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濰坊奎文劉炳文一家獲得“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9月7日,記者來到家住奎文區北海路街道DBC名苑社區、今年74歲的劉炳文家裡。 在他的臥室裡,還掛著剛剛獲得的“文明家庭”榮譽稱號。 劉炳文家曾經是五代同堂,上有98歲的老母親,下有3歲的小重孫。 今年年初,劉炳文的老母親去世,一直是他在老母親身邊照料著。 儘管家裡人口多,但一家人都非常和睦歡樂,一直都是左鄰右舍羡慕的好家庭。

母親年初去世 想起仍傷心落淚

9月7日,記者來到劉炳文家裡。 以前他家住在農商行宿舍,屋子比較陳舊,前年的時候搬進了新家。 新家在十三樓,非常寬敞明亮,視野開闊,他心裡說不出的高興。

在劉炳文家的門口玄關位置,懸掛著一塊寫有“五世同堂”的牌匾。 劉炳文說,這是兩年前重孫出生的時候,有人專門為他們一家題寫的。 當時他的老母親還在世,他們這一大家是名副其實的五世同堂。 今年年初,已經98歲高齡的老母親去世了,但他一直沒捨得把這塊匾拆下來,感覺看到它就可以想到自己的老母親。

劉炳文告訴記者,母親去世之前,在床上臥床躺了接近三個月,他不捨得耽誤孩子們的正常工作,就自己和老伴一起照料著老母親,給老母親擦拭身體,端屎端尿,“雖然我已經74歲了,可只要老母親在,我就還是個孩子,只要老母親能好起來,再苦再累我都心甘情願。 ”劉炳文抹著眼淚說。

雖然沒能挽留住老母親,但劉炳文逐漸想開了,尤其是在老人生命的最後階段,看到了玄孫,過上了好日子,每天都過得很開心,即便去世的時候也沒有遭遇病痛,他挺知足。

退休後心態好 閒暇時寄情詩歌

每天除了出門散散步,找社區裡的其他老人聊聊天,劉炳文最大的愛好就是待在家裡讀書看報,寫詩寫文章。 劉炳文說,他於1962年參加工作,2003年退休,從事了一輩子和文學不搭邊的金融行業。 不過,他打小就對文學和寫作非常喜歡,上學的時候寫的作文都是範文。 退休以後,時間更充裕了,他就把自己寫作的愛好又重新拾了起來。

和記者聊著天,劉炳文從書桌上拿起了一個筆記本,上面滿滿的都是他寫的詩,內容非常豐富。

裡面有一首專門記錄他日常生活的小詩,從內容裡就可以看出,儘管每天的日子都過得辛苦忙碌,但每個字都體現出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劉炳文說,這首詩其實有個小背景,社區裡有不少像他這麼大年紀的老人,每天都忙碌著看孫子,覺得非常辛苦,偶爾就會說幾句怨言,覺得退休了都撈不著歇歇,而他的這首詩,就是有感而發。 “當時我既要照顧著母親,還要每天買菜做飯,操持著家務,有時間還得去看看重孫,每天都很累,但我覺得生活很充實,忙碌著才是生活的意義。 ”劉炳文說,他覺得人應該學會知足常樂,保持良好的心態,心態好了,看一切也就順眼了。

感激老伴付出 願家人平安健康

提到自己家今年當選為全市首屆文明家庭,劉炳文有種發自內心的開心與自豪。

最近這幾年,他們這個家庭獲得了不少榮譽,劉炳文把功勞都歸結到了自己的老伴身上。 他告訴記者,他年輕的時候一心撲在工作上,都是老伴操持著家裡的一切,撫養大了三個孩子,還孝敬著公婆。

“其實我老伴的身體最近幾年並不是很好,但她還是義無反顧地幫我照料著老母親,支持我的文學愛好,為這個家操持著,她才是我們這個文明家庭的大功臣。 ”劉炳文笑著說。

劉炳文告訴記者,別看他們這個家人數非常多,但相互之間相處得非常和睦,一直都是左鄰右舍羡慕的對象。 他們這個大家庭有一個微信群,平時大家沒事的時候,都會在微信群裡聊聊天,彙報一下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情況,互幫互助互相支援。

作為一名老人,劉炳文特別體諒年輕人現在的生活壓力,時刻不忘給他們減壓,“對於我來說,不求子女一天來看我多少次,只希望兒孫們能夠健健康康,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好好工作,不求升官發財,平安健康才是最重要。 ”劉炳文笑著說。

記者 趙春暉實習生 丁潔 周正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