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00米長的水怪真的存在?新疆喀納斯湖的大湖怪

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 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喀納斯湖是位於新疆阿勒泰地區布林津縣北部, 是中國第三大淡水湖。 從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 不斷有遊客目擊喀納斯湖出現所謂的巨型水怪。 有專家認為怪獸體型高達100米, 比世界上最大的動物藍鯨還要大3倍。

新疆生態學會理事長袁國映說:我測出的喀納斯湖怪物長度在100米以上, 至少重180噸, 這個結果把我嚇了一大跳!在獲得這個推算結論後的5年間, 袁國映多次向中央及自治區媒體發表這一發現, 各類媒體也相繼作了報導。 其中, 僅中央電視臺就先後3次做過有關喀納斯“湖怪”的專題,

而袁國映是主要採訪對象。

此次目擊只是無數次記錄的一次, 有些目擊記錄更讓人驚歎, 目擊者認為他們看到的是一種類似於恐龍的生物, 可能露出水面的巨大影子只是他身軀的很小一部分。

2001年 夏天, 一些著名攝影家到美麗的喀納斯湖邊采風。

一天專心於藝術創作的攝影家們聽到有人喊, 扭頭一看, 湖怪正從水中探出巨大的頭顱。 儘管由於事情來得太突然, 未及拍下精彩的畫面, 但過一位元攝影家還是回憶說:“像個狗頭, 只是巨大無比, 有尾巴露出水面的, 絕對不是魚頭。 ”這位攝影家遇到當地的宣傳幹部, 一再肯定當時他看到的水中怪物“絕對不是魚頭。 ”

2003年的9月27日, 中俄邊境的交界處發生了裡氏7.9級的大地震。 由於地震的影響, 所有湖內的魚都躁動不安。 還是管理局的人員賽力克和仝寶明駕船行進到二道灣時, 突然看到了躍出水面的湖怪。 這次湖怪離開水面, 他們看的非常清楚。 賽力克和仝寶明一致認為, 這個怪物是橢圓形的,

根本就不是魚形。 湖怪體積驚人, 在沒有完全離開水面的情況下, 長度就有十米以 上。

喀納斯的湖怪倒地是什麼呢?是恐龍, 大魚, 還是一種巨型未知生物?

喀納斯湖水怪的傳說, 已經有幾百年的歷史, 最早源於此處原著名圖瓦人的神話。 圖瓦人是蒙古人的一個分支, 準確的說是蒙古勿日央亥部落的後裔。 這個民族不 大, 以遊牧、狩獵為生。

傳說中, 圖瓦人是蒙古大汗成吉思汗的親兵。 圖瓦人勇敢忠誠, 深受成吉思汗的喜愛。 成吉思汗西征, 途徑美麗的喀納斯湖, 被美景所震撼, 決定當晚駐紮在此。 沒想到, 第二天啟程的時候, 成吉思汗發現湖中出現巨大的陰影。 找來當地牧民詢問, 得知這是喀納斯湖的湖怪。

成吉思汗聽完故事以後,

對部下說:如果我死了, 就將我葬在喀納斯湖的湖底, 讓我的親兵圖瓦人和湖怪來守衛我的王陵。

圖瓦人認為, 成吉思汗死後, 遺體根據他的遺願沉入湖底, 而圖瓦人由此也生活在喀納斯湖邊。 任何試圖靠近喀納斯湖的異族人,

都被圖瓦人阻攔, 而湖中的湖怪則保衛著湖底的王陵。

成吉思汗的王陵和湖怪(圖瓦人稱為湖聖)就稱為圖瓦人世世代代的神話。 古代圖瓦人對於湖怪是深信不疑的, 也有過無數目擊湖怪的經歷。 圖瓦人認為湖怪神聖不可侵犯, 一旦觸怒他就會降下災禍。

圖瓦人又認為湖怪是一種性情兇暴的怪獸, 體型巨大無比, 會吞食岸邊的人類, 必須和他保持距離。

時間一點點的流逝, 蒙古帝國早已崩潰, 蒙古人退回大漠, 圖瓦人也就自生自滅, 不再是榮耀的親兵了。

年輕的圖瓦人對於湖怪的尊重, 遠遠不如老人!所謂湖怪經常吞食他們的牲口, 在百年內, 年輕的圖瓦小夥子組織過兩次獵捕湖怪的行為, 但全部失敗了。

圖瓦人傳說:一次製作了一隻大鐵鉤, 以牛頭為餌,牛皮為繩,將繩的另一頭用20匹馬拉著。等了一天,湖怪上鉤了,他們便趕著馬拉動,走了沒多遠,20匹馬累得口吐白沫。他們只好將皮繩繞在幾棵大樹上,剛系好,繩子便斷了,第一次行動失敗。

