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喀山的伏爾加河文化!

喀山的伏爾加河文化

俄羅斯 -喀山 -喀山克里姆林宮是列賓油畫《伏爾加河的縴夫》, 給了我, 也應該是我們這一代人對這條前蘇聯母親河的最初印象:富饒與繁忙, 戰亂與苦難。 但今天我們有幸見識喀山的伏爾加河, 則是滿眼風光, 博大與寧靜, 包容與和諧。

伏爾加河是歐洲最長河流, 也是世界最長的內陸河, 全程3690公里。 伏爾加流域居民幾乎占俄羅斯全部人口的二分之一, 僅這一點, 就說明伏爾加河的份量有多重, 堪稱俄羅斯的歷史搖籃。 喀山市位於伏爾加河中游左岸, 屬於東歐平原東部, 地勢平坦, 是俄羅斯僅有的3座A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另外的是莫斯科和聖彼德堡), 是韃靼自治共和國首府。 喀山還有著重要的鐵路樞紐和大型河港口, 是俄羅斯最大的工業和金融中心之一, 銀行資本總額在俄羅斯銀行排名第三。

俄羅斯的多時區非把人弄暈不可。 我們乘10月1日晚上10:24火車, 從葉卡捷琳堡開出, 車廂服務員便到每個臥鋪登記早餐, 不厭其煩地詢問選擇魚飯還是豬肉飯、雞肉飯, 可是到第二天10點還不見送飯, 我問同行的雲南老陳怎麼回事?老陳笑曰:喀山屬莫斯科時區, 現在才8點, 我恍然大悟。 曉梅告訴大家, 2010年, 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決定, 將俄羅斯的11個時區減少到9個時區(但還是全球之最, 誰讓人家地盤有那麼大呢?), 總統專門發表重要講話:減少時區將幫助我門解決很多交通和交流問題, 增強俄羅斯內部管理能力, 增強俄羅斯在全球的重要地位。

我們此番“老友匯”組織的穿越西伯利亞到達聖彼德堡之旅, 橫跨6個時區, 所以一定要注意及時調整手錶時間。

約13個小時車程到達喀山, 接站的導遊小張, 23歲的小夥子, 安徽安慶人, 喀山大學旅遊專業的四年級學生。 我恭維他, 你了不得, 是陳獨秀的老鄉, 列寧的校友。 他聽了很高興, 兩天的導遊很專業也很敬業。 如果評價俄羅斯之旅的幾位華人導遊, 數小張最棒。

小張告訴我們, 喀山文化顯著特點是包容與和諧, 在這裡, 韃靼人、俄羅斯人、楚瓦什人多民族和平相處;東正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各宗教共存共榮。 我們在伏爾加河畔的克里姆林宮遺址群充分領略了這一特點。 (“克裡姆林”指高高的城牆, “克里姆林宮”即高牆裡的城堡或宮殿。 )2000年, 喀山克里姆林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為世界遺產, 在這白色高牆裡的建築歷史可追溯到16世紀。 我對其中3座建築印象最深, 一座是聖母領報大教堂, 它與著名的莫斯科瓦西裡大教堂為同一位建築師設計, 占拜庭式的5個洋蔥頭, 藍色簇擁著金色,頂上5個十字架一併指向天空,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似乎告訴你這裡可以直通天堂。在教堂百多米處,一座2005年竣工、在500年前遺址上重建、斥資近10億盧布的庫爾~謝裡夫清真寺(寺名為了紀念1552年抵禦伊凡雷帝的城市保衛戰中戰死的一位伊斯蘭教領袖),是俄羅斯最宏偉的清真寺,它的深藍色大圓頂和圓頂之上直指蒼穹的新月標誌,以及四邊高聳雲天的細細白塔,其獨特造型,給人一種清高肅穆的感覺。據說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東正教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相互毗鄰,咫尺之間,共存共榮的現象。

