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黃旭東後記:從星際到英雄聯盟,關於中韓實力的正視和反思

文/十三圖/一村、十三、網路

前言

2015年世界賽結束, P社內部總結LPL失利的原因——韓援應該加強語言學習, 俱樂部的管理更加細化, 教練團所採用的分析手段應該更加效率化, 整體的大環境應該更加規範, 青訓體系應該更加完善……

指點江山總是容易, 難的是具體推動與執行。 一年過去, 曾看到部分俱樂部為韓援請了中文老師, 還曾看到幫助俱樂部擴寬青訓生選拔的訓練生計畫的實施。

但2016年世界賽結束, LPL兩支隊伍被LCK兩支隊伍雙殺在八強。

2016年的失利, 我們多了幾分“絕望”, 也多了幾分理性。 長毛老師也曾說, 是否有想過我們在電競這件事情上付出的努力和汗水就一定比LCK更多。

面對領先於我們的LCK, 努力了就能在短期超越的邏輯, 並不一定行得通。

從S5的兩支韓國隊伍相遇決賽, 到S6的3支韓國隊相遇四強。 年年把韓國隊伍當成目標, 事實上每一年韓國隊伍都比上一年更加穩定。 想要趕超, 先需正視自己的位置。 正視是指, 理性的看待自己的敵人, 理性看待自己的失敗。 第二點是反思, 反思差距, 確定努力方向。

於是, 我們把思緒拉到離《英雄聯盟》更遠的地方, 從2000年在首爾試辦的WCG到2013年最後一屆在昆山舉行的WCG, 早一批的星際人在“對抗韓國人”這個命題上耗費了他們的大半輩子的精力, 但直到最後一屆WCG結束, 中國選手也沒有一次在《星際爭霸》單人項目獲得過WCG的冠軍。

所以我們採訪了黃旭東, 這個在被韓國人統治了十多年的《星際爭霸》專案工作了十多年、至今依然堅持在一線的34歲的老男孩, 試圖星際一代中去尋找答案。

訪談:星際爭霸、英雄聯盟與中韓差距

2012年韓國開始在英雄聯盟這個項目呈上升趨勢,

2013年韓國拿到世界冠軍, 這是一個很短的時間。 你怎麼看?

我說你們說這些話是因為你們不瞭解韓國整個電競體系, 如果你們真的是瞭解之後, 你們就會瞭解, 別人是正規軍, 兩年之後別人就把你超了。 你們是靠著天賦在玩的人, 武林高手;別人是正規軍, 職業殺手, 特種兵。 武林高手永遠打不過特種兵, 而且人家特種兵還比你多, 也許你會有一兩個天賦極高的武林高手能夠和對方作戰, 但是集團作戰的時候就能看出差距了。

不是說韓國人比你牛逼, 比你多手多腳, 韓國人最重要的就兩點:

1、 他們對遊戲的態度特別認真。 別人對電競的想法, 他是把這個東西看成一個真正的體育, 追尋冠軍, 最高、最強、最快。

2、 韓國人特別執著, 練習的特別苦。 以前我們說中國選手練習的很苦, 一天練八小時十小時, 夠苦了吧, 韓國人每天就十二個小時、十六個小時起, 除了吃飯睡覺就是練, 然後再加上別人的一套科學的管理體系。

認真和科學是韓國人星際強的原因。

星際爭霸時代, 他們分種族的, 每一個種族都有一個特定的教練。 首先他們有一個總教練, 然後下面分種族, 比如蟲族的指導員, 其中可能還分幾個助教, 大家一起來帶這個選手。 助教要做什麼, 助教首先要分析現在全世界最先進的戰術, 通過一些時間的計算來考慮這個戰術是否合理或者怎麼樣, 然後組織大家一起訓練和討論, 他們這種訓練方法和我們完全不同, 我們的訓練方法是什麼。 我們訓練方法最多的就是打天梯, 別人是一幫高手, 還不打天梯, 打天梯對於他們來說就是娛樂, 在一天訓練結束之後如果還有時間, 他們就打盤天梯娛樂一下, 就這樣別人的天梯分數還打的比你高, 還打的比你多, 你這個怎麼玩啊。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中國和韓國在星際方面的差距,星際一沒有天梯,我們沒有這種感覺,到了星際二這種感覺就特別嚴重。

你實際接觸過的星際二的選手給你感覺如何?