另一次是宰殺了十多頭牛,用牛皮製成一張大網,用五隻小船拖著大網繞湖而行,結果船沉網破,此次行動又以失敗而告終。

2個年輕獵人不死心,在大家放棄以後,他們還是試圖捕捉湖怪。一次他們帶著鐵鉤和羊腿騎馬離開家趕赴河邊以後,再也沒有回來。家人在湖邊只找到了他們的背包,連人帶馬從此失蹤了。

關於湖怪是什麼?圖瓦人也有分歧。

有些圖瓦人認為湖怪是巨型魚的形狀,有的人則認為湖怪是猛獸的形狀。

圖瓦人關於湖怪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

圖瓦一個老校長回憶年輕時,說道:上世紀70年代一個初冬,三個牧民趕著生產隊的一群馬,準備從結冰的喀納斯湖的下游通過湖面。不料冰凍得不結實,嘩啦一聲巨響,冰塌下去,一群馬都掉進了湖裡淹死了。過了幾天湖水又結冰,冰下麵有幾匹死馬清晰可見。牧民們砸開冰,打撈上來幾匹馬的屍體。但其餘的馬連屍骨都不見了!到了來年開春時湖冰解凍,河水又流淌著,但掉進湖裡的馬,連一塊骨頭都沒有浮出水面,在河的下游也沒有出現。圖瓦人認為,這些馬都被湖怪連骨頭一起吃掉了。

回憶還有很多:19世紀末,一群俄國商隊來到新疆,住在喀納斯湖畔的一個小村落中。這些俄國人捕到一個生物,竟有好幾噸重!整個商隊吃了好幾天也沒有吃完,將剩餘的肉曬乾用幾十匹馬背走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喀納斯湖基本與世隔絕,湖怪的傳說僅僅在當地小範圍流傳。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來到了風景如畫的喀納斯湖,情況就不同了。

這些人大多聽說過湖怪的傳說,自然都是將信將疑。無數的目擊經歷,卻徹底讓湖怪傳遍全國。

官方最早目擊湖怪是1980年的一個考察隊。由自治區政府牽頭,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考察的目標和湖怪無關,主要是考察喀納斯的生物,尤其是湖內魚的種類,以解決新疆人吃魚難的問題。

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很快,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

研究湖中生物的考察隊員們,在湖中設置了幾個漁網,其中一個長達上百米。讓考察隊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

考察隊員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會和什麼湖怪有關係。他們認為是水流將漁網沖到了下游,於是沿著湖水到下游去找,找了2天什麼也沒有找到。

有隊員懷疑是不是牧民把漁網偷走了?喀納斯湖邊的圖瓦人是忠厚的民族,從無偷盜的概念。況且圖瓦人不會使用如此大的網捕魚,不可能去偷。

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3天后,幾個隊員無意中卻發現了漁網。這個網居然在上游2公里的地方。隊員們收起漁網驚恐的發現,漁網不但被攪成一團,還被撕裂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即便用強力摩托艇,也不見得能夠拖動如此大網。

更可怕的是,固定漁網的漂浮物都被壓成了很小的一塊。這說明漁網不僅僅是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扯破的,還被未知生物拖到了深達100多米的湖底。這就更不可思議了。即便專業潛水夫,潛水深度一般不會超過50米。

喀納斯湖是高山湖泊,水溫非常低,普通人潛水到18米左右就會凍僵。

有人懷疑是不是牧民故意惡作劇,用牛馬什麼將網拉破?漁網上卻還有無數小魚,都沒有被拿走。當地圖瓦人非常貧窮,需要靠國家救濟糧才能生活。如果是惡作劇的話,圖瓦人不可能掉丟這麼多魚,這是唾手可得的糧食。

在喀納斯考察了3個月,隊員們始終無法解釋這個迷惑。

考察是有時間限制的,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喀納斯湖湖怪的傳說,卻在新疆學術界開始流傳。

時間很快到了1985年。喀納斯的美景會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新疆省政府決定在喀納斯成立自然保護區。一次大型的綜合性考察再次成行。省領導挑選了2個專家作為領隊,分別是新疆大學生物系的黃人鑫教授、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專家袁國映。

與此同時,另外一支考察隊也奉命來到喀納斯。新疆大學考察隊的總指揮是,生物系的向禮陔教授。

考察同1980年就不同了,首先目的就是調查所謂湖怪的真相。

。最先發現湖怪的,是向禮陔教授。一天早晨,他發現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湧起一個巨大的浪花。出於職業的敏感,向禮陔教授立即向水下看去。他發現而浪花下面,漸漸顯露出一條巨型影子!那影子估計有10米長,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

向禮陔跑回營地後,立刻激動的發佈了這個消息。隊員們大家紛紛跑到喀納斯湖西側山頂上,一個叫觀魚亭的位置上去觀看。他們果然發現,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紅色的斑點,還拍攝了照片。估算起來,湖中的大魚可能有10米長。