在教堂與清真寺中間,還矗立一座59米高的塔樓,通體絳紫色,七級而上,塔頂尖細,刺向青天,塔名:蘇幽姆別卡尖塔。相傳,當年伊凡雷帝攻佔了喀山,見敗軍之王可汗的侄女蘇幽姆別卡天姿國色,帝皇之心大悅,決定迎娶她為貴妃。蘇幽姆別卡對伊凡雷帝說:“只要你能建一座7層高塔,我就嫁給你。”塔樓落成之日,帝皇喜滋滋陪准貴妃登臨塔頂,只是她深情眺望伏爾加河一眼,便縱身往空中一躍,傾刻間絕世美人香消玉殞,白雲千載空悠悠,只留下這座又被後人稱之為的“傲慢公主塔”。

3座建築風格迥異,卻能相映成輝。我對她們的教派、教義和所宣揚的宗旨不甚瞭解,但仰望之,皆可產生神奇、神秘、神聖之感。

距離市區北部30公里的斯維亞爾斯克島,如一葉扁舟,飄浮在伏爾加河上,被稱為“憐愛之心”。16世紀時,這座僅1平方千米的小島是軍事要塞,現在有居民200多人,一條河堤修築連接,遂成半島。登島眺望伏爾加河,洋洋大觀矣!眼前景就如登岳陽樓望長江,煙波浩渺,壯闊無際,分不清是大湖還是大江,所不同的是,伏爾加的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河水明顯比長江水清澈。陣雨剛歇,陽光明媚,天藍雲白,綠草茵茵,花團錦簇,這山川形勝有如豪放的“大江東去”和婉約的“曉風殘月”攜手而來。這不也是博大、包容、和諧的詮釋嗎?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為小島起名“憐愛之心”。

都說中國的名勝古跡多在寺院,歐洲的名勝古跡多在教堂,此話不差,這座小島至少有6座教堂,不同時期,風格各異,可稱為教堂博物館。有一座碩大圓木搭建的古教堂,外觀灰暗凝重,古樸滄桑,最為經典。小張說,相傳200多年前的一天,這座教堂從天而降,出現在島上,震驚了所有喀山人,紛紛前來禮拜。後來大家才知道,此傑作出於一位神甫之手,他指揮一批能工巧匠,將根根圓木按設計尺寸加工完畢,一個夜晚搭積木似得矗立教堂於島上。

島上有一塊紀念碑,簡樸莊重,面朝伏爾加河,碑上鐫刻著100多名烈士名單,他們都是二戰時期為祖國獻身的勇士。紀念碑旁新設立著幾面畫欄,正是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展示,那些歷經歲月的照片,給我們同盟國國人以熟悉和親切的情感。烈士碑旁有五六位少年男女騎著山地車,互相追逐嘻戲,歡快的笑聲灑落在草地上,陽光裡。

在喀山大學附近的樹林裡,我發現一個別致的小木屋,遠觀以為是人工搭建的鳥巢,近前打量,原來是一根木棍頂著一個小木箱,製作成“你的圖書館”。箱內放著四五本書,裡面貼著一張紙,寫道:1、與朋友分享你喜愛的書;2、可以取走你喜歡的書閱讀,但必須忠實歸還;3、做到不損壞和丟失。有趣的是,最後一行黑體大字:竊賊,不許偷!小張告訴我,這種互相交流的小圖書館,很受學生歡迎。

晚餐安排在市中心一家韃靼風味餐館,烤得穌黃的牛肉餡三角包實在可口,只是份量太足,難以光碟行動,大家都打包送給小張,讓這位海外莘莘學子多增加些正能量。

藍色簇擁著金色,頂上5個十字架一併指向天空,在陽光下閃閃發亮,似乎告訴你這裡可以直通天堂。在教堂百多米處,一座2005年竣工、在500年前遺址上重建、斥資近10億盧布的庫爾~謝裡夫清真寺(寺名為了紀念1552年抵禦伊凡雷帝的城市保衛戰中戰死的一位伊斯蘭教領袖),是俄羅斯最宏偉的清真寺,它的深藍色大圓頂和圓頂之上直指蒼穹的新月標誌,以及四邊高聳雲天的細細白塔,其獨特造型,給人一種清高肅穆的感覺。據說這是世界上唯一的一處東正教建築與伊斯蘭教建築相互毗鄰,咫尺之間,共存共榮的現象。

