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第一書記”的扶貧之路——九江市公路管理局扶貧工作紀實

麻潭村位於永修縣虯津鎮國道G316和G105交匯處, 是省級貧困村。 全村共有609戶2218人, 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42戶98人。

“感謝市公路局, 感謝駐村工作隊, 感謝第一書記, 感謝……”走在麻潭村的田間地頭上, 你能聽到群眾對九江市公路局駐村幫扶工作發自內心的稱讚。 駐村兩個多月以來, 第一書記帶領駐村扶貧工作隊真心實意為群眾謀好事、幹實事、解難題。

一、精准識別貧困戶

作為幫扶單位, 九江市公路管理局扶貧工作隊駐村後, 快速適應新的工作環境並進入工作角色, 做好村情民意調查員, 挨家挨戶串門走訪, 用腳步丈量著“民情日誌”,

同時嚴格按照精准識別七步法, 詢問農業收成, 記錄生活困難, 完善貧困戶資料電子檔案, 建立黨員幹部結對幫扶明白卡;做好扶貧政策的宣講員, 第一時間將黨和政府的好政策宣傳到位;做好農民群眾的服務員, 為貧困戶跑腿報銷醫藥費和辦理其他繁雜事務。

二、合力攻堅共幫扶

為了做到精准扶貧和脫貧, 扶貧工作隊對每一個貧困戶的基本資訊和致貧原因做了詳細的摸查, 並結合永修縣十大扶貧工程, 分類制定並實施了多種脫貧措施, 建檔立卡貧困戶龍江因腦溢血無法正常工作, 每年的醫藥費已經讓這個家庭的生活陷入困境。 駐村工作隊根據縣健康扶貧工程, 並説明其到當地的醫保局進行政策諮詢, 進行慢性病認定, 爭取報銷更多的醫藥費, 減輕其看病負擔, 同時其父母勞動意願強, 為了能夠增加其家庭經濟收入, 市公路局駐村工作隊調劑出一個保潔員崗位, 安排其父親在永修公路分局進行院落衛生清掃, 解決其就業問題,

他們每年將增收1萬餘元, “造血”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貧困戶梁滿英家院落內環境髒亂差, 生活十分清苦。 市公路局的結對幫扶幹部對其房屋周邊的排水溝進行開挖重建, 並自籌資金買來沙石料進行填充, 使得生活污水順利外排, 不影響水井內飲用水水質。 駐村工作隊隊員還對其房屋進行打掃, 幫助其重建雞舍, 使得人畜分離, 房屋內乾淨整潔。

三、因地制宜拔窮根

輸血不如造血。 駐村工作隊將產業扶貧當成重要工作任務, 幫助村委會制定產業發展計畫, 走產業致富之路。 籌集資金成立水產合作社和蔬菜合作社, 全村42戶貧困戶成為合作社股東, 工作隊還聘請了農技專家到村裡進行教學指導, 進行科學種植和養殖, 規範管理, 此項產業扶貧將為每個貧困戶每年帶來1000多元分紅收益。

四、“電”亮脫貧攻堅路

每天到村委會上班時, 看著位於村小學樓頂一排排整齊列隊的光伏電板, 村黨總支書記陳榮自豪介紹說:“其他貧困村的光伏項目為50千瓦, 我們村在幫扶單位的幫扶下,

今年在原基礎上再建了一個20千瓦的項目, 即光伏發電項目達到70千瓦, 已經於6月份正式並網發電, 國家給予每度0.98元的補貼, 現在只要出太陽, 就能產生效益, 預計每個貧困戶年底能分紅1500元左右”。

五、籌資修路解難題

解決貧困群眾出行是當務之急。 市公路局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自籌資金2萬餘元對村小學與國道G316之間的鄉村連接線公路破損路面用瀝青混合料修復,對路邊雜草進行清除,解決了學生和周邊7個村民小組出行不便的問題。

六、訪貧問苦扶真貧

七、防汛扶貧兩不誤

把麻潭當故鄉,把村民當親人,把自己當成麻潭村的一份子。自今年入汛以來,麻潭村辛福圩水位居高不下,超過警戒水位2米多。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自發走上圩堤,巡查值守,處理險情,共同守護大家生活的家園。

(鄒永紅 王志強)

市公路局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自籌資金2萬餘元對村小學與國道G316之間的鄉村連接線公路破損路面用瀝青混合料修復,對路邊雜草進行清除,解決了學生和周邊7個村民小組出行不便的問題。

六、訪貧問苦扶真貧

七、防汛扶貧兩不誤

把麻潭當故鄉,把村民當親人,把自己當成麻潭村的一份子。自今年入汛以來,麻潭村辛福圩水位居高不下,超過警戒水位2米多。駐村扶貧工作隊隊員自發走上圩堤,巡查值守,處理險情,共同守護大家生活的家園。

(鄒永紅 王志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