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都這樣了,你還不跳槽?來看看跳槽臨界點是什麼?

1

“每天忙得灰頭土臉, 自己看自己就像看到一條狗。 ”

“收入不夠高, 升職沒希望, 同事不順眼, 老闆太奇葩。 ”

總之, 這個工作太糟心, 是忍還是跳?

什麼時候, 你非跳不可?

跳槽時候應該注意什麼, 才能保證下一份工作不重蹈覆轍?

壹心理就你最關心的問題詢問了職場心理領域的3位達人, 精心策劃了這期離職心理指南。

01 有這幾個信號, 你可能需要跳槽了

L先生丨高效管理達人, 知乎 25 萬贊答主

2

(1)身邊的同事都換了一批

不同的行業, 獲得晉升和成長的速度也不同。 有些可能需要兩三年, 有些半年就能獲得突破。

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就是跟身邊的同事進行對比。

如果你所有熟識的同事, 都紛紛離開, 要麼晉升, 要麼轉崗, 要麼跳槽, 而出現在你身邊的, 都是新面孔—— 尤其是年輕的新面孔時, 你就要注意了:

這個職位, 或許並不那麼適合你。

(2)連續1年半沒有加薪

絕大多數公司, 正常的頻率, 是一年至少調薪一次。

這無關于業績, 而是基本的道義, 也是行業裡的慣例。

所以, 如果過了年會, 老闆還裝聾作啞;或者你主動提出, 老闆卻百般推諉。

那麼, 要麼是因為公司效益太差, 要麼是老闆想主動趕你離開。

如果是前者, 是留下來與公司共存亡,

還是另謀出路, 跟隨內心行動就好。

如果是後者, 不用懷疑了, 立刻離開吧, 沒必要跟自己過不去。

(3)連續半年沒有產出

工作絕不僅僅是謀生的手段, 而是自我增值的方式。

如何定義一個人的社會價值?

絕大多數時候, 是以「產出」來衡量的。

你做過什麼事情?

取得過什麼成績?

跟別人相比, 你的亮點是什麼?

當然, 實際工作中, 一定有些時候, 不得不去承擔一些支撐性、運營性的工作。

但是, 這絕不能成為你的常態。

閑得久了, 只會讓自己失去繼續前進的銳氣。

如果連續半年, 你都在做著機械的重複性事務, 沒有新的挑戰, 沒有任何產出, 那你就該警惕了。

半年的時間, 足夠開始一個新專案。

如果你一直無法被賦予重任,

也許說明在老闆心目中, 他並沒有想要重用你。

(4)身體開始吃不消

工作之後, 務必養成一個習慣:每年至少體檢一次。

即使公司沒有報銷, 這筆錢也必須掏, 不要怕麻煩。

如果你的身體開始出現各種不良信號,

或者, 你開始持續性疲勞, 心悸, 頭痛……

甚至, 沒有時間去緩解, 或是進行鍛煉。

那你就該考慮, 是時候讓自己休息一下了。

猝死在辦公室內的新聞, 每年都有。

無論掙多少錢, 都沒有身體重要。

02 在決定跳槽之前, 問自己3個問題, 才會不留遺憾

秦華丨北美職業規劃教練

3

(1)你是在逃離火坑嗎?

人們往往是在感受到痛苦時想要改變,而當痛苦變得不堪忍受時,就想馬上逃得越遠越好。

如同一個鐘擺, 從這一端甩向另一端。

當你的上司似乎處處與你為難時, 你想馬上扔下辭呈, 另覓高就;

當你對公司內部的利益鬥爭、爾虞我詐感到沮喪疲憊時, 你希望去到一個高尚純淨的地方, 比如公益組織;

當你因為預算限制又失去一次晉升機會時, 你想徹底擺脫機構的束縛, 加入到創業大軍去一展身手。

但是且慢,你此時需要退一步審視一下:

自己的反應只是為了跳出短期危機還是在追求長期目標?

當你想急於逃離火坑時,你真的能看清未來想去的方向嗎?

你是不是在簡單地假設:不想要的反方向就是想要的,只要到了另一邊,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非常有可能,你想逃離的東西並不會因為跳槽而消失。

現在請你接著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

(2)你有內傷嗎?

當你發現自己在火坑裡的時候,你往往會把這個火坑當作是獨立於你自身之外的外部環境。但一定是這樣的嗎?

很多人往往不願意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你對造成你的處境負有一部分責任。

在你急切地試圖離開當下的工作之前,你需要判斷:

這是內傷還是外傷?

造成這個不盡如人意的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可控還是不可控的?

