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直擊甘肅農博會:特色“珍寶”的聚會

本網記者 吳曉燕 魯明

“甘肅有什麼?”在以前那些資訊不發達的年代, 一度, 這個問題讓許多外鄉人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困惑:戈壁、沙漠, 騎駱駝?對於許多跟外地人打過交道的甘肅人而言, 這是一個真實的笑話, 以致於“騎著駱駝去上班”成了今天甘肅人自我調侃的一個著名段子。

事實上, 甘肅雖然是個乾旱的省份, 卻不只有“大漠孤煙”。 地域狹長的甘肅, 東西蜿蜒1600多公里, 是古絲綢之路的黃金段, 處於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 氣候差別大, 生態環境、地貌複雜多樣,

幾乎彙集了除海洋以外的所有自然景觀:雪山、草原、森林、冰川、濕地、峽谷、河流、湖泊、盆地、戈壁、荒漠、平川……千百年來, 多樣的生態環境, 充足的日照, 肥沃的土壤, 為甘肅孕育出了品質優良、種類豐富的特色農產品, 甘肅也培育形成了蔬菜、馬鈴薯、草食畜牧業、中藥材、優質林果、制種等六大特色優勢產業, 其中, 牛羊肉、馬鈴薯、蘋果、中藥材、玉米制種、苜蓿草、釀酒葡萄、食用百合等多個產業發展規模位居全國前列。

“酒香也怕巷子深。 ”為了更多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出甘肅、走向世界, 近年來, 甘肅大力實施品牌化戰略, 扎實開展標準化生產, 培育品牌主體, 強化品牌行銷。 在這一大背景下, 甘肅有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投身農業品牌化發展之路。

致力於打造“透明溯源農業品牌”的中國好食材股份有限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該公司堅持以“良種、良地、良方、良心”的原則尋找發現, 推廣運營“安全、營養、健康”的好食材, 全面整合資源, 力求建立食材上下游產業鏈服務體系, 聯合各地優質生態農場和農作藝術家, 以自有品牌互聯網零售和會員制宅配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並幫助小規模的家庭農場和農作藝術家們提升品牌、土地和人力資本, 提高組織化市場參與能力, 獲得更多自主發展機會。

“甘肅有什麼?”通過9月8日在蘭州啟幕的2017甘肅農業博覽會, 甘肅又打開了一道展示和推介隴原特色優勢農產品的新視窗, 通過這場特色“珍寶”的大聚會,

甘肅將進一步培育品牌、開拓市場、增進交流、促進農產品流通, 並通過展示與展銷相結合、產銷銜接與資訊互通相結合、農業技術交流與專案對接相結合的方式, 力爭打造一場立足甘肅、輻射西北、面向全國, 圍繞“一帶一路”開展農業交流合作, 推動互通共贏的農業盛會。

河西走廊:無公害優質農產品的“搖籃”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代詩人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道出了對友人即將西去獨行窮荒的不舍之情, 也給後世人對西域的荒蕪留下深刻影響。 其中的陽關古鎮就地處河西走廊最西端敦煌市, 當時陽關以西還比較荒涼, 風物與內地大不相同。 但殊不知, 今天的陽關鎮是全國少有的葡萄生產專業鄉鎮、甘肅最大的鮮食葡萄生產基地,

尤以汁少無核、酸甜可口的“無核白葡萄”和粒大、味甜的“紅地球葡萄”最受歡迎。

被沙漠戈壁包圍的陽關緣何能成為葡萄之鄉?眾所周知, 河西走廊擁有大面積的沙漠戈壁, 氣候乾旱, 許多地方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 但這裡雲量少, 日照時間長, 多數地區年日照時數為3000小時, 其中陽關高達約3260小時。 地處中緯度地帶, 擁有豐富的光照資源, 海拔較高, 作物生長季節氣溫偏高, 晝夜溫差大, 非常有利於農作物的生長和幹物質特別是瓜果糖份的積累。 也正因如此, 除陽關外, 張掖、武威等河西走廊的許多地方盛產品質絕佳的鮮食葡萄和釀酒葡萄, 正如唐代詩人王翰在武威涼州留下的千古佳句所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

事實上, 從敦煌出發一路沿著河西走廊向東, 都盛產口味甘甜的瓜果。 譬如, 聞名於世的敦煌, 盛產果肉緻密金黃、汁甜似蜜的李廣杏, 一直是世界各地遊客到此後必嘗的“瓜果之王”。 再如, 酒泉的“瓜州蜜瓜”, 嘉峪關的野麻灣西瓜, 張掖的紅梨、臨澤紅棗、沙河梨、民樂蘋果梨, 武威的民勤蜜瓜、枸杞、涼州皇冠梨、白雪紅桃、豬頭梨……

