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加拿大重新加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鄂爾多斯報導

9月12日下午, 內蒙古鄂爾多斯國際會展中心,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高級別會議舉行閉幕式。

封面新聞(thecover.cn)記者在現場注意到, 加拿大代表對重新加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發表了感言。

此前約3個小時, 參加此次高級別會議的130餘位締約國部級高官和代表, 來到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北部的鄂爾多斯市人類與荒漠化主題公園。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紀念林就位於這個正在建設的公園中。 紀念林的整體設計為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造型,

旨在體現通過植樹造林開展荒漠化治理的措施與成效。

當時, 在現場採訪的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 加拿大與會代表也隨締約國官員們一起來到現場。 有一個特別的細節是這樣的, 在締約國官員和代表種下的樹上, 都掛著一件“國別牌”, 上面印著《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紀念樹以及相應國家的名字。 而加拿大代表所種之樹上, 所掛的“國別牌”上是空的。

在種下了紀念樹後, 這位加拿大女代表拿起樹上的“國別牌”, 認真的寫下了“Canada”, 並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四年前的2013年3月, 新華社曾報導“加拿大宣佈退出《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消息。 當年的文章稱, 加拿大國際開發署發言人表示, 加拿大政府已於2013年3月25日書面通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和聯合國秘書長, 決定退出該公約。 這使加拿大成為首個退出該公約的國家。

加拿大做出這一決定時, 時任總理為哈珀。 新華社當時的報導稱, “對於哈珀領導的保守黨政府此舉, 加拿大多位反對黨人士予以指責,

認為這是對受荒漠化影響國家特別是一些非洲國家的背信棄義, 損害了加拿大的國際形象”。

《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於1994年在法國巴黎通過, 1996年正式生效, 聯合國全體會員國都加入了該公約。 加拿大於1995年批准加入該公約。

新華社這篇文章還表示, “這不是加拿大第一次退出國際環保協議, 2011年加拿大宣佈退出旨在抑制氣候變化的《京都議定書》, 受到國際社會尤其是環保組織的廣泛批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