比如,你和上司的困難關係都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你在利益鬥爭中總是處於下風都是因為別人太陰暗嗎?你無法獲得升遷的機會只是由於公司的空間太小嗎?

我曾經有過一個客戶,工作十分努力,總是部門裡走得最晚的那一個。她一開始並不在意,因為覺得受到上司重用,多幹點活並無大礙。

但慢慢地,工作量越來越大讓她不勝重負。無奈之下,她跳槽到另一份輕鬆點的工作,卻又漸漸地變成最晚離開的那一個,而且上司把她的付出當作是理所當然,並沒有給予特別的認可。

這令她十分苦惱:為什麼幹得最苦的總是她?

在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覺察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不懂得如何設定界限,不會對他人說不,不願意面對任何衝突,於是成了別人手裡那個最軟的柿子。

如果不治好這個內傷,她就會不斷妥協自己,最後把自己的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直到產生心理或生理危機。

這樣的模式會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重複出現,也必然會影響到她在其他維度的人際關係。

我的導師曾經對我說過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在你選擇離開之前,你是否已經做出努力去改善現狀?一個沒有力量去把控現狀的人也很容易在下一份工作中失去控制。”

不要在慌張和無奈中離開,而是先試圖改變自己所能控制的。

當你修復了自身的內傷之後,如果你因為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原因而仍然想離開,請再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3)到底什麼對你最重要?

每一份工作都由多個維度組成,比如:行業領域、職能範圍、工作環境、同事、工資收入,責任等等。

天底下恐怕沒有一份在各個維度上都能令你滿意的完美工作,你必須做出取捨。

哪些東西你雖然不喜歡但可以忍受?

哪些元素是你的理想工作所必須具備的?

你判斷、選擇的標準就是你的核心價值觀 –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你渴望自由,那你就要學會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

如果你追求高收入,那你需要忍受高負荷的工作和競爭激烈的環境;

如果你追求穩定,那你可能就要安然接受職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以及同樣追求穩定的同事;

如果你喜歡藝術創造,那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會令你度日如年;

如果你嚮往大自然,那終日困於常溫中的辦公室會令你如籠中之鳥般壓抑窒息;

如果你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銷售損害健康的產品會令你對工作毫無熱情、甚至深深地厭惡。

一份工作是一個完整的包裹,你很難只挑你喜歡的部分。

充分瞭解這個包裹的全貌,然後全力追求與你的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的,盡力避免與你的核心價值觀劇烈衝突的,剩下的,能接受就好。

以此為標準去制定你的職業目標、選擇你的下一份工作,你才不會充滿焦慮地逃離現狀,而是從容自信地去靠近理想。

最後總結一下:

什麼時候跳槽需謹慎?

火燒眉毛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自己對處境的責任的時候,不瞭解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目標在哪裡的時候。

什麼時候可以放心大膽地跳?

工作中不喜歡的部分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是和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劇烈衝突的;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危機,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在新工作中追求什麼,並將願意放棄、妥協什麼。

03 你的跳槽指數有多高?3個指標

高浩容丨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諮詢師

4

跳槽,從心理諮詢的角度,是職涯選擇的心理困境。

大體可以從三個向度切入,簡稱 “SAP”。

三個向度位於兩個趨向之間,分別是「健康」與「不健康」,可以用0-10分的方式自評,感覺越好,分數越高,越接近健康的狀態。

通過三向度、兩趨向的相互關係,可以更清晰的瞭解:

為什麼我們有跳槽的念頭?

是否該跳槽?

(1)滿意(Satisfaction)

健康:對工作在薪資、工時、人際關係等方面沒有不滿,工作過程很快樂。

不健康:對工作有諸多不滿,每天展開工作有千百個不願意。

(2)成就(Achievement)

健康:工作使我感覺自己有價值。我感覺自己在能力、物質條件等方面,因為工作越來越好。

不健康:感覺沒有人期待我的表現,我是可有可無的。這個工作得不到成長的快樂,就像在等死。

(3)目的(Purpose)

健康:我給自己設定的短、中、長期目標,有的已經實現,有的逐漸在實現。

不健康: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工作,每天都很迷茫。

當你自評目前的工作,在滿意、成就和目的三者之間,有任何一者趨於接近0分的不健康狀態,或是至少有兩項趨近於3分的不健康狀態,都是轉換工作的重要信號。

因為這顯示你的心理面對當前工作,急須調適,以避免心力過份的消耗,連帶的影響整體的生活品質。

然而,就像有的人換伴侶,是因為前面的伴侶不適合,他在尋找最適合的「唯一」,而不是反過來,為換而換,卻始終不去瞭解自己到底要什麼。

當我們面對工作,心理出現這些信號,先不要著急換工作。

生活的喪失,是最重要的轉職信號

5

除了評估跳槽指數和風險之外,我們還要把視野拉得更廣,從整體生活的面貌去看當中工作的角色。

“每天忙得灰頭土臉,自己看自己就像看到一條狗。”

