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王者榮耀“南嗨北仙”跳槽台前幕後:頭部主播就是競爭力?

《王者榮耀》兩位知名主播不顧高額違約金跳槽鬥魚TV, 是主動選擇還是平臺挖角?在一片紅海的直播市場, 頭部主播能為鬥魚TV帶來多大的競爭力?

直播市場暗流湧動, 因著頭部主播的違約跳槽, 水變得更為渾濁了。

▲法院對嗨氏的民事裁定書。

為何他們寧願賠償一筆數目不小的違約金也要跳槽?期間鬥魚扮演了怎樣的角色?損失了“臺柱子”的原直播平臺又會如何?

主播跳槽風波

一切要從手游《王者榮耀》說起。

自2015年11月上線以來, 《王者榮耀》便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席捲中國。 騰訊星辰遊戲產品部總監羅雲在一次公開演講中透露, 《王者榮耀》已佔據中國MOBA手遊市場95%以上的份額, 累計註冊用戶超過2億。 而據路透社報導, 目前《王者榮耀》日活躍用戶數已達8000萬。

不過《王者榮耀》的火爆不止體現在遊戲的高DAU以及騰訊的季度收益上, 各大直播平臺的首頁上也可窺一斑。

進入2017年, 《王者榮耀》逐漸佔據各大直播平臺半壁江山。 據遊戲媒體“遊久網”發佈的資料顯示, 今年6月, 《王者榮耀》以15%的占比排行遊戲領域開播數冠軍, 而PC遊戲《英雄聯盟》僅占8%。 另一方面, 不少《王者榮耀》主播人氣、身價暴漲, 媲美于《英雄聯盟》頭部主播。

其中, 《王者榮耀》區兩位知名主播素有“南嗨北仙”之稱。 南嗨即嗨氏, 前電競職業選手, 對英雄“貂蟬”的操作受到王者榮耀策劃組關注, 並直接導致該英雄連續兩次被削弱;“北仙”張大仙, 熟練操作高難度英雄“露娜”行走於遊戲間, 技術水準堪比職業玩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

這兩名主播在8月份分別從企鵝電競、虎牙直播轉戰鬥魚TV。

彼時張大仙在企鵝電競擁有近400萬粉絲, 堪稱“王者榮耀一哥”, 為何突然違約跳槽?張大仙解釋為, 父母欠債過多無力償還, 而鬥魚答應了一些條件, 故而選擇毀約前往。 在直播中, 他坦言“自己沒有契約精神”, 但會一一面對企鵝電競的控告與索賠。

▲知名遊戲主播嗨氏。

嗨氏跳槽在《王者榮耀》直播圈鬧得沸沸揚揚, 孰是孰非, 難以分辨。 “原平臺與主播之間必然存在著矛盾。 ”一位直播行業從業人士告訴無冕財經(ID:wumianciajing):“但更像是被鬥魚挖過去的, (挖人)對於鬥魚來說再正常不過了, 主播跳槽能給它帶來流量。 ”

目前, 張大仙為《王者榮耀》區主播月榜第一名, 在鬥魚上擁有粉絲345.6萬, 其中大部分為原企鵝電競上建立的粉絲;而嗨氏進駐鬥魚近兩周便集聚了148.4萬粉絲。

▲《王者榮耀》區直播月榜。

如此一來,鬥魚此番動作便有了解釋。為跳槽過來的主播代付高額違約金、另付平臺簽約費用,表面上是爭奪主播,實則是通過主播爭奪流量與用戶。

對平臺影響幾何?