黃旭東:很認真,特別認真。這也和他們從小的教育有關,他們從小對於長幼尊卑的教育會比較重視,看到學長要叫學長好,前輩說的話要聽,這個可能比較表面化。韓國選手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特別細緻,單純,當然這也和他們的環境有關係,他們的電競環境不像中國這麼複雜,我覺得十年前的電競環境,大家都沒錢的時候反而單純很多,大家都想贏,贏了之後賺到錢反而是另外一回事。

而現在的職業選手來打職業,先不說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看到的是什麼?誰誰誰年入千萬,誰誰誰多有名氣,我說環境複雜的意思其實是,現在在中國能夠影響一個選手的東西多了。韓國選手到中國來,腿的也很多啊,過來一看,原來是這樣的花花世界。過來之後發現原來電競是這樣的,我有這麼多粉絲,我能掙這麼多錢。當你沒有退路的時候你爆發出的能量是不一樣的。

我始終覺得電競大環境還是有點浮躁。

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呢?

黃旭東:這可能是必然會經歷的一個事情,韓國電競也會經歷,大家一開始都沒有錢,到大家掙到錢,想法開始轉變,等到掙錢變成一種常態時,我們又開始沉澱下來,又開始追尋那些最本質的東西。

隨著電競發展有一天選手掙的錢比主播多,那可能他們又會變得很強,因為你有那麼大的群眾基礎,有那麼大的資本投入,你沒有理由比別人差,亞洲的電競中心必然在中國,毫無懸念的事情,韓國有自己先進的東西,但是必然會被中國超越,因為韓國市場就那麼大一點,你就看足球一樣的,中超稍微發點力,雖然不能說實力就是頂級的,但是我錢多,你韓國市場可以麼?你不行,日本市場可以麼?也不行,對於電子競技來說,以後也是這樣。

一定會有陣痛的,這很正常。

—之前網路是很閉塞,現在網路環境更加發達,如何看待輿論對這兩代電競人的影響。

黃旭東:我們當時網路很閉塞,又沒有天梯,大家都覺得我在我們國家是最厲害的,我在我們城市是最厲害的,你旁邊厲害的高手又怎麼樣呢?我管你是誰,我先把你打死再說。我覺得我們那一代玩星際、玩魔獸、玩CS的人,沒有那麼怕對手。

那個時候頂多有一些論壇,而且裡面也沒有那麼多噴子,那個時候圈子比較小,大家還是以娛樂為主。也有可能正是資訊太閉塞,大家沒什麼壓力,上去就幹,幹贏就幹,幹不贏就算。

我覺得現在這一代選手就是看到誰就很虛的樣子,看到對面Faker,臥槽,打不過,就這種感覺。就像現在星際的職業選手,一聽到是韓國職業的,就很怕,就感覺打不過,我們那個時候沒有這些,來Boxer又怎麼樣嘛,來幹死就幹死,我們那一代反而沒有那麼怕,現在的選手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包括業餘選手也是一樣,聽到對面是職業的就感覺很怕,覺得打不過,我們那個時候業餘的看到職業的反而感到很興奮,能幹死她最好,幹不死算了,反正我沒什麼好輸的。

當然,現在有可能是電競發達了之後,大家水準拉得更開了,職業和業餘拉得更開了,心理層面上可能會更怕也可以理解。但我們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外地來了個有名的全國高手,大家就去弄死他。

你還敢到我們這裡搶錢?

—今年S7在中國舉辦,你覺得這對中國《英雄聯盟》產業有怎樣的影響?

黃旭東:我始終覺得你們太看重成績,喜歡一個遊戲,為什麼和成績有關係,我就很難理解。我始終覺得大家應該傳達一個觀點就是:成績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東西,所有的本質應該是“這個遊戲本身好玩,我們才玩,才看,然後才是成績的問題”,這個遊戲你都不喜歡玩,不喜歡看,成績好壞和你有毛關係啊。

我覺得S7 LPL奪不奪冠對中國的英雄聯盟市場沒什麼太大的影響,S7有沒有人看才是最大的影響。如果今年S7票賣的特別好,全場爆滿,那麼中國隊拿成績,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我反正一直是持這個觀點的,像星際爭霸一樣,拿到冠軍大家很開心,但拿不到冠軍,大家還不是接著做。

我是基於整個電競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大家應該感謝英雄聯盟,感謝騰訊,把用戶一層層在擴大,只要他進了電競的圈子,今天他就算不看英雄聯盟,他也會去看其他項目的。

後記

關於黃旭東的稿件標題我們討論了十個版本。早期的標題有《星際老男孩黃旭東》、《縱橫星海十九年》、《星際、韓國和那些隨風往事》等。最後確定的標題是《那些年我們沒有這麼怕輸》——這是我們從採訪的錄音稿中找出的一句原話,我們希望從那篇文章中體現除了黃旭東本人故事之外,可以啟發現在這一批人的東西。

黃旭東的訪談,有幾個點讓人印象深刻。第一個便是對星際時代中韓差距的描述,一定程度上從星際轉到《英雄聯盟》,韓國的《英雄聯盟》俱樂部傳承下來不少當時在星際所留下的經驗。第二個是早一批電競人身上的那種“光腳不怕穿鞋”的態度—— 面對強過你的對手,作為一個選手那種“不服”的挑戰精神。