在教堂與清真寺中間,還矗立一座59米高的塔樓,通體絳紫色,七級而上,塔頂尖細,刺向青天,塔名:蘇幽姆別卡尖塔。相傳,當年伊凡雷帝攻佔了喀山,見敗軍之王可汗的侄女蘇幽姆別卡天姿國色,帝皇之心大悅,決定迎娶她為貴妃。蘇幽姆別卡對伊凡雷帝說:“只要你能建一座7層高塔,我就嫁給你。”塔樓落成之日,帝皇喜滋滋陪准貴妃登臨塔頂,只是她深情眺望伏爾加河一眼,便縱身往空中一躍,傾刻間絕世美人香消玉殞,白雲千載空悠悠,只留下這座又被後人稱之為的“傲慢公主塔”。

3座建築風格迥異,卻能相映成輝。我對她們的教派、教義和所宣揚的宗旨不甚瞭解,但仰望之,皆可產生神奇、神秘、神聖之感。

距離市區北部30公里的斯維亞爾斯克島,如一葉扁舟,飄浮在伏爾加河上,被稱為“憐愛之心”。16世紀時,這座僅1平方千米的小島是軍事要塞,現在有居民200多人,一條河堤修築連接,遂成半島。登島眺望伏爾加河,洋洋大觀矣!眼前景就如登岳陽樓望長江,煙波浩渺,壯闊無際,分不清是大湖還是大江,所不同的是,伏爾加的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河水明顯比長江水清澈。陣雨剛歇,陽光明媚,天藍雲白,綠草茵茵,花團錦簇,這山川形勝有如豪放的“大江東去”和婉約的“曉風殘月”攜手而來。這不也是博大、包容、和諧的詮釋嗎?我忽然明白了為什麼為小島起名“憐愛之心”。

都說中國的名勝古跡多在寺院,歐洲的名勝古跡多在教堂,此話不差,這座小島至少有6座教堂,不同時期,風格各異,可稱為教堂博物館。有一座碩大圓木搭建的古教堂,外觀灰暗凝重,古樸滄桑,最為經典。小張說,相傳200多年前的一天,這座教堂從天而降,出現在島上,震驚了所有喀山人,紛紛前來禮拜。後來大家才知道,此傑作出於一位神甫之手,他指揮一批能工巧匠,將根根圓木按設計尺寸加工完畢,一個夜晚搭積木似得矗立教堂於島上。

島上有一塊紀念碑,簡樸莊重,面朝伏爾加河,碑上鐫刻著100多名烈士名單,他們都是二戰時期為祖國獻身的勇士。紀念碑旁新設立著幾面畫欄,正是紀念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展示,那些歷經歲月的照片,給我們同盟國國人以熟悉和親切的情感。烈士碑旁有五六位少年男女騎著山地車,互相追逐嘻戲,歡快的笑聲灑落在草地上,陽光裡。

在喀山大學附近的樹林裡,我發現一個別致的小木屋,遠觀以為是人工搭建的鳥巢,近前打量,原來是一根木棍頂著一個小木箱,製作成“你的圖書館”。箱內放著四五本書,裡面貼著一張紙,寫道:1、與朋友分享你喜愛的書;2、可以取走你喜歡的書閱讀,但必須忠實歸還;3、做到不損壞和丟失。有趣的是,最後一行黑體大字:竊賊,不許偷!小張告訴我,這種互相交流的小圖書館,很受學生歡迎。

晚餐安排在市中心一家韃靼風味餐館,烤得穌黃的牛肉餡三角包實在可口,只是份量太足,難以光碟行動,大家都打包送給小張,讓這位海外莘莘學子多增加些正能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