在這場主播爭奪戰中,看起來是鬥魚贏了。

儘管以往鬥魚也有不少主播被挖走,如今撬動競爭對手的核心主播,將張大仙、嗨氏收歸帳下,亦為其主播陣營添上了猛將。

截至目前,鬥魚在傳統及當下火熱遊戲中已有多名知名主播坐鎮,包括LOL的55開、大司馬、西卡/笑笑、阿冷;王者榮耀的原觸手主播厭世小孤影、往事zr、拖米;DOTA2的yyf、xiao8、820;客廳遊戲的陳一發、女流和寅子等。

《2016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遊戲用戶約為5.66億,市場規模已達到1655.7億元。另外,艾瑞諮詢的《2016中國電競內容生態報告》指出,中國電子競技玩家呈井噴式增長,從2014年的7300萬用戶,預計到2017年末將達到2.2億用戶,翻了3番。

▲遊戲直播及電子競技使用者逐年上揚。

市場巨量擴增的同時,鬥魚直播開始高速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鬥魚的ALEXA排名進入全球前300,日活躍用戶近2000萬,高峰訪問人數接近淘寶;2016年,鬥魚直播平臺同時線上人次最高450W,當年用戶總觀看時長實際達110萬年。

與此同時,鬥魚屢獲資本市場青睞。2016年,鬥魚獲得騰訊連續兩輪領投,估值超百億,成為直播領域的“獨角獸”。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杜永波表示,從過去幾年的市場發展情況看,鬥魚TV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中國直播行業的領軍企業。

某種程度上,這些主播聚攏起鬥魚的高人氣,成為優質內容和流量的重要入口,通過強頭部效應構築成了鬥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誰有優質內容源,誰就是贏家”,當下眾多遊戲直播入場者將此視為競爭規則。因而在不少人看來,佔據著優質主播資源優勢的鬥魚,更容易在行業持有競爭優勢。

而對於企鵝電競以及虎牙電競來說,雖獲得一筆數目不小的違約金,其損失卻不可估量。當家人氣主播流失,帶走了用戶之餘還弱化了優質內容源,在沒有適時補強的情況下,競爭優勢將被進一步弱化。在外界看來,這也是它們與鬥魚拉開競爭差距的重要原因。

上述從業人士卻表示,“少數主播出走並不足以傷筋動骨,能捧一個張大仙,便能捧出另一個王大仙、李大仙。”事實上,上述兩個平臺對於張大仙、嗨氏的出走,在發表了聲明之後尚無其他動靜,“看不出著急”。

複盤張大仙的成名之路,與企鵝電競台前幕後對其進行的大力扶持不無關係。

▲張大仙在鬥魚TV的海報。

一方面,企鵝電競為張大仙推出諸如《FA王者必修課》、《大仙來了》等一系列品牌化欄目;另一方面,邀請張大仙與粉絲進行水友賽,拉近其與粉絲的距離。另外在2016年QQJOY異次元盛典中,企鵝電競背後的騰訊還為張大仙專門設立了現場簽名環節,使其曝光率和知名度大增。

背靠企鵝電競(或者說騰訊)巨大的現金投資和用戶資源,僅6個月時間,張大仙便從無人關注的0粉主播到坐擁400萬粉絲的《王者榮耀》直播行業一哥,更被評為2016年遊戲風雲榜“年度新晉電競主播”。

換言之,企鵝電競在推動人氣主播邁向頭部主播的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只要有遊戲、直播的天賦,再加上平臺的包裝能力,張大仙並非獨一無二。

▲國內主要的遊戲直播平臺融資情況。

“直播市場早已是紅海,重金挖角、靠頭部主播帶來的大幅度流量增長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競爭方式了。”上述從業人士強調,“巨頭初現,哪家平臺整合能力強哪家才是最後的贏家”。

對於各個直播平臺來說,頭部主播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性的是其自身資源,因為這直接決定著平臺能夠容納、推起多少主播,整個平臺的級別做到多大。

▲《王者榮耀》區直播月榜。

如此一來,鬥魚此番動作便有了解釋。為跳槽過來的主播代付高額違約金、另付平臺簽約費用,表面上是爭奪主播,實則是通過主播爭奪流量與用戶。

對平臺影響幾何?