“工作中得到的責備多於肯定,逐漸的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糟糕,能力很差。”

“曾經有過理想與抱負,但卻無法從工作中實現它們。相反地,感覺自己成了工作的奴隸,反過來被工作捆綁。”

連獲得幸福的權利,都自認為是種奢望。

一份滿意的工作,如果代價是生活其他方面的犧牲,可能換任何工作,都無法真正提升我們的整體幸福。

工作使我們喪失了生活,這種喪失才是最重要的轉職信號。

那不單是轉職的信號,還是求生的信號。

所以為了逃而轉職,無可厚非。快要死了還不逃,那是傻子。

但在逃的過程中,我們得試著累積逃的經驗,從我們逃離的過程中思考我們要去哪裡,才有望終結我們不斷逃下去的命運。

跳槽是一個選擇,而生活整體是選擇的總和。

04 結語

在不健康的心理信號出現之前,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各項活動、MBTI等心理測驗,以及其他方式,瞭解自己工作的意義,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也許我們都需要學會,主動設定職涯轉換與發展的軌道。

而不是被動等待,等待心理的痛苦逼使我們換工作。

因為,除了逃離,我們還需要有目的的追尋。

但是且慢,你此時需要退一步審視一下:

自己的反應只是為了跳出短期危機還是在追求長期目標?

當你想急於逃離火坑時,你真的能看清未來想去的方向嗎?

你是不是在簡單地假設:不想要的反方向就是想要的,只要到了另一邊,所有的問題就都迎刃而解了。

非常有可能,你想逃離的東西並不會因為跳槽而消失。

現在請你接著問自己下面這個問題:

(2)你有內傷嗎?

當你發現自己在火坑裡的時候,你往往會把這個火坑當作是獨立於你自身之外的外部環境。但一定是這樣的嗎?

很多人往往不願意面對這樣一個事實:你對造成你的處境負有一部分責任。

在你急切地試圖離開當下的工作之前,你需要判斷:

這是內傷還是外傷?

造成這個不盡如人意的局面的主要因素是可控還是不可控的?

比如,你和上司的困難關係都是他一個人的問題嗎?你在利益鬥爭中總是處於下風都是因為別人太陰暗嗎?你無法獲得升遷的機會只是由於公司的空間太小嗎?

我曾經有過一個客戶,工作十分努力,總是部門裡走得最晚的那一個。她一開始並不在意,因為覺得受到上司重用,多幹點活並無大礙。

但慢慢地,工作量越來越大讓她不勝重負。無奈之下,她跳槽到另一份輕鬆點的工作,卻又漸漸地變成最晚離開的那一個,而且上司把她的付出當作是理所當然,並沒有給予特別的認可。

這令她十分苦惱:為什麼幹得最苦的總是她?

在進行了深刻的自我覺察之後,她發現,原來自己不懂得如何設定界限,不會對他人說不,不願意面對任何衝突,於是成了別人手裡那個最軟的柿子。

如果不治好這個內傷,她就會不斷妥協自己,最後把自己的空間壓縮得越來越小,直到產生心理或生理危機。

這樣的模式會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中重複出現,也必然會影響到她在其他維度的人際關係。

我的導師曾經對我說過這句話,我一直銘記在心:

“在你選擇離開之前,你是否已經做出努力去改善現狀?一個沒有力量去把控現狀的人也很容易在下一份工作中失去控制。”

不要在慌張和無奈中離開,而是先試圖改變自己所能控制的。

當你修復了自身的內傷之後,如果你因為那些自己無法控制的外部原因而仍然想離開,請再回答下面這個問題:

(3)到底什麼對你最重要?

每一份工作都由多個維度組成,比如:行業領域、職能範圍、工作環境、同事、工資收入,責任等等。

天底下恐怕沒有一份在各個維度上都能令你滿意的完美工作,你必須做出取捨。

哪些東西你雖然不喜歡但可以忍受?

哪些元素是你的理想工作所必須具備的?