不光是優質瓜果。 河西走廊灌溉農業發達且歷史悠久, 是西北地方最主要的商品糧基地和經濟作物集中產區, 主要種植油料、啤酒大麥、瓜果蔬菜、春小麥、大麥、糜子、穀子、玉米、馬鈴薯、少量水稻以及高粱、青稞、黑麥、蠶豆、豌豆等雜糧。 這裡儘管降水很少, 但污染少, 病蟲害非常少, 加上祁連山清純的冰雪融水澆灌,發展農業的其它氣候條件非常優越,其中張掖還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玉米制種產量占到全國玉米供種量的40%以上,“張掖玉米種子”是全國唯一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種子產品。這裡的生態條件也非常適宜生產無公害的特色農產品,出產十分豐富,如嘉峪關和酒泉的洋蔥、永昌的胡蘿蔔和啤酒大麥、金川紅辣椒、天梯山人參果、張掖油菜籽、山丹髮菜、民樂紫皮大蒜、鎖陽、沙漠洋芋……

隴中、隴東:旱地裡長出名優特產

“隴中苦瘠甲於天下。”對於昔日甘肅中部地區而言,清代左宗棠奏摺裡這句話可謂是精闢概括。坐落在黃土高原上的隴中、隴東地區,歷史上孕育了華夏民族的先祖,建立過炎黃子孫的家園,這裡也有著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之一——定西。但時過境遷,定西已今非昔比:她是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薯都”和“中國馬鈴薯之鄉”,“定西馬鈴薯”以個大質優、色白體圓、薯皮光滑、薯形整齊、口感醇香、耐運易藏和適合加工而聞名全國。

其實,定西馬鈴薯只是甘肅隴中、隴東旱作農業區產業及特色農產品的代表之一。隴中、隴東旱作農業區,還是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中藥材、小雜糧、羊羔肉及肉牛生產基地。定西市所轄的隴西、岷縣都是甘肅重要的中藥材產地,分別被稱為“中國黃芪之鄉”、“中國當歸之鄉”。其中,隴西是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銷地,素有“千年藥鄉”和“西北藥都”之美稱,是國家質監總局認證的黃芪、黨參原產地和西北最大、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倉儲、運輸和資訊服務中心,文峰、首陽兩大中藥材市場是左右全國黨參、黃芪等大宗中藥材價格的“晴雨錶”。

旱地上長出知名特產。在與定西同樣地處隴中乾旱地區的臨夏回族自治州,高效農業、旱作農業和特色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地處農牧交錯地帶的臨夏州,以旱作農業為基礎、以草食畜牧業為重點,已打造形成了一批具備品牌效應的知名特色農產品品牌,如東鄉手抓、康美農莊、八坊清河源、和政88啤特果、大河家蛋皮核桃、劉家峽紅棗、唐汪大接杏等。

在毗鄰定西的蘭州,作為當地優質特產的“蘭州百合”,與江蘇宜興的藥百合、湖南隆回和江西永豐的龍牙百合一起,被稱為國內的三大百合,暢銷全國各地。同時,蘭州利用西北高原夏季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在高海拔地區生產的蘭州高原夏菜,也已聲名遠播,並通過東南沿海53個大中型蔬菜批發市場成功走上南方各大城市的餐桌。如今,甘肅已形成河西走廊灌區、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兩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優勢產區,成為我國“西菜東調”、“北菜南運”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被農業部列入規劃的西北內陸出口蔬菜重點生產區域、西北溫帶乾旱及青藏高寒區設施蔬菜重點區域。借此優勢,甘肅還將努力打造西北乃至中亞、西亞、南亞地區富有競爭力的“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隴東南:高山、草原孕育豐富“珍寶”

與中部地區的乾旱、植被稀少不同,包括隴東南部在內甘肅許多地方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廣闊無垠的草原。甘肅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擁有2.69億畝天然草場,是我國種植苜蓿歷史最悠久的區域之一,是歷史上國家戰馬的重要飼養基地。得益於此,近年來,甘肅草食畜牧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甘南及河西走廊牧區已成為甘肅乃至全國重要的牛羊肉生產基地和細毛羊基地。

甘肅多山,尤以隴東南為甚,而這裡也是甘肅特色農業發展的重心之一。

地處秦巴山區的隴南是甘肅唯一地處長江流域和全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隴上江南”,這裡雖然山大溝深,但氣候多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特色農產品資源富集。隴南的核桃、武都花椒、油橄欖、中藥材、茶葉、黑木耳、狼牙蜜等特色產品,以優質、天然、無污染備受人們的青睞。