在這場主播爭奪戰中,看起來是鬥魚贏了。

儘管以往鬥魚也有不少主播被挖走,如今撬動競爭對手的核心主播,將張大仙、嗨氏收歸帳下,亦為其主播陣營添上了猛將。

截至目前,鬥魚在傳統及當下火熱遊戲中已有多名知名主播坐鎮,包括LOL的55開、大司馬、西卡/笑笑、阿冷;王者榮耀的原觸手主播厭世小孤影、往事zr、拖米;DOTA2的yyf、xiao8、820;客廳遊戲的陳一發、女流和寅子等。

《2016中國遊戲產業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遊戲用戶約為5.66億,市場規模已達到1655.7億元。另外,艾瑞諮詢的《2016中國電競內容生態報告》指出,中國電子競技玩家呈井噴式增長,從2014年的7300萬用戶,預計到2017年末將達到2.2億用戶,翻了3番。

▲遊戲直播及電子競技使用者逐年上揚。

市場巨量擴增的同時,鬥魚直播開始高速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鬥魚的ALEXA排名進入全球前300,日活躍用戶近2000萬,高峰訪問人數接近淘寶;2016年,鬥魚直播平臺同時線上人次最高450W,當年用戶總觀看時長實際達110萬年。

與此同時,鬥魚屢獲資本市場青睞。2016年,鬥魚獲得騰訊連續兩輪領投,估值超百億,成為直播領域的“獨角獸”。華興資本董事總經理杜永波表示,從過去幾年的市場發展情況看,鬥魚TV毫無疑問已經成為中國直播行業的領軍企業。

某種程度上,這些主播聚攏起鬥魚的高人氣,成為優質內容和流量的重要入口,通過強頭部效應構築成了鬥魚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誰有優質內容源,誰就是贏家”,當下眾多遊戲直播入場者將此視為競爭規則。因而在不少人看來,佔據著優質主播資源優勢的鬥魚,更容易在行業持有競爭優勢。

而對於企鵝電競以及虎牙電競來說,雖獲得一筆數目不小的違約金,其損失卻不可估量。當家人氣主播流失,帶走了用戶之餘還弱化了優質內容源,在沒有適時補強的情況下,競爭優勢將被進一步弱化。在外界看來,這也是它們與鬥魚拉開競爭差距的重要原因。

上述從業人士卻表示,“少數主播出走並不足以傷筋動骨,能捧一個張大仙,便能捧出另一個王大仙、李大仙。”事實上,上述兩個平臺對於張大仙、嗨氏的出走,在發表了聲明之後尚無其他動靜,“看不出著急”。

複盤張大仙的成名之路,與企鵝電競台前幕後對其進行的大力扶持不無關係。

▲張大仙在鬥魚TV的海報。

一方面,企鵝電競為張大仙推出諸如《FA王者必修課》、《大仙來了》等一系列品牌化欄目;另一方面,邀請張大仙與粉絲進行水友賽,拉近其與粉絲的距離。另外在2016年QQJOY異次元盛典中,企鵝電競背後的騰訊還為張大仙專門設立了現場簽名環節,使其曝光率和知名度大增。

背靠企鵝電競(或者說騰訊)巨大的現金投資和用戶資源,僅6個月時間,張大仙便從無人關注的0粉主播到坐擁400萬粉絲的《王者榮耀》直播行業一哥,更被評為2016年遊戲風雲榜“年度新晉電競主播”。

換言之,企鵝電競在推動人氣主播邁向頭部主播的過程當中已經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只要有遊戲、直播的天賦,再加上平臺的包裝能力,張大仙並非獨一無二。

▲國內主要的遊戲直播平臺融資情況。

“直播市場早已是紅海,重金挖角、靠頭部主播帶來的大幅度流量增長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競爭方式了。”上述從業人士強調,“巨頭初現,哪家平臺整合能力強哪家才是最後的贏家”。

對於各個直播平臺來說,頭部主播並不是最重要的,決定性的是其自身資源,因為這直接決定著平臺能夠容納、推起多少主播,整個平臺的級別做到多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