2000年有一部由劉德華主演的一部電影——《阿虎》。阿虎是一個自由搏擊拳手,年輕氣盛時為了錢打假拳,用拳說話,管理不好的情緒失手在場外打死挑釁自己的對手,坐牢13年。出獄後女朋友已去世,莫名其妙有了一個女兒,女兒在母親去世後渾渾度日,再見到父親後因他曾是一個拳手而以他為榮。後來阿虎年輕時打假拳的事情敗露,女兒無法原諒自己的父親。

而立之年的阿虎決定再次參加拳賽,以找回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拳手的尊嚴。

2000年的電影《阿虎》

阿虎對手是時當的泰國拳王塔旺,塔旺在體力和反應上更勝阿虎一籌。拳怕少壯,一次又一次倒下的阿虎早已被打得神志不清,但他依然一次又次的努力站起來,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擊向塔旺,捍衛他作為一個父親和拳手的尊嚴。這是劉德華的第100部戲,2000年少有的“主角並沒有拯救世界而是在最後掛掉的”反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阿虎最後死了,十七年前那個鏡頭也曾感動不少人。中國星際和韓國星際的對抗,就像阿虎和塔旺的拳賽一樣,強弱分明。黃旭東口中“他們那一代”星際人,在失敗後一次再一次一次的站起來,是即便是你實力比我強,我也不會因此而怯場。就像想要證明自己的阿虎,在自己生命的盡頭,不惜用最後的力氣把拳頭掄向對手。

黃旭東說“我還是比較懷念十年前的電競的,會比現在更加純粹。”但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則,時光也不會倒流。

時代背景決定了這個時代的外界干擾因素更多,好處是更多的選手不再像上個時代那樣需要為了生計而發愁。但想要在這個時代的拿成績,會需要比上個時代選手更加能夠抵抗誘惑,面對更多的輿論壓力,拿出更多的覺悟。

這就是我們看到的中國和韓國在星際方面的差距,星際一沒有天梯,我們沒有這種感覺,到了星際二這種感覺就特別嚴重。

你實際接觸過的星際二的選手給你感覺如何?

黃旭東:很認真,特別認真。這也和他們從小的教育有關,他們從小對於長幼尊卑的教育會比較重視,看到學長要叫學長好,前輩說的話要聽,這個可能比較表面化。韓國選手最大不一樣的地方就是他們特別細緻,單純,當然這也和他們的環境有關係,他們的電競環境不像中國這麼複雜,我覺得十年前的電競環境,大家都沒錢的時候反而單純很多,大家都想贏,贏了之後賺到錢反而是另外一回事。

而現在的職業選手來打職業,先不說他們想要的是什麼,他們看到的是什麼?誰誰誰年入千萬,誰誰誰多有名氣,我說環境複雜的意思其實是,現在在中國能夠影響一個選手的東西多了。韓國選手到中國來,腿的也很多啊,過來一看,原來是這樣的花花世界。過來之後發現原來電競是這樣的,我有這麼多粉絲,我能掙這麼多錢。當你沒有退路的時候你爆發出的能量是不一樣的。

我始終覺得電競大環境還是有點浮躁。

這個問題如何去解決呢?

黃旭東:這可能是必然會經歷的一個事情,韓國電競也會經歷,大家一開始都沒有錢,到大家掙到錢,想法開始轉變,等到掙錢變成一種常態時,我們又開始沉澱下來,又開始追尋那些最本質的東西。

隨著電競發展有一天選手掙的錢比主播多,那可能他們又會變得很強,因為你有那麼大的群眾基礎,有那麼大的資本投入,你沒有理由比別人差,亞洲的電競中心必然在中國,毫無懸念的事情,韓國有自己先進的東西,但是必然會被中國超越,因為韓國市場就那麼大一點,你就看足球一樣的,中超稍微發點力,雖然不能說實力就是頂級的,但是我錢多,你韓國市場可以麼?你不行,日本市場可以麼?也不行,對於電子競技來說,以後也是這樣。

一定會有陣痛的,這很正常。

—之前網路是很閉塞,現在網路環境更加發達,如何看待輿論對這兩代電競人的影響。

黃旭東:我們當時網路很閉塞,又沒有天梯,大家都覺得我在我們國家是最厲害的,我在我們城市是最厲害的,你旁邊厲害的高手又怎麼樣呢?我管你是誰,我先把你打死再說。我覺得我們那一代玩星際、玩魔獸、玩CS的人,沒有那麼怕對手。

那個時候頂多有一些論壇,而且裡面也沒有那麼多噴子,那個時候圈子比較小,大家還是以娛樂為主。也有可能正是資訊太閉塞,大家沒什麼壓力,上去就幹,幹贏就幹,幹不贏就算。

