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深圳動真格了!看到這些觸目驚心的"不安全事件",就拿這個懟

畢了業,

就發現還是校園生活最純粹最美好!

教室裡回蕩的《海燕》, 鄰桌女生俏皮的酒窩, 黑板上老師瀟灑的字體, 還有球場奔跑的帥氣學長......

但沒想到,

離開學校多年,

校園暴力事件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記憶!

去年12月16日下午, 龍華愛義學校一名初一學生遭多名學生圍毆, 其間不僅被踹頭、輪番毆打, 被逼下跪自扇巴掌, 還拍下視頻。 打人者最小13歲、被打孩子額骨骨折住院、qq上遭人威脅……

戳下面標題回顧早前報導:

深圳校園霸淩事件:打人者最小13歲、被打孩子額骨骨折住院、qq上遭人威脅……

去年3月19日淩晨時分, 深圳福田區環慶文化廣場發生鬥毆案, 一名19歲男子被捅身亡。 涉案的6名被告人中有4人為未成年人, 其中年齡最小的蔡某佳, 年僅14歲, 系深圳某公立中學初三學生, 家庭富裕, 而作案動機只因一個女孩......

戳下面標題回顧早前報導:

深圳00後富二代學生率眾群毆當街砍死一人, 僅僅是因為她......

如此事件屢屢發生, 可以羅列的豈止這些

不禁想問

這些青春少年到底怎麼了

而我們又該用何方式預防校園暴力呢

防治校園暴力

光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昨天,

是第22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

深圳團市委聯合深圳市委政法委、深圳市教育局共同啟動了“青少年普法工程暨社會組織參與防治校園欺淩專項行動”, 從供需對接、資源支持、人才培養、陣地建設等方面, 引導社會組織有效參與防治校園欺淩, 推進協同共治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活動現場, 市委政法委、市教育局、團市委還簽訂了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 三方將結合校園實際需求, 致力為青少年普法工程與防治校園欺淩工作搭建資源支持體系, 推動青少年可持續發展。

“抓手在校園,責任在社會,根源在家長”,在防治校園欺淩座談會暨“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上,羅湖區中小學家委聯合會理事長陸楊軍這句概括得到了廣泛認可。

每個孩子都遇到過康夫,

每個孩子心裡都有個哆啦A夢。

來自社工組織代表的這句有關校園欺淩的比喻

打動了不少參會者的心。

鑫湧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許宜群表示,在學校教育中,學習是重中之重,而對青少年教育來說導入法律意識是不能等待的,單單學校一方進行校園普法的壓力很大,在專業性上也有不足,希望能有專業的普法機構來推進。

在“青少年普法工程暨社會組織參與防治校園欺淩專項行動”活動中以視頻短片、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進行路演的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代表專案獲得了許宜群的肯定,需要多以情景式、體驗式的方式,讓孩子和家長置身其中,“光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防治校園暴力

提升家長的素質是根源

延伸校園以外,原生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深圳市黃埔學校校長萬象貴分析,目前在校學生的家長多以80後為主,這一代人多是獨生子女,在自己的成長中沒有伴,有些人不知道應怎麼與別人相處。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很容易出現過度的溺愛關心,或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粗暴管教。

陸楊軍表示,部分家庭未能延續校園教育,孩子在家庭與校園的美感教育中迷失,“提升家長的素質才是根源”。

少先隊員倡議

被欺負的同學要勇敢站出來說“不”

“我倡議同學之間交往一定要互謙互讓,被欺淩的同學也要站出來說‘不’”,在啟動儀式上,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六的本性是好的。不是所有壞人都是剛剛生下來就是壞蛋。這跟之後的環境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要給孩子們傳輸正確的理念,一些因為環境而改變的,必須趕緊教育,制止,正確的引導!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要努力學習,向校園欺淩說不。

防治校園欺淩

深圳在行動

首次系統引入社會組織參與

為加深社會對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的瞭解,推動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供需雙方對接,專項行動特意舉辦了深圳市青年社會組織聯合會防治校園欺淩專案推介會。深圳團市委書記劉廣陽介紹,深圳團市委依託深圳市青年社會組織聯合會等平臺型組織,在全市遴選培育了一批優秀防治校園欺淩服務專案,並打包整合成貫穿事前預防、事中介入、事後修復的防治校園欺淩專案庫模式,系統解決校園欺淩防治難題。“這是國內首次系統性引入社會組織參與防治校園欺淩,也是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益探索”。

