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古玉包漿如何斷“古玉”真假

玉器的包漿是判定真假古玉器的重要依據。 從萬物是運動發展的觀點講, 玉器也是運動發展的、有生命的。 所有把玩過玉器的愛好者, 都會發現玉器的變化是比較快的。

玉器包漿的形成和其他物質一樣, 是由其內部所含的膠原物質在漫長的時間裡外溢, 並與外部環境的化學物質相結合形成的結晶體。 如在樹皮上劃一刀或人的皮膚劃破後, 都會有膠原物質溢出來與環境中的化學物質結合成結晶體, 修復傷口, 形成包漿狀。

這種現象是事物發展的普遍規律, 這也許是幾乎所有的文物在環境允許的情況下, 都不同程度會有包漿的原因, 如銅器、木器、瓷器、牙器等都是如此。 天然包漿摸著溫潤, 手感好, 光線晶亮柔和而不耀眼, 用水煮幾小時或用噴焰式火機燒5~10秒鐘, 不褪色不走光。 特別是要注重利用50倍放大鏡觀看玉器刀工底部有無天然包漿。 確認玉器有天然包漿的為真古玉器。

而人為仿造的包漿, 是在做好的玉器上直接塗上一層膠狀物質或採取化工表面結晶的辦法來仿造包漿, 人造包漿不夠溫潤, 手感不好, 光線要麼不夠晶亮, 要麼賊光耀眼, 用水煮幾小時或用噴焰式火機燒5~10秒鐘後, 有褪色走光的現象。 帶有人為仿造包漿的玉器為假古玉器。 這裡需要特別提醒的是, 不少收藏愛好者把現代高速布輪拋光, 視為玉器的包漿, 很容易把現代仿品當古玉器收藏。 天然包漿是玉石多點出漿後形成的點式反光集合體, 50倍放大鏡下觀其表面是高突不平的,

反出的光為晶亮, 柔和不耀眼。 而布輪拋光是靠玉器表面平滑反光, 反出的光為鏡亮, 賊光耀眼, 不柔和。 我們要通過多看多比較, 悟出其中的不同之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