隴東南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其重巒疊嶂的山脈間,還有著悠久的果樹栽培歷史,這裡空氣乾燥、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危害輕、土層深厚、土壤疏鬆,適宜蘋果、蜜桃等果樹的栽培生長。據天水市秦安縣縣誌記載,秦安蜜桃早在漢代時就已廣泛栽培。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鄉的蜜桃,專門派遣使者快馬兼程到秦安採摘,從此秦安蜜桃被作為朝廷貢品,名揚四海。如今,秦安已被譽為“中國桃之鄉”,“秦安蜜桃”品牌也在2015年躋身“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

事實上,甘肅是全國的蘋果優勢產區和生產大省,有18個縣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如今,平涼、慶陽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天水和隴南禮縣的元帥系蘋果在國內一枝獨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元帥系蘋果生產基地。其中,天水的花牛蘋果口感甜潤、色澤鮮紅,被許多中外專家和消費者認為是可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相媲美的世界三大著名蘋果品牌名果,在全國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加上祁連山清純的冰雪融水澆灌,發展農業的其它氣候條件非常優越,其中張掖還是國家級玉米制種基地,玉米制種產量占到全國玉米供種量的40%以上,“張掖玉米種子”是全國唯一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的種子產品。這裡的生態條件也非常適宜生產無公害的特色農產品,出產十分豐富,如嘉峪關和酒泉的洋蔥、永昌的胡蘿蔔和啤酒大麥、金川紅辣椒、天梯山人參果、張掖油菜籽、山丹髮菜、民樂紫皮大蒜、鎖陽、沙漠洋芋……

隴中、隴東:旱地裡長出名優特產

“隴中苦瘠甲於天下。”對於昔日甘肅中部地區而言,清代左宗棠奏摺裡這句話可謂是精闢概括。坐落在黃土高原上的隴中、隴東地區,歷史上孕育了華夏民族的先祖,建立過炎黃子孫的家園,這裡也有著中國最貧瘠的地方之一——定西。但時過境遷,定西已今非昔比:她是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薯製品加工基地,被譽為“中國薯都”和“中國馬鈴薯之鄉”,“定西馬鈴薯”以個大質優、色白體圓、薯皮光滑、薯形整齊、口感醇香、耐運易藏和適合加工而聞名全國。

其實,定西馬鈴薯只是甘肅隴中、隴東旱作農業區產業及特色農產品的代表之一。隴中、隴東旱作農業區,還是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中藥材、小雜糧、羊羔肉及肉牛生產基地。定西市所轄的隴西、岷縣都是甘肅重要的中藥材產地,分別被稱為“中國黃芪之鄉”、“中國當歸之鄉”。其中,隴西是全國“地道藥材”的重要產銷地,素有“千年藥鄉”和“西北藥都”之美稱,是國家質監總局認證的黃芪、黨參原產地和西北最大、全國重要的中藥材生產、加工、銷售、倉儲、運輸和資訊服務中心,文峰、首陽兩大中藥材市場是左右全國黨參、黃芪等大宗中藥材價格的“晴雨錶”。

旱地上長出知名特產。在與定西同樣地處隴中乾旱地區的臨夏回族自治州,高效農業、旱作農業和特色農業已成為當地農民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地處農牧交錯地帶的臨夏州,以旱作農業為基礎、以草食畜牧業為重點,已打造形成了一批具備品牌效應的知名特色農產品品牌,如東鄉手抓、康美農莊、八坊清河源、和政88啤特果、大河家蛋皮核桃、劉家峽紅棗、唐汪大接杏等。

在毗鄰定西的蘭州,作為當地優質特產的“蘭州百合”,與江蘇宜興的藥百合、湖南隆回和江西永豐的龍牙百合一起,被稱為國內的三大百合,暢銷全國各地。同時,蘭州利用西北高原夏季涼爽、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等氣候特點,在高海拔地區生產的蘭州高原夏菜,也已聲名遠播,並通過東南沿海53個大中型蔬菜批發市場成功走上南方各大城市的餐桌。如今,甘肅已形成河西走廊灌區、沿黃灌區、涇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兩江一水”流域五大蔬菜優勢產區,成為我國“西菜東調”、“北菜南運”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被農業部列入規劃的西北內陸出口蔬菜重點生產區域、西北溫帶乾旱及青藏高寒區設施蔬菜重點區域。借此優勢,甘肅還將努力打造西北乃至中亞、西亞、南亞地區富有競爭力的“菜籃子”產品生產供應基地。

隴東南:高山、草原孕育豐富“珍寶”

與中部地區的乾旱、植被稀少不同,包括隴東南部在內甘肅許多地方也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和廣闊無垠的草原。甘肅是全國五大牧區之一,擁有2.69億畝天然