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青島交通擁堵大幅緩解 緩解度居全國第二位

原標題:青島交通擁堵大幅緩解

通過誘導屏, 市民可以對李村商圈停車場內的泊位情況一目了然。 劉成龍 攝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記者 劉成龍

機動車保有量超過238.6萬輛, 駕駛人達318.8萬人;地鐵施工緊鑼密鼓, 多條線路同時開挖, 市區受影響的道路關鍵節點超過20處;夏季入青外地車輛日均6萬餘輛, 其中45%為大中型旅遊客車……作為旅遊目的地城市, 青島道路交通長期面臨著內外部壓力疊加的影響。 然而, 大考面前, 青島交警秉持“更高、更新、更嚴、更細、更優”理念, 突出綜合治理、精細管理、依法治理, 實現了疏堵保暢工作的逆勢上揚。

由高德地圖聯合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清華大學可持續交通研究中心等機構發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顯示, 青島二季度交通擁堵狀況全國排名第43位, 較去年同期下降21個位次, 擁堵緩解程度居全國第二位。

今年七八月份, 正值旅遊旺季的青島, 市區早晚高峰交通擁堵指數也均處於下降趨勢。

規劃治堵, 突出綜合治理

交通擁堵是現代化城市的通病。 市公安局交通指揮中心副主任韓雲曉介紹, 面對日益複雜嚴峻的道路交通管理形勢, 青島實現交通擁堵的大幅緩解, 一方面得益於全市交通“硬體”方面的大力投入, 高點站位, 謀劃交通大局;另一方面, 也離不開交警部門科技資訊系統的建設和深度應用, 創新理念, 破解管理難題。

作為創新城市治理、服務保障民生的社會系統工程, 青島高度重視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突出綜合治理, 不僅成立了由建設、交通、公安、規劃等部門組成的“交通擁堵治理指揮部”, 而且連續3年將城市交通設施建設納入“市辦實事”,

各級財政累計投入道路交通建設、管理資金20億元。

同時, 加強科學規劃, 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2015年, 市政府下發《關於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實施意見》, 3年來開闢調整公交線路123條、遷改公交網站79處, 施劃公車專用道37條178公里。

此外, 去年全線開通的地鐵3號線對擁堵治理也起到重要作用。 資料顯示, 開通半年, 市區公共交通(含軌道交通)日均客運量達255萬人次, 同比增長9.8%;市內三區道路路網平均速度提高9.71%, 通行時間縮短25%, 高峰持續時間減少11.08%。

科技治堵, 突出精細管理

科技讓治堵事半功倍。 以交警部門打造的“智慧交通管理服務系統”為例, 2013年以來, 我市投入資金在地面、高空建設1200余台高清數位監控攝像機,

大規模佈設了超聲波、線圈等交通流檢測設備, 不僅為城市緩堵提供資料支撐, 而且實現了交通事故、擁堵等警情的自動發現、彈窗報警, 準確率達到90%以上。

智慧交通系統還承擔著路況資訊“預報員”的角色, 市區和高速公路上設置的230處交通誘導屏便是重要“視窗”。 “誘導屏每5分鐘更新路況資訊, 可以引導駕駛人科學地規劃路線, 避免‘堵上加堵’情況的發生。 ”一位市民在接受採訪時說。

記者瞭解到, 目前, 交警部門還自主研發了基於智慧交通系統的城區勤務管理系統, 積極推行警區勤務模式, 實現了指揮中心“點對點”直接指揮, 中心城區出警耗時大幅縮短;組建信號調優團隊, 累計優化交通信號控制路口500多個, 優化次數3000餘次。

“我們對48條主幹道分析發現, 隨著交通信號的優化, 全年平均停車次數減少43%, 行程時間縮短20%。 ”韓雲曉說。

“道路資源精耕細作、路口渠化寸土不讓”, 交警持續推進交通組織優化, 先後在中心城區34處道路節點實施道路基礎設施微觀改造, 在179處擁堵節點實施了可變車道、潮汐車道、掉頭車道、車道拓寬、路口渠化、公交網站優化等措施。 以東部市立醫院門前東海路、增城路路口為例, 今年7月底, 交警經調研分析後作出優化方案:原東海路、增城路路口西向東信號燈移至市立醫院門口, 並借杆增設市立醫院出車方向信號燈;增城路只允許7時至9時左轉……調整後, 該路口擁堵情況得到有效改善, 東海中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

嚴管治堵, 突出依法治理

治堵先治亂,治亂必從嚴。各類交通違法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癥結,持續對擾亂交通秩序、影響通行效率的亂停車、亂變道、闖信號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嚴查嚴處,是青島治堵的又一舉措。

今年以來,交警部門持續開展交通違法整治,通過嚴格執法倒逼守法自覺——上半年,查處交通違法較去年同比增加16.5%,其中,查處違法停車和闖紅燈同比分別增加33.7%和21.4%,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76%和2.5%;今年8月開展了以“治亂、治堵、治禍”為主要內容的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對“轉彎變道不打轉向燈”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其間,查處不按規定車道行駛75179起、闖紅燈22386起、涉酒違法1458起。

安全出行、順暢出行,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據瞭解,除鐵腕治堵,交警部門近年來還不斷暢通與市民群眾的互動管道,將管理和服務有效結合。如,會同保險部門推行輕微事故快處快賠,建成6處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賠服務點,有效促進了道路交通秩序的持續好轉和通行效率的持續提升;積極探索“微直播”警務模式,向社會全程直播查處酒駕、交通事故處理、機動車掛牌等公安交管工作,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此外,交警部門還深入開展文明交通安全宣傳,建立起“聲、屏、報、網”於一體的宣傳體系,組建14支“文明交通宣講團”隊伍,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和行業宣教,引導市民自覺摒棄交通陋習,提高全民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意識。

(責編:劉佳、連品潔)

突出依法治理

治堵先治亂,治亂必從嚴。各類交通違法是造成城市交通擁堵的重要癥結,持續對擾亂交通秩序、影響通行效率的亂停車、亂變道、闖信號燈等交通違法行為嚴查嚴處,是青島治堵的又一舉措。

今年以來,交警部門持續開展交通違法整治,通過嚴格執法倒逼守法自覺——上半年,查處交通違法較去年同比增加16.5%,其中,查處違法停車和闖紅燈同比分別增加33.7%和21.4%,全市道路交通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2.76%和2.5%;今年8月開展了以“治亂、治堵、治禍”為主要內容的交通秩序大整治行動,對“轉彎變道不打轉向燈”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整治,其間,查處不按規定車道行駛75179起、闖紅燈22386起、涉酒違法1458起。

安全出行、順暢出行,是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的重要來源。據瞭解,除鐵腕治堵,交警部門近年來還不斷暢通與市民群眾的互動管道,將管理和服務有效結合。如,會同保險部門推行輕微事故快處快賠,建成6處道路交通事故快速理賠服務點,有效促進了道路交通秩序的持續好轉和通行效率的持續提升;積極探索“微直播”警務模式,向社會全程直播查處酒駕、交通事故處理、機動車掛牌等公安交管工作,取得良好社會效果……

此外,交警部門還深入開展文明交通安全宣傳,建立起“聲、屏、報、網”於一體的宣傳體系,組建14支“文明交通宣講團”隊伍,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勸導和行業宣教,引導市民自覺摒棄交通陋習,提高全民文明交通、安全交通意識。

(責編:劉佳、連品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