幾天後,新疆環境科研所袁國映和黃人鑫教授,也看到了藍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像蝌蚪一樣的魚頭,在湖面上形成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袁國映認為這可能是魚,他們總共看到大約60條左右的大魚、他保守的認為,魚的長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

稍後,3個專家碰面,交換了目擊湖怪的情況。經過分析,他們認為這最有可能是大紅魚。

大紅魚學名哲羅鮭,是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主要分佈在亞洲北部地方。中國的黑龍江、圖們江、額爾齊斯河等水系都曾經發現過哲羅鮭。哲羅鮭是較大的身長在1米以上。而哲羅鮭又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魚類,以捕食魚類及在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為生,甚至吞食水面的野鴨水獺等較大的動物。

在之前的考察中,也曾經在喀納斯湖中發現體型較小的哲羅鮭,說明湖中確實有這種魚。

不過,2個專家卻都對這個推論有所疑惑。疑惑在於,哲羅鮭的體型顯然遠遠沒有看到的怪魚這麼大。根據報導,發現最大的哲羅鮭僅為4米、重90公斤,普通的哲羅鮭則在1米左右,同他們看到的長達10米影子相差甚遠。

討論沒有結論,對於專家來說,最好的是抓到一個活物。發現大紅魚後的第三天,向禮陔和黃人鑫用一個特大號魚鉤掛上一隻大羊腿作誘餌,一根長約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釣魚。

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綽綽有魚遊過來,沒有一個咬鉤。他們看見有一條大魚經過浮漂旁邊並排游過去,長度大約是浮標的三倍,也就是說那條魚將近9米長。

黃人鑫認為哲羅鮭是很狡猾的魚類,可能不會被羊腿吸引,又將誘餌換為活的野鴨,仍然沒有吊到。

這次考察也就這樣不了了之,僅僅在湖中發現了8種魚類。

這次考察的結果,讓長期從事水產資源調查的任慕蓮教授極為疑惑。任慕蓮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巨型的哲羅鮭,於是1988年7月12日第3次科考開始了。

任慕蓮和同伴來到了喀納斯湖張網捕捉,試圖活捉這個湖怪。捕捉了整整六天,考察隊才有所收穫。讓人失望的是,一共五十多尾哲羅鮭魚都非常小。最大的一條魚也就是0.7米!

這次考察持續了2個月,卻始終沒有捕捉到湖怪。

任慕蓮認為,哲羅鮭是一種長期潛伏於深水的魚類,只有捕獵時候才會浮上水面,不排除水中有更大哲羅鮭的可能。

官方的考察就此為止,民間目擊卻隨著喀納斯的開發越來越多,甚至連外國人也紛紛趕來。

袁國映教授回憶: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轟動了中國也轟動了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的科學家來進行考察。

喀納斯管理局的護林員金剛,是水怪最早的目擊者之一。大約在1990年前後,金剛在湖邊巡邏,意外的發現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紅色物體漂浮著,長度有十五六米長。金剛是蒙古人,並不是圖瓦人,並不知道湖怪的傳說。他誤認為這是一段木材!

隨後,他發現不對,這個物體並沒有向下游飄去,反而向上游緩慢遊動。

頗為驚恐的金剛,沒有將這段經歷告訴任何人。直到2年 後的同一個秋天!在騎馬巡山時,金剛再一次看見湖的中間有一個巨大的不明物體。興奮的金剛沖到湖邊一個圖瓦牧民家裡,想借一架望遠鏡看個究竟。沒想到,牧民家的圖瓦老人卻嚴厲的訓斥了他:這個東西你看到了就行了,不能亂說,更不能冒犯,不然會降下災禍的。

幾年以後,喀納斯管理局的幹部賽力克和汽艇駕駛員,又遇到了這個怪物。兩人乘坐汽艇在湖上巡查的時候,駕駛員仝保明在四道灣附近突然發現,湖中有個巨大的影子向他們遊來。這個影子極為巨大,至少是汽艇的二倍,在15米以上。驚慌之下,2人慌忙調轉船頭逃走。

由於工作原因,仝保明之內的汽艇駕駛員,仍然經常在湖中遭遇這個怪物。遭遇的多了,他們倒是沒有之前驚恐,卻總是立即轉向避開,不敢靠近。

之前的目擊,基本都是管理局的員工和護林員。90年代以後大量遊客來到喀納斯,出現了很多遊客的目擊案例。除了本文開始的遊客房偉以外,目擊者還真不少。

最近的就是2012年6月22日。央視《東方時空》節目播出一段“新疆喀納斯湖再現神秘'湖怪',掀巨大浪花”的視頻。這段視頻是新疆喀納斯景區工作人員王宏橋等人,於21日早晨6點30分,在喀納斯湖邊觀魚台山頂拍攝雲海奇觀時拍到的畫面。

那麼湖怪到底是什麼東西?是魚?是恐龍,還是未知的百米巨獸?

