共臨沂市委常委、臨沭縣委書記,中共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臨沂大學黨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山東某集團有限公司、臨沂某廣告有限公司及查某、周某等22個單位和個人,在企業改制、承制專題片、爭取資金、招生就業、職務職級晉升、工程招標、工作調動、崗位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後52次索取、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人員給予的人民幣、購物卡、銀行卡等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26.82萬元。

2017年7月6日上午,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臨沂大學原黨委書記丁鳳雲貪污、受賄案,認定被告人丁鳳雲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扣押其在菏澤市人民檢察院的贓款165.76萬元及孳息336.63元,由菏澤市人民檢察院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上繳國庫。

“腐敗不分職務大小,更不分性別年齡,只要有權力的地方,就容易產生。丁鳳雲走上犯罪道路並越陷越深,對其缺乏有效監督是重要外因。”主訴檢察官李叢強說,作為擔任縣委書記、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校黨委書記的丁鳳雲,是一把手,統攬“小社會”的全域,牢牢控制著資金分配權、人事管理權和專案審批權,一個招呼、一個電話,就可以決定一個學生的錄取、一名幹部的職務晉升、數百萬資金的歸屬。有效防治腐敗問題的發生,真正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必須把任性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辦案檢察官提到,丁鳳雲的女兒大學畢業後,曾向母親提出過想“在臨沂大學找個工作”,被丁鳳雲嚴詞拒絕:“這個事你不用想,我不可能因為你來破壞學校的規矩。”可見,丁鳳雲的人生確實一直被“兩面”所割裂著,一般人都覺得她大公無私,很難洞察到她貪婪的一面。

攀比心理“套”進一套別墅

在丁鳳雲案的庭審中,這一套別墅成為控辯雙方爭議的焦點。

兩任書記前腐後繼

六年前,臨沂大學正式揭牌,擔任臨沂大學第一任黨委書記的丁鳳雲,號召全體師生發揚紅色大學的優良辦學傳統,勇立潮頭、爭創一流。而六年後,她卻站在了被告席上。過山車般的人生際遇,令人唏噓。

丁鳳雲最後一次露面是在2014年9月25日,臨沂大學在新體育場舉行了2014年新生開學典禮暨軍訓成果檢閱活動。丁鳳雲以黨委書記身份出席並發表了講話,勉勵全校師生:“繼續珍惜好、發展好、利用好這所大學,常懷感恩之心、常思奮起之志,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高品質綜合性品牌大學。”當日下午,丁鳳雲還出席了臨沂大學與蒙山旅遊區管理委員會合作簽約儀式。丁鳳雲被帶走時,臨大體育館剛舉行完開館儀式,一時間全校人心惶惶。

就在2014年年初,校園裡出現了一些“小字報”,揭發有校領導公款買別墅的醜聞。丁鳳雲聽說後,嚇出一身冷汗。不久,副校長李富山被紀委查處。儘管很喜歡那套別墅,急於撇清關係的丁鳳雲還是忍痛割愛,將房屋退回了。然而,事情的發展並不像她想的那樣簡單,2014年9月26日,山東省紀委決定對丁鳳雲的經濟問題展開調查。同年10月27日,經省委批准,省紀委決定給予丁鳳雲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並將其涉嫌犯罪的問題和線索移送山東省檢察院依法處理。隨後,經山東省檢察院指定管轄,丁鳳雲涉嫌貪污、受賄一案交由菏澤市檢察院查辦。

一開始,丁鳳雲認為自己的行為只是普通的違紀問題,因此在紀委調查階段格外配合,除了供述紀委已經掌握的貪污犯罪線索外,還主動交代了其他一些問題,上繳了部分錢款。她當時覺得很輕鬆,想著馬上就可以回家了。直到有一天聽說自己已經被省紀委“雙開”,丁鳳雲才意識到大勢已去,無法再淡定自若,甚至幾次想到了自殺。辦案檢察官察覺出丁鳳雲的情緒波動,耐心予以開導,將處在絕望崩潰邊緣的丁鳳雲拉了回來。認清形勢後,丁鳳雲內心又起了波瀾。面對審訊,她企圖用張冠李戴的供述混淆視聽。“她會把張三的事情放到李四身上,或者把收五萬的情況說成收了兩萬,這些小聰明都被我們戳破了。一方面和她鬥智鬥勇,另一方面我們也一直在用溫情感化她。”辦案檢察官感慨地說。

檢察官的人性化執法讓丁鳳雲深受感動,逐漸開始配合調查並主動供述了檢察機關尚未掌握的15起受賄犯罪事實。至此,臨大已有五名領導接受調查:該校副校長李富山、建築學院黨委書記朱運才、費縣分校黨委書記李琳,均被檢察機關或紀委查處,還有前任黨委書記徐同文(齊魯工業大學原黨委書記)。

梳理丁鳳雲的貪賄犯罪,不難發現這樣一條犯罪軌跡,從收受購物卡、小額現金開始,到後來發展到貪污幾十萬元公款,再到拍板決定公款抵扣數百萬元的房屋差價。貪欲的大門一旦打開,就難以遏制,並終將帶來人生的惡果。

2016年6月15日,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九審判庭開庭,59歲的丁鳳雲因涉嫌貪污罪、受賄罪站到了被告席前接受審判。9個月前,同樣是在這張被告席前,60歲的徐同文(臨沂師範學院前黨委書記)同樣因受賄罪和貪污罪被起訴。而在6年前,他們曾一起端坐在主席臺上,共同見證了臨沂大學的成立揭牌。臨沂大學,這個曾為他們帶來光環和榮耀的高校,卻成了他們共同的夢魘之地。

檢察機關指控,2010年8月至2012年12月,被告人丁鳳雲利用擔任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臨沂大學黨委書記職務上的便利,單獨或者夥同他人,採取虛報冒領、侵吞的手段,兩次貪污公款共計人民幣758.11654萬元;2000年10月至2014年9月,被告人丁鳳雲利用擔任中共臨沭縣委副書記、臨沭縣人民政府縣長, 中共臨沂市委常委、臨沭縣委書記,中共臨沂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中共臨沂大學黨委書記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山東某集團有限公司、臨沂某廣告有限公司及查某、周某等22個單位和個人,在企業改制、承制專題片、爭取資金、招生就業、職務職級晉升、工程招標、工作調動、崗位調整等方面謀取利益,先後52次索取、非法收受上述單位和人員給予的人民幣、購物卡、銀行卡等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26.82萬元。

2017年7月6日上午,菏澤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臨沂大學原黨委書記丁鳳雲貪污、受賄案,認定被告人丁鳳雲犯貪污罪,判處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40萬元;犯受賄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70萬元。扣押其在菏澤市人民檢察院的贓款165.76萬元及孳息336.63元,由菏澤市人民檢察院於判決生效後十日內上繳國庫。

“腐敗不分職務大小,更不分性別年齡,只要有權力的地方,就容易產生。丁鳳雲走上犯罪道路並越陷越深,對其缺乏有效監督是重要外因。”主訴檢察官李叢強說,作為擔任縣委書記、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高校黨委書記的丁鳳雲,是一把手,統攬“小社會”的全域,牢牢控制著資金分配權、人事管理權和專案審批權,一個招呼、一個電話,就可以決定一個學生的錄取、一名幹部的職務晉升、數百萬資金的歸屬。有效防治腐敗問題的發生,真正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必須把任性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