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煙臺打造健康城市建設“軟實力”

本報訊健康理念的形成離不開經常持久的宣傳, 健康意識的確立離不開春風化雨的教育, 健康氛圍的形成離不開豐富多彩活動載體的支撐。 煙臺市以先進文化為引領, 借助“五個結合”, 努力打造健康城市建設的軟實力, 收到較好的成效。

健康元素融入文明城市, 城市更文明

近年來, 煙臺市堅持把文明城市建設作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綜合載體, 堅持“創建為民、創建利民”的工作思路, 把健康元素融入其中, “讓城市更文明、讓環境更優美、讓身體更健壯、讓生活更美好”成為創建的主旋律。

作為全省唯一、全國僅有的兩個全國文明“四連冠”地級城市, “文明”成為煙臺最醒目耀眼的標籤。

關注基層設施建設, 城鄉同健康

在市級公共文化設施達到全國一流的基礎上, 煙臺市更多地關注基層農村, 依託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農村、社區文化大院和人口健康教育學校建設, 按照“建設一個文化小廣場、培養一支文化活動隊伍、配備一批文化娛樂設施設備、培育一批文化品牌項目、建立一套文化運行機制”的目標要求, 支援群眾開展有益身心的文化活動, 使公共文化服務與健康城市健康村鎮建設有機融合, 相互促進, 協調發展。

扶持民間藝術團隊, 文化進萬家

煙臺市將健康城市建設與文化惠民利民工程建設相結合,

著力扶持民間文藝團隊, 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為民間文藝團隊配備器材, 實行獎補, 將民間文藝團隊的培訓納入全市文藝人才培訓的大盤子, 並將各種公共文化活動面向民間文藝團隊開放。 打造公共文化特色品牌。 充分利用膠東特色文化資源, 挖掘全市市優秀文化遺產的豐富內涵, 創作打造一批展現煙臺地域特色的藝術作品和文博展覽;推出面向農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的公益文化暖心工程。

主流媒體開設欄目, 宣傳常態化

注重法治文化建設, 援助在基層

煙臺市將健康城市建設與培植全社會法治文化相結合, 創新建立了“法德共進”普法新模式, 大力開展“一堂一會一陣地”建設,

在全社會形成“重法厚德、法德並舉”的健康文化氛圍。 立足農村法治建設實際, 在廣大農村創新建立了“法律管家”制度, 由鎮級財政出資聘請執業律師, 免費為群眾和村委提供法律諮詢、宣教培訓、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務, 全力當好矛盾“調解員”、村務“監督員”、發展“參議員”、幹群“聯絡員”、法律“宣傳員”, 走出了一條“法律管家村村通、法治和諧人人享”的依法治村新路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