時至今日,對於喀納斯水怪基本有四個推論。

第一, 這就是一種巨大的哲羅鮭,長度超過10米。

很多專家認為,這就是哲羅鮭。有一個最好的現象可以證明這點,就是目擊者看到的多是紅色影子。自然界中的魚基本沒有紅色,顏色鮮豔的動物很難生存下來。但哲羅鮭成年後,身上就是紅色的。從這一點來說,幾乎可以肯定如果湖怪是魚,就應該是哲羅鮭。

專家們對哲羅鮭的說法一般都是支持的,但對湖中有10米的哲羅鮭基本都是反對的,代表人物是長任慕蓮教授。

原因也不複雜。

首先,哲羅鮭不可能有10米甚至10米以上的長度。現存最大的淡水魚是長度也只有7米,從沒有超過這個的記錄。整個中國境內發現最大的哲羅鮭不過4米多長,10米長度等於是之前最大記錄的2倍以上,這沒有先例。

其次,哲羅鮭有自己的特性,也就是季節性洄游,春季向溪流洄游產卵。這種特性就如蠶結繭,蟬蛻殼一樣,是每種生物的天性,不會改變。但喀納斯湖是過江湖,也就是大江通過的一個湖。湖的面積有近50平方公里,深度也有100多米,但兩頭出入口很窄,尤其還有一段很淺的河灘。別說10米大的魚,即便1到2米的魚想要通過也是艱難萬分。任慕蓮教授認為,如果有這麼大的魚,也早就死於洄游的灘頭,不可能在湖中生活多年。

最後,喀納斯湖雖不小,也不過是淡水湖中的大湖,算不了什麼。尤其兩岸最窄僅有1公里多,理論上不可能容納很大的魚。尤其湖又是所謂冷水湖,湖中魚類很少,僅有8種,生長緩慢,個頭不大。怎麼可能有10米以上的大魚。要知道,哲羅鮭的食量很大,是所謂貪吃魚類。即便冬天也在不停捕食,靠小小的喀納斯湖是無法供應它的。

換而言之,專家認為如果喀納斯湖中有10米以上的巨大生物,就不可能是哲羅鮭。經過科學探測,湖中確實有10多米的大型生物。最近幾年,南京湖泊研究所曾在喀納斯湖區進行過聲納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湖區記憶體在十幾米長的生物。

第二, 這是一種不明生物,甚至有種說法是蛇頸龍。這主要是很多人的目擊過湖怪,認為根本就不是魚。

很多目擊者看到了狗頭、長尾的湖怪外形,他們認為這大體符合蛇頸龍的形狀。蛇頸龍在水中,頭和尾巴留在水面,就會是他們看到的那樣。況且喀納斯湖邊經常有牲口失蹤。魚可以攻擊岸邊的生物,但必須依靠跳躍,一定會有大量捕獵失敗的例子。那麼,為什麼沒有人看到這些捕獵過程呢?

而蛇頸龍則不同,它的體型有十多米,又有長長的脖子,可以將獵物輕鬆拖入湖中吃掉。

可是,蛇頸龍的懷疑卻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湖的年代。喀納斯湖是一個年齡不大的湖,考證只有20萬年曆史。相比恐龍滅絕的時代。相差太遠(6500萬年前滅絕)。即便這裡曾經有過蛇頸龍,也早已滅絕,不可能生活在一個新湖中。

第三,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根本就沒有湖怪,不過是當地人為了旅遊的炒作。

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探訪過喀納斯湖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王洪道,斬釘截鐵地說:我個人認為喀納斯湖裡不太可能有湖怪,因為湖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裡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從理論上來說,魚要長到4米長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看來,所謂世界十大湖怪基本都不存在。諸如尼斯湖湖怪,現在基本可以確定不存在,是當地居民為了旅遊致富而搞得噱頭。不過,尼斯湖湖怪的目擊案例極少,而喀納斯湖的目擊則非常多,這就很奇怪了。

第四,這個怪物並非自然界的正常生物,而是變異的怪獸。

有些科學家認為,湖中的生物並非自然的產物,而可能是某種特別的變異。

早在八十年代,考察隊在喀納斯湖邊曾經發現過白化熊。這並不是天生的白熊,而是棕熊發生突然的變異變成了白熊。

部分專家認為,一些生物有可能因種種原因,出現突然的基因變異情況,例如白化熊。而且,喀納斯是所謂的火山湖。

火山爆發的時候,會產生一些輻射,也有可能造成生物變異。諸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後,就在當地發現了紅色的青蛙和體型驚人的老鼠。水中的生物,有可能就是被輻射變異的結果,更有可能就是大型的哲羅鮭發生了變異。

