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漿細胞性乳腺炎最難纏的乳腺炎症!警醒女性一定注意!

漿細胞性乳腺炎, 中醫稱之為“粉刺性乳癰”, 是一種以乳腺導管擴張、漿細胞浸潤為病變基礎的慢性乳腺炎症性疾病。 此病發於非哺乳期, 與哺乳期乳腺炎有明顯區別。

其臨床表現以非哺乳期或非妊娠期發病, 常有乳頭凹陷或溢液, 初起腫塊多位於乳暈部, 化膿潰破後膿中夾有脂質樣物質。 乳頭常有粉渣樣物泌出,有臭味.少數病人伴乳頭溢液,為血性或水樣。 病情易反復發作, 形成瘺管, 病程有的長達數年, 經久難愈, 給病人造成巨大的痛苦, 故稱之為最難纏的乳腺病。 目前該病發病率有增高趨勢,

且常常容易與急性乳腺炎、乳房結核、乳腺癌等混淆, 容易引起誤診。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特點

1、發病年齡輕, 多見於30-40歲非妊娠哺乳期婦女。

2、多以乳腺腫塊就診, 病變初起時乳房疼痛可伴有乳暈周圍的腫塊, 腫塊質地硬或韌。 皮膚顏色紅、皮膚溫度高,

壓痛明顯。 乳暈下腫塊可與皮膚粘連, 可有觸痛。

3、多數病人有非週期性乳房痛, 急性期可出現紅、腫、熱、痛, 伴有同側腋下淋巴結腫大, 常有觸痛, 易誤診為急性乳腺炎。

4、乳頭常有粉渣樣物泌出,有臭味.少數病人伴乳頭溢液,為血性或水樣。 溢液塗片可見大量漿細胞或炎性細胞。 患側乳房常有乳頭內陷或變形。

5、本病病程長短不一, 可在數月或數年之間, 其中大部分位於3個月至1年間。

6、慢性期多有瘺管形成, 並稱反復遷延, 患者比較痛苦。  

7、乳腺導管造影顯示導管擴張。

8、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可見增生細胞和炎性細胞。

9、乳腺鉬靶攝片及近紅外線檢查可見乳暈下區呈現均勻緻密腫塊影。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分型

1、隱匿型:以溢液為主要症狀,

伴有乳房脹痛或輕微觸痛, 乳頭有凹陷。

2、腫塊型:以乳頭腫塊(多位於乳暈周圍)為主要症狀, 伴有輕度疼痛及壓痛不適。

3、膿腫型:在腫塊的基礎上繼發急性感染而形成膿腫, 病灶多位於乳暈下, 多數伴有乳瘺。

4、瘺管型:膿腫自行破潰或切開引流後遺留的瘺管, 經久不愈。

漿細胞性乳腺炎的治療

西醫認為手術是本病首選的唯一的有效方法。 往往造成的創傷較大, 更多見的是好好壞壞, 直到乳房變成一個沒法形容的醜八怪, 讓患者難以接受, 給患者心理造極大成負擔。

單純乳房切除術:腫塊巨大, 病變彌漫, 竇道形成伴有反復感染, 或病人年齡較大者可以考慮。

病灶部位的局部、區段或象限切除:腫塊小者施行腫塊局部切除,

但其術後容易復發, 故多主張行區段切除;乳管擴張, 形成瘺管、竇道者, 可考慮行區段或象限切除。

中醫中藥對粉刺性乳癰的治療具有良好效果, 尤其對長期破潰不愈、反復發作的複雜病例具有優勢, 應辨證、辨期相結合, 內治與外治相結合。 未潰重內治, 已潰重外治。 有時綜合進行, 有創傷小, 痛苦輕, 乳房外形改變少, 而且療效好, 復發少等優點, 容易被患者接受。

粉紅天使提醒女性朋友, 因為漿細胞性乳腺炎的臨床症狀容易與急性乳腺炎、乳房結核、乳腺癌等混淆, 所以要早發現、早確診、早治療, 臨床上出現很多例子都是因為前期被誤診為急性單純乳腺炎或是乳腺癌而去治療手術, 導致病情反反復複, 一直不好, 到最後不僅身心疲憊, 還讓乳房變成了醜八怪!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傷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