正式啟動專項基金

除了整合優秀的專案,深圳團市委還提供了防治校園欺淩資金與陣地支援,並在現場正式啟動了青少年普法工程專項基金。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深圳市河圖教育公益基金會分別向該專項基金捐贈10萬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用於青少年普法專項工作。

志願服務U站為孩子提供庇佑

活動現場,還正式點亮了“志願服務U站參與防治校園欺淩”標識。深圳全市廣布的志願服務U站作為“防治校園欺淩校外安全站”,將開始為校外遭受欺淩的孩子提供臨時庇佑,協助報警、法律諮詢或轉介服務,實現校內外一體化服務。

請收好

校園暴力應對之策

為了孩子,為了愛

讓我們攜手防治校園暴力

采寫:南都記者 孫雅茜

編輯:廖厚朋

推動青少年可持續發展。

“抓手在校園,責任在社會,根源在家長”,在防治校園欺淩座談會暨“共青團與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面對面活動”上,羅湖區中小學家委聯合會理事長陸楊軍這句概括得到了廣泛認可。

每個孩子都遇到過康夫,

每個孩子心裡都有個哆啦A夢。

來自社工組織代表的這句有關校園欺淩的比喻

打動了不少參會者的心。

鑫湧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許宜群表示,在學校教育中,學習是重中之重,而對青少年教育來說導入法律意識是不能等待的,單單學校一方進行校園普法的壓力很大,在專業性上也有不足,希望能有專業的普法機構來推進。

在“青少年普法工程暨社會組織參與防治校園欺淩專項行動”活動中以視頻短片、互動問答、情景模擬等多種形式進行路演的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代表專案獲得了許宜群的肯定,需要多以情景式、體驗式的方式,讓孩子和家長置身其中,“光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防治校園暴力

提升家長的素質是根源

延伸校園以外,原生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影響也成為了關注的焦點。

深圳市黃埔學校校長萬象貴分析,目前在校學生的家長多以80後為主,這一代人多是獨生子女,在自己的成長中沒有伴,有些人不知道應怎麼與別人相處。在對子女的教育上,很容易出現過度的溺愛關心,或是用“以暴制暴”的方式粗暴管教。

陸楊軍表示,部分家庭未能延續校園教育,孩子在家庭與校園的美感教育中迷失,“提升家長的素質才是根源”。

少先隊員倡議

被欺負的同學要勇敢站出來說“不”

“我倡議同學之間交往一定要互謙互讓,被欺淩的同學也要站出來說‘不’”,在啟動儀式上,深圳市福田區黃埔學校六的本性是好的。不是所有壞人都是剛剛生下來就是壞蛋。這跟之後的環境是有一定的關係的。所以,要給孩子們傳輸正確的理念,一些因為環境而改變的,必須趕緊教育,制止,正確的引導!今天學到了很多東西,要努力學習,向校園欺淩說不。

防治校園欺淩

深圳在行動

首次系統引入社會組織參與

為加深社會對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的瞭解,推動防治校園欺淩社會服務供需雙方對接,專項行動特意舉辦了深圳市青年社會組織聯合會防治校園欺淩專案推介會。深圳團市委書記劉廣陽介紹,深圳團市委依託深圳市青年社會組織聯合會等平臺型組織,在全市遴選培育了一批優秀防治校園欺淩服務專案,並打包整合成貫穿事前預防、事中介入、事後修復的防治校園欺淩專案庫模式,系統解決校園欺淩防治難題。“這是國內首次系統性引入社會組織參與防治校園欺淩,也是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有益探索”。

正式啟動專項基金

除了整合優秀的專案,深圳團市委還提供了防治校園欺淩資金與陣地支援,並在現場正式啟動了青少年普法工程專項基金。深圳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深圳市河圖教育公益基金會分別向該專項基金捐贈10萬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用於青少年普法專項工作。

志願服務U站為孩子提供庇佑

活動現場,還正式點亮了“志願服務U站參與防治校園欺淩”標識。深圳全市廣布的志願服務U站作為“防治校園欺淩校外安全站”,將開始為校外遭受欺淩的孩子提供臨時庇佑,協助報警、法律諮詢或轉介服務,實現校內外一體化服務。

請收好

校園暴力應對之策

為了孩子,為了愛

讓我們攜手防治校園暴力

采寫:南都記者 孫雅茜

編輯:廖厚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