由於是變異的生物,他們可能失去了原本的特性,不需要季節性的洄游了,也不能繁育後代。

由於變異,它們突破的長度不超過10米的限制,變成了十多米,甚至袁國映口中百米的怪獸。

由於變異,它們的體型可能也不再是魚形,產生了其他奇特的變異。

至於它們靠什麼生存,自然靠捕捉湖中其他的大型哲羅鮭了。如果變異不僅僅是一條魚,其他的魚也變成體型較大的巨魚。大魚吃小魚,大魚靠捕捉中等體型的魚就足夠生存了。畢竟哲羅鮭生活在冷水中,食量有限。加上可以捕捉岸邊的陸地牲口,這個巨獸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究竟喀納斯湖怪是什麼,恐怕卻不會有定論了。之前做過幾次科考,確定湖中確實有大型生物,究竟是什麼卻不好說。派出幾波潛水夫進行勘探,也無功而返,潛水夫說:喀納斯湖水非常渾濁,能見度幾乎沒有。只有魚撞到你身上,你才會有感覺。依靠潛水夫去發現湖怪究竟是什麼,根本不可能。

隨著湖怪的傳說,喀納斯湖已經成為新疆的明星旅遊景點,一年遊客量超過50萬,為當地創造巨大的利益。當地政府為了保持喀納斯湖的神秘感,已經停止了所有對於湖怪的探索。

如果喀納斯湖如果真的有湖怪的話,遲早還是會被人類所發現的。或許現在喀納斯湖中,就有一隻身長超過10米的怪獸在緩緩遊動呢!

以牛頭為餌,牛皮為繩,將繩的另一頭用20匹馬拉著。等了一天,湖怪上鉤了,他們便趕著馬拉動,走了沒多遠,20匹馬累得口吐白沫。他們只好將皮繩繞在幾棵大樹上,剛系好,繩子便斷了,第一次行動失敗。

另一次是宰殺了十多頭牛,用牛皮製成一張大網,用五隻小船拖著大網繞湖而行,結果船沉網破,此次行動又以失敗而告終。

2個年輕獵人不死心,在大家放棄以後,他們還是試圖捕捉湖怪。一次他們帶著鐵鉤和羊腿騎馬離開家趕赴河邊以後,再也沒有回來。家人在湖邊只找到了他們的背包,連人帶馬從此失蹤了。

關於湖怪是什麼?圖瓦人也有分歧。

有些圖瓦人認為湖怪是巨型魚的形狀,有的人則認為湖怪是猛獸的形狀。

圖瓦人關於湖怪的傳說實在是太多了。

圖瓦一個老校長回憶年輕時,說道:上世紀70年代一個初冬,三個牧民趕著生產隊的一群馬,準備從結冰的喀納斯湖的下游通過湖面。不料冰凍得不結實,嘩啦一聲巨響,冰塌下去,一群馬都掉進了湖裡淹死了。過了幾天湖水又結冰,冰下麵有幾匹死馬清晰可見。牧民們砸開冰,打撈上來幾匹馬的屍體。但其餘的馬連屍骨都不見了!到了來年開春時湖冰解凍,河水又流淌著,但掉進湖裡的馬,連一塊骨頭都沒有浮出水面,在河的下游也沒有出現。圖瓦人認為,這些馬都被湖怪連骨頭一起吃掉了。

回憶還有很多:19世紀末,一群俄國商隊來到新疆,住在喀納斯湖畔的一個小村落中。這些俄國人捕到一個生物,竟有好幾噸重!整個商隊吃了好幾天也沒有吃完,將剩餘的肉曬乾用幾十匹馬背走了。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前,喀納斯湖基本與世隔絕,湖怪的傳說僅僅在當地小範圍流傳。自從改革開放以後,很多人來到了風景如畫的喀納斯湖,情況就不同了。

這些人大多聽說過湖怪的傳說,自然都是將信將疑。無數的目擊經歷,卻徹底讓湖怪傳遍全國。

官方最早目擊湖怪是1980年的一個考察隊。由自治區政府牽頭,多家科研單位組成的喀納斯綜合考察隊成立。考察的目標和湖怪無關,主要是考察喀納斯的生物,尤其是湖內魚的種類,以解決新疆人吃魚難的問題。

負責陸地動植物調研的隊員們,陸續發現了一些罕見的動物品種,比如阿勒泰林蛙、胎生蜥蜴、白化熊。

很快,讓人吃驚的事情發生了。

研究湖中生物的考察隊員們,在湖中設置了幾個漁網,其中一個長達上百米。讓考察隊員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到了第二天早晨,大網消失得無影無蹤。

考察隊員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會和什麼湖怪有關係。他們認為是水流將漁網沖到了下游,於是沿著湖水到下游去找,找了2天什麼也沒有找到。

