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原創丨脾氣不好,可能是飲食中缺少了它們

種種壓力也就造就了大多數現代人經常出現的症狀:煩躁、鬱悶、莫名奇妙的火氣......其實脾氣不好不僅僅是與個人的性格有關,

而且也與營養素缺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如果您的情緒出現突然失控, 或許您應該冷靜下來反思一下, 自己是否出現“飲食不均衡”, 失去平衡的飲食也會讓您的負面情緒擴大時不時爆發。 而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不僅可以維持您的身體健康, 還可以舒緩情緒, 讓您的好心情“吃出來”

B族維生素

維生素B族的補充能帶給我們整個情緒的改善和提升。 這個維生素大家庭雖然各有各的作用功能, 但它們都是參與人體代謝的重要物質, 攝入量是否充足直接關係到兒童的生長發育。 身體各系統代謝不暢而引起食欲不振, 機體運轉代謝能量更加不足, 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兒童就會出現對食物不感興趣、萎靡不振、生長緩慢等症狀。

B族維生素還關係到神經的健康, 缺乏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情緒低落、抑鬱或相反的暴躁易怒、脾氣不好、情緒難以控制等現象, 如果攝入充分的B族維生素, 這些現象會緩解和消失, 因此B族維生素也被稱為“快樂維生素”。

粗雜糧、啤酒酵母、肝臟中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 對於燕麥, 除了富含B族, 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 不但能清理腸道, 促進益生菌生長, 還能降血糖降血脂。

鈣是天然的神經系統穩定劑, 有顯著的穩定情緒作用。 當人面臨較大的壓力時, 體內鈣的排出就會增加。 如果體內缺鈣, 神經就會變的緊張, 心情煩躁, 精神難以鬆弛以致失眠。

補鈣吸收是關鍵, 奶及乳製品是鈣最好的來源。 牛奶不但鈣含量高,

而且還含有促進鈣吸收的乳糖, 可謂補鈣“雙保險”。 當您感覺壓抑的時候最好經常到戶外鍛煉身體, 在享受陽光的同時還可以增加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 提供鈣的吸收率。

鐵是血紅蛋白的主要組成成分, 缺鐵不但會影響多種含鐵酶類的活性, 而且會出現頭暈乏力, 記憶力減退, 急躁易怒, 情緒波動等症狀。 尤其是女性, 月經失血很容易造成鐵缺乏, 這也是女性經常會有無名之火的重要原因。

食物中含有的鐵元素主要是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 非血紅素鐵主要是存在於植物性食物中, 比如菠菜、紅棗, 但是非血紅素鐵在吸收過程中受到膳食因素影響比較大, 吸收率僅有2%~3%。 血紅素鐵主要是存在於動物性食物中, 比如豬肝、豬血、豬瘦肉,

並且吸收率要遠遠超過非血紅素鐵, 如果您想補血, “紅色肉類”是您的第一選擇。

 碳水化合物

人體最主要的能量來源就是來自於碳水化合物, 而大腦活動依靠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是大腦唯一的能量來源, 這更離不開碳水化合物的貢獻。 如果我們體內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不足, 大腦的功能就出現問題, 昏昏欲睡, 從而更容易感覺壓力增大, 脾氣也越來越大。

豐富的碳水化合物能讓我們的大腦保持好心情, 如果長期低碳水化合物飲食, 不但會引起口臭、記憶力減退, 還會使人的情緒不斷惡化。

碳水化合物主要來源於主食, 建議您一日三餐都可以吃點主食。 也可以在辦公室準備一些小糕點、麵包片和糖果,

及時為大腦補充能量。

鋅元素能夠維持人的正常味覺和食欲, 並能促進生殖系統的健康。 如果人體內鋅元素缺乏, 整個人看起來就會變得有些固執、與人交流少, 從而出現孤僻、心情煩躁等現象。 我們大腦中的“海馬體”對於鋅元素的缺乏也特別敏感, 可能會出現記憶力減退、思維出現異常, 從而會出現沮喪的心理, 做什麼事都沒有心情, 脾氣也一天天見長。

貝殼類海產品、紅色肉類及動物內臟均為鋅元素的最好來源。 牡蠣、扇貝等海產品, 不但肉質鮮美, 而且其蛋白質分解後產生的氨基酸還能促進鋅的吸收。 小麥胚芽也是鋅元素的重要來源之一, 100克小麥胚芽中鋅元素的含量高達20多毫克。 在烹調的時候需要注意, 鋅元素不耐高溫,煎炸等高溫烹飪方式炒菜,也會影響鋅的攝入。

食物不僅維持我們的身體健康,也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合理搭配膳食結構,好心情自然與您常相伴!(作者王桂真,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鋅元素不耐高溫,煎炸等高溫烹飪方式炒菜,也會影響鋅的攝入。

食物不僅維持我們的身體健康,也能讓我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愉快,合理搭配膳食結構,好心情自然與您常相伴!(作者王桂真,國家一級公共營養師) 

本文系海河網原創稿件,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來自海河網。歡迎關注並按規則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