你判斷、選擇的標準就是你的核心價值觀 –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東西。

如果你渴望自由,那你就要學會面對風險和不確定性;

如果你追求高收入,那你需要忍受高負荷的工作和競爭激烈的環境;

如果你追求穩定,那你可能就要安然接受職業發展的緩慢甚至停滯以及同樣追求穩定的同事;

如果你喜歡藝術創造,那按部就班、一成不變的工作內容會令你度日如年;

如果你嚮往大自然,那終日困於常溫中的辦公室會令你如籠中之鳥般壓抑窒息;

如果你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那麼銷售損害健康的產品會令你對工作毫無熱情、甚至深深地厭惡。

一份工作是一個完整的包裹,你很難只挑你喜歡的部分。

充分瞭解這個包裹的全貌,然後全力追求與你的核心價值觀高度一致的,盡力避免與你的核心價值觀劇烈衝突的,剩下的,能接受就好。

以此為標準去制定你的職業目標、選擇你的下一份工作,你才不會充滿焦慮地逃離現狀,而是從容自信地去靠近理想。

最後總結一下:

什麼時候跳槽需謹慎?

火燒眉毛的時候,完全沒有看到自己對處境的責任的時候,不瞭解什麼對自己最重要、目標在哪裡的時候。

什麼時候可以放心大膽地跳?

工作中不喜歡的部分是自己無法控制的,是和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劇烈衝突的;有能力解決當前的危機,並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在新工作中追求什麼,並將願意放棄、妥協什麼。

03 你的跳槽指數有多高?3個指標

高浩容丨臺灣哲學諮商學會監事、諮詢師

4

跳槽,從心理諮詢的角度,是職涯選擇的心理困境。

大體可以從三個向度切入,簡稱 “SAP”。

三個向度位於兩個趨向之間,分別是「健康」與「不健康」,可以用0-10分的方式自評,感覺越好,分數越高,越接近健康的狀態。

通過三向度、兩趨向的相互關係,可以更清晰的瞭解:

為什麼我們有跳槽的念頭?

是否該跳槽?

(1)滿意(Satisfaction)

健康:對工作在薪資、工時、人際關係等方面沒有不滿,工作過程很快樂。

不健康:對工作有諸多不滿,每天展開工作有千百個不願意。

(2)成就(Achievement)

健康:工作使我感覺自己有價值。我感覺自己在能力、物質條件等方面,因為工作越來越好。

不健康:感覺沒有人期待我的表現,我是可有可無的。這個工作得不到成長的快樂,就像在等死。

(3)目的(Purpose)

健康:我給自己設定的短、中、長期目標,有的已經實現,有的逐漸在實現。

不健康: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工作,每天都很迷茫。

當你自評目前的工作,在滿意、成就和目的三者之間,有任何一者趨於接近0分的不健康狀態,或是至少有兩項趨近於3分的不健康狀態,都是轉換工作的重要信號。

因為這顯示你的心理面對當前工作,急須調適,以避免心力過份的消耗,連帶的影響整體的生活品質。

然而,就像有的人換伴侶,是因為前面的伴侶不適合,他在尋找最適合的「唯一」,而不是反過來,為換而換,卻始終不去瞭解自己到底要什麼。

當我們面對工作,心理出現這些信號,先不要著急換工作。

生活的喪失,是最重要的轉職信號

5

除了評估跳槽指數和風險之外,我們還要把視野拉得更廣,從整體生活的面貌去看當中工作的角色。

“每天忙得灰頭土臉,自己看自己就像看到一條狗。”

“工作中得到的責備多於肯定,逐漸的連自己都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很糟糕,能力很差。”

“曾經有過理想與抱負,但卻無法從工作中實現它們。相反地,感覺自己成了工作的奴隸,反過來被工作捆綁。”

連獲得幸福的權利,都自認為是種奢望。

一份滿意的工作,如果代價是生活其他方面的犧牲,可能換任何工作,都無法真正提升我們的整體幸福。

工作使我們喪失了生活,這種喪失才是最重要的轉職信號。

那不單是轉職的信號,還是求生的信號。

所以為了逃而轉職,無可厚非。快要死了還不逃,那是傻子。

但在逃的過程中,我們得試著累積逃的經驗,從我們逃離的過程中思考我們要去哪裡,才有望終結我們不斷逃下去的命運。

跳槽是一個選擇,而生活整體是選擇的總和。

04 結語

在不健康的心理信號出現之前,我們可以通過生活中的各項活動、MBTI等心理測驗,以及其他方式,瞭解自己工作的意義,理想的生活是什麼。

也許我們都需要學會,主動設定職涯轉換與發展的軌道。

而不是被動等待,等待心理的痛苦逼使我們換工作。

因為,除了逃離,我們還需要有目的的追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