有隊員懷疑是不是牧民把漁網偷走了?喀納斯湖邊的圖瓦人是忠厚的民族,從無偷盜的概念。況且圖瓦人不會使用如此大的網捕魚,不可能去偷。

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3天后,幾個隊員無意中卻發現了漁網。這個網居然在上游2公里的地方。隊員們收起漁網驚恐的發現,漁網不但被攪成一團,還被撕裂了一個巨大的口子。

即便用強力摩托艇,也不見得能夠拖動如此大網。

更可怕的是,固定漁網的漂浮物都被壓成了很小的一塊。這說明漁網不僅僅是被一種巨大的力量扯破的,還被未知生物拖到了深達100多米的湖底。這就更不可思議了。即便專業潛水夫,潛水深度一般不會超過50米。

喀納斯湖是高山湖泊,水溫非常低,普通人潛水到18米左右就會凍僵。

有人懷疑是不是牧民故意惡作劇,用牛馬什麼將網拉破?漁網上卻還有無數小魚,都沒有被拿走。當地圖瓦人非常貧窮,需要靠國家救濟糧才能生活。如果是惡作劇的話,圖瓦人不可能掉丟這麼多魚,這是唾手可得的糧食。

在喀納斯考察了3個月,隊員們始終無法解釋這個迷惑。

考察是有時間限制的,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了。喀納斯湖湖怪的傳說,卻在新疆學術界開始流傳。

時間很快到了1985年。喀納斯的美景會有巨大的商業價值,新疆省政府決定在喀納斯成立自然保護區。一次大型的綜合性考察再次成行。省領導挑選了2個專家作為領隊,分別是新疆大學生物系的黃人鑫教授、新疆環境保護科研所的專家袁國映。

與此同時,另外一支考察隊也奉命來到喀納斯。新疆大學考察隊的總指揮是,生物系的向禮陔教授。

考察同1980年就不同了,首先目的就是調查所謂湖怪的真相。

。最先發現湖怪的,是向禮陔教授。一天早晨,他發現平靜的湖面上突然湧起一個巨大的浪花。出於職業的敏感,向禮陔教授立即向水下看去。他發現而浪花下面,漸漸顯露出一條巨型影子!那影子估計有10米長,很快就又沉入了水中。

向禮陔跑回營地後,立刻激動的發佈了這個消息。隊員們大家紛紛跑到喀納斯湖西側山頂上,一個叫觀魚亭的位置上去觀看。他們果然發現,湖面上有大大小小幾十個紅色的斑點,還拍攝了照片。估算起來,湖中的大魚可能有10米長。

幾天後,新疆環境科研所袁國映和黃人鑫教授,也看到了藍綠色的湖面上有很多紅褐色的圓點,像蝌蚪一樣的魚頭,在湖面上形成很多巨大的影子。其中,有些影子還可以隱約看出魚的形狀。袁國映認為這可能是魚,他們總共看到大約60條左右的大魚、他保守的認為,魚的長度一般都在10米以上。

稍後,3個專家碰面,交換了目擊湖怪的情況。經過分析,他們認為這最有可能是大紅魚。

大紅魚學名哲羅鮭,是一種冷水性的淡水食肉魚,主要分佈在亞洲北部地方。中國的黑龍江、圖們江、額爾齊斯河等水系都曾經發現過哲羅鮭。哲羅鮭是較大的身長在1米以上。而哲羅鮭又是一種兇猛的淡水魚類,以捕食魚類及在依水生活的蛙類、蛇類、鼠類、鳥類為生,甚至吞食水面的野鴨水獺等較大的動物。

在之前的考察中,也曾經在喀納斯湖中發現體型較小的哲羅鮭,說明湖中確實有這種魚。

不過,2個專家卻都對這個推論有所疑惑。疑惑在於,哲羅鮭的體型顯然遠遠沒有看到的怪魚這麼大。根據報導,發現最大的哲羅鮭僅為4米、重90公斤,普通的哲羅鮭則在1米左右,同他們看到的長達10米影子相差甚遠。

討論沒有結論,對於專家來說,最好的是抓到一個活物。發現大紅魚後的第三天,向禮陔和黃人鑫用一個特大號魚鉤掛上一隻大羊腿作誘餌,一根長約2.8米的原木作浮漂去釣魚。

沒過多久,他們就看到水面下影影綽綽有魚遊過來,沒有一個咬鉤。他們看見有一條大魚經過浮漂旁邊並排游過去,長度大約是浮標的三倍,也就是說那條魚將近9米長。

黃人鑫認為哲羅鮭是很狡猾的魚類,可能不會被羊腿吸引,又將誘餌換為活的野鴨,仍然沒有吊到。

這次考察也就這樣不了了之,僅僅在湖中發現了8種魚類。

這次考察的結果,讓長期從事水產資源調查的任慕蓮教授極為疑惑。任慕蓮認為世界上不可能有這麼巨型的哲羅鮭,於是1988年7月12日第3次科考開始了。

任慕蓮和同伴來到了喀納斯湖張網捕捉,試圖活捉這個湖怪。捕捉了整整六天,考察隊才有所收穫。讓人失望的是,一共五十多尾哲羅鮭魚都非常小。最大的一條魚也就是0.7米!