我覺得現在這一代選手就是看到誰就很虛的樣子,看到對面Faker,臥槽,打不過,就這種感覺。就像現在星際的職業選手,一聽到是韓國職業的,就很怕,就感覺打不過,我們那個時候沒有這些,來Boxer又怎麼樣嘛,來幹死就幹死,我們那一代反而沒有那麼怕,現在的選手我也不知道他們怎麼想的,包括業餘選手也是一樣,聽到對面是職業的就感覺很怕,覺得打不過,我們那個時候業餘的看到職業的反而感到很興奮,能幹死她最好,幹不死算了,反正我沒什麼好輸的。

當然,現在有可能是電競發達了之後,大家水準拉得更開了,職業和業餘拉得更開了,心理層面上可能會更怕也可以理解。但我們那個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外地來了個有名的全國高手,大家就去弄死他。

你還敢到我們這裡搶錢?

—今年S7在中國舉辦,你覺得這對中國《英雄聯盟》產業有怎樣的影響?

黃旭東:我始終覺得你們太看重成績,喜歡一個遊戲,為什麼和成績有關係,我就很難理解。我始終覺得大家應該傳達一個觀點就是:成績不是那麼重要的一個東西,所有的本質應該是“這個遊戲本身好玩,我們才玩,才看,然後才是成績的問題”,這個遊戲你都不喜歡玩,不喜歡看,成績好壞和你有毛關係啊。

我覺得S7 LPL奪不奪冠對中國的英雄聯盟市場沒什麼太大的影響,S7有沒有人看才是最大的影響。如果今年S7票賣的特別好,全場爆滿,那麼中國隊拿成績,只是錦上添花的事情,我反正一直是持這個觀點的,像星際爭霸一樣,拿到冠軍大家很開心,但拿不到冠軍,大家還不是接著做。

我是基於整個電競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大家應該感謝英雄聯盟,感謝騰訊,把用戶一層層在擴大,只要他進了電競的圈子,今天他就算不看英雄聯盟,他也會去看其他項目的。

後記

關於黃旭東的稿件標題我們討論了十個版本。早期的標題有《星際老男孩黃旭東》、《縱橫星海十九年》、《星際、韓國和那些隨風往事》等。最後確定的標題是《那些年我們沒有這麼怕輸》——這是我們從採訪的錄音稿中找出的一句原話,我們希望從那篇文章中體現除了黃旭東本人故事之外,可以啟發現在這一批人的東西。

黃旭東的訪談,有幾個點讓人印象深刻。第一個便是對星際時代中韓差距的描述,一定程度上從星際轉到《英雄聯盟》,韓國的《英雄聯盟》俱樂部傳承下來不少當時在星際所留下的經驗。第二個是早一批電競人身上的那種“光腳不怕穿鞋”的態度—— 面對強過你的對手,作為一個選手那種“不服”的挑戰精神。

2000年有一部由劉德華主演的一部電影——《阿虎》。阿虎是一個自由搏擊拳手,年輕氣盛時為了錢打假拳,用拳說話,管理不好的情緒失手在場外打死挑釁自己的對手,坐牢13年。出獄後女朋友已去世,莫名其妙有了一個女兒,女兒在母親去世後渾渾度日,再見到父親後因他曾是一個拳手而以他為榮。後來阿虎年輕時打假拳的事情敗露,女兒無法原諒自己的父親。

而立之年的阿虎決定再次參加拳賽,以找回作為一個父親和一個拳手的尊嚴。

2000年的電影《阿虎》

阿虎對手是時當的泰國拳王塔旺,塔旺在體力和反應上更勝阿虎一籌。拳怕少壯,一次又一次倒下的阿虎早已被打得神志不清,但他依然一次又次的努力站起來,用盡自己最後的一絲力氣擊向塔旺,捍衛他作為一個父親和拳手的尊嚴。這是劉德華的第100部戲,2000年少有的“主角並沒有拯救世界而是在最後掛掉的”反個人英雄主義電影。

阿虎最後死了,十七年前那個鏡頭也曾感動不少人。中國星際和韓國星際的對抗,就像阿虎和塔旺的拳賽一樣,強弱分明。黃旭東口中“他們那一代”星際人,在失敗後一次再一次一次的站起來,是即便是你實力比我強,我也不會因此而怯場。就像想要證明自己的阿虎,在自己生命的盡頭,不惜用最後的力氣把拳頭掄向對手。

黃旭東說“我還是比較懷念十年前的電競的,會比現在更加純粹。”但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則,時光也不會倒流。

時代背景決定了這個時代的外界干擾因素更多,好處是更多的選手不再像上個時代那樣需要為了生計而發愁。但想要在這個時代的拿成績,會需要比上個時代選手更加能夠抵抗誘惑,面對更多的輿論壓力,拿出更多的覺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