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空軍新一架殲20戰機首曝光:中國四代機機群規模已超20架

近日, 據網友爆料中國的殲-20服役出現了代號為78276號的戰鬥機。 按照中國空軍的標號規則, 這架殲-20或許是中國進入人民空軍服役的第6架戰鬥機,

也是我國在五次空軍常規試驗試飛飛機後的首架正式量產型。 從網傳曝光的近距離照片看來, 中國的殲-20 78276號機的外表面塗裝與中國傳統的“土氣”塗裝不同, 採用了通體暗灰色塗料, 機身沒有過於明顯的鮮豔的符號, 整體十分的低調。 從78276以及早在上半年曝光的78275號機可以得知, 這牌號第六的殲-20應該不是中國最新一架殲-20。 所以根據保守估計, 中國目前的殲-20數量或已達到一個中隊的裝備量(12架)。

在殲-20設計之初, 他的發動機使用的是國產的WS-15峨眉小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 這也是中國首款裝備推重比9.5以上發動機的戰鬥機。 然而隨著殲-20大部分機械結構和整體空氣動力等問題得到解決, 中國的殲-20進入實機測試的時候發現WS-15並沒有研究成形,

甚至連可靠地試驗機都拿不出來。 於是中國早期的殲-20測試時採用的是常見的AL-31FN發動機。 這種推重比只有7.1的發動機在當今四代機遍地10推重比的整體情況下顯得較為落後。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殲-20戰鬥機還安裝了新的排氣管道, 這也就意味著殲-20還是想要盡可能的使用國產發動機。 然而就目前的情況來說, 量產型殲-20有望在2020年全員換裝可靠的WS-10B/C型發動機, 擺脫對俄羅斯AL-31FN發動機的依賴。 但是就目前的渦扇發動機的研發速度來說, 中國的想要製造一款推重比10以上並具有向量推進能力的發動機還需要一段時間。

如果不能從俄羅斯直接進口AL-41發動機的話, 儘快重新立項, 集合科研能力全力仿製和改進進口的蘇-35上的AL-41才是最快形成戰鬥力的方案。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