這次考察持續了2個月,卻始終沒有捕捉到湖怪。

任慕蓮認為,哲羅鮭是一種長期潛伏於深水的魚類,只有捕獵時候才會浮上水面,不排除水中有更大哲羅鮭的可能。

官方的考察就此為止,民間目擊卻隨著喀納斯的開發越來越多,甚至連外國人也紛紛趕來。

袁國映教授回憶:這個消息傳出去以後,轟動了中國也轟動了世界。有二十多個國家的科學家來進行考察。

喀納斯管理局的護林員金剛,是水怪最早的目擊者之一。大約在1990年前後,金剛在湖邊巡邏,意外的發現中間有一個巨大的紅色物體漂浮著,長度有十五六米長。金剛是蒙古人,並不是圖瓦人,並不知道湖怪的傳說。他誤認為這是一段木材!

隨後,他發現不對,這個物體並沒有向下游飄去,反而向上游緩慢遊動。

頗為驚恐的金剛,沒有將這段經歷告訴任何人。直到2年 後的同一個秋天!在騎馬巡山時,金剛再一次看見湖的中間有一個巨大的不明物體。興奮的金剛沖到湖邊一個圖瓦牧民家裡,想借一架望遠鏡看個究竟。沒想到,牧民家的圖瓦老人卻嚴厲的訓斥了他:這個東西你看到了就行了,不能亂說,更不能冒犯,不然會降下災禍的。

幾年以後,喀納斯管理局的幹部賽力克和汽艇駕駛員,又遇到了這個怪物。兩人乘坐汽艇在湖上巡查的時候,駕駛員仝保明在四道灣附近突然發現,湖中有個巨大的影子向他們遊來。這個影子極為巨大,至少是汽艇的二倍,在15米以上。驚慌之下,2人慌忙調轉船頭逃走。

由於工作原因,仝保明之內的汽艇駕駛員,仍然經常在湖中遭遇這個怪物。遭遇的多了,他們倒是沒有之前驚恐,卻總是立即轉向避開,不敢靠近。

之前的目擊,基本都是管理局的員工和護林員。90年代以後大量遊客來到喀納斯,出現了很多遊客的目擊案例。除了本文開始的遊客房偉以外,目擊者還真不少。

最近的就是2012年6月22日。央視《東方時空》節目播出一段“新疆喀納斯湖再現神秘'湖怪',掀巨大浪花”的視頻。這段視頻是新疆喀納斯景區工作人員王宏橋等人,於21日早晨6點30分,在喀納斯湖邊觀魚台山頂拍攝雲海奇觀時拍到的畫面。

那麼湖怪到底是什麼東西?是魚?是恐龍,還是未知的百米巨獸?

時至今日,對於喀納斯水怪基本有四個推論。

第一, 這就是一種巨大的哲羅鮭,長度超過10米。

很多專家認為,這就是哲羅鮭。有一個最好的現象可以證明這點,就是目擊者看到的多是紅色影子。自然界中的魚基本沒有紅色,顏色鮮豔的動物很難生存下來。但哲羅鮭成年後,身上就是紅色的。從這一點來說,幾乎可以肯定如果湖怪是魚,就應該是哲羅鮭。

專家們對哲羅鮭的說法一般都是支持的,但對湖中有10米的哲羅鮭基本都是反對的,代表人物是長任慕蓮教授。

原因也不複雜。

首先,哲羅鮭不可能有10米甚至10米以上的長度。現存最大的淡水魚是長度也只有7米,從沒有超過這個的記錄。整個中國境內發現最大的哲羅鮭不過4米多長,10米長度等於是之前最大記錄的2倍以上,這沒有先例。

其次,哲羅鮭有自己的特性,也就是季節性洄游,春季向溪流洄游產卵。這種特性就如蠶結繭,蟬蛻殼一樣,是每種生物的天性,不會改變。但喀納斯湖是過江湖,也就是大江通過的一個湖。湖的面積有近50平方公里,深度也有100多米,但兩頭出入口很窄,尤其還有一段很淺的河灘。別說10米大的魚,即便1到2米的魚想要通過也是艱難萬分。任慕蓮教授認為,如果有這麼大的魚,也早就死於洄游的灘頭,不可能在湖中生活多年。

最後,喀納斯湖雖不小,也不過是淡水湖中的大湖,算不了什麼。尤其兩岸最窄僅有1公里多,理論上不可能容納很大的魚。尤其湖又是所謂冷水湖,湖中魚類很少,僅有8種,生長緩慢,個頭不大。怎麼可能有10米以上的大魚。要知道,哲羅鮭的食量很大,是所謂貪吃魚類。即便冬天也在不停捕食,靠小小的喀納斯湖是無法供應它的。

換而言之,專家認為如果喀納斯湖中有10米以上的巨大生物,就不可能是哲羅鮭。經過科學探測,湖中確實有10多米的大型生物。最近幾年,南京湖泊研究所曾在喀納斯湖區進行過聲納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湖區記憶體在十幾米長的生物。

第二, 這是一種不明生物,甚至有種說法是蛇頸龍。這主要是很多人的目擊過湖怪,認為根本就不是魚。

很多目擊者看到了狗頭、長尾的湖怪外形,他們認為這大體符合蛇頸龍的形狀。蛇頸龍在水中,頭和尾巴留在水面,就會是他們看到的那樣。況且喀納斯湖邊經常有牲口失蹤。魚可以攻擊岸邊的生物,但必須依靠跳躍,一定會有大量捕獵失敗的例子。那麼,為什麼沒有人看到這些捕獵過程呢?

而蛇頸龍則不同,它的體型有十多米,又有長長的脖子,可以將獵物輕鬆拖入湖中吃掉。

可是,蛇頸龍的懷疑卻存在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湖的年代。喀納斯湖是一個年齡不大的湖,考證只有20萬年曆史。相比恐龍滅絕的時代。相差太遠(6500萬年前滅絕)。即便這裡曾經有過蛇頸龍,也早已滅絕,不可能生活在一個新湖中。

第三,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根本就沒有湖怪,不過是當地人為了旅遊的炒作。

上世紀80年代末,曾經探訪過喀納斯湖的中科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研究員王洪道,斬釘截鐵地說:我個人認為喀納斯湖裡不太可能有湖怪,因為湖水的溫度非常低,湖裡魚類的生長速度很慢。從理論上來說,魚要長到4米長幾乎是不可能的。

在今天看來,所謂世界十大湖怪基本都不存在。諸如尼斯湖湖怪,現在基本可以確定不存在,是當地居民為了旅遊致富而搞得噱頭。不過,尼斯湖湖怪的目擊案例極少,而喀納斯湖的目擊則非常多,這就很奇怪了。

第四,這個怪物並非自然界的正常生物,而是變異的怪獸。

有些科學家認為,湖中的生物並非自然的產物,而可能是某種特別的變異。

早在八十年代,考察隊在喀納斯湖邊曾經發現過白化熊。這並不是天生的白熊,而是棕熊發生突然的變異變成了白熊。

部分專家認為,一些生物有可能因種種原因,出現突然的基因變異情況,例如白化熊。而且,喀納斯是所謂的火山湖。

火山爆發的時候,會產生一些輻射,也有可能造成生物變異。諸如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後,就在當地發現了紅色的青蛙和體型驚人的老鼠。水中的生物,有可能就是被輻射變異的結果,更有可能就是大型的哲羅鮭發生了變異。

由於是變異的生物,他們可能失去了原本的特性,不需要季節性的洄游了,也不能繁育後代。

由於變異,它們突破的長度不超過10米的限制,變成了十多米,甚至袁國映口中百米的怪獸。

由於變異,它們的體型可能也不再是魚形,產生了其他奇特的變異。

至於它們靠什麼生存,自然靠捕捉湖中其他的大型哲羅鮭了。如果變異不僅僅是一條魚,其他的魚也變成體型較大的巨魚。大魚吃小魚,大魚靠捕捉中等體型的魚就足夠生存了。畢竟哲羅鮭生活在冷水中,食量有限。加上可以捕捉岸邊的陸地牲口,這個巨獸可以解決吃飯問題。

究竟喀納斯湖怪是什麼,恐怕卻不會有定論了。之前做過幾次科考,確定湖中確實有大型生物,究竟是什麼卻不好說。派出幾波潛水夫進行勘探,也無功而返,潛水夫說:喀納斯湖水非常渾濁,能見度幾乎沒有。只有魚撞到你身上,你才會有感覺。依靠潛水夫去發現湖怪究竟是什麼,根本不可能。

隨著湖怪的傳說,喀納斯湖已經成為新疆的明星旅遊景點,一年遊客量超過50萬,為當地創造巨大的利益。當地政府為了保持喀納斯湖的神秘感,已經停止了所有對於湖怪的探索。

如果喀納斯湖如果真的有湖怪的話,遲早還是會被人類所發現的。或許現在喀納斯湖中,就有一隻身長超過10米的怪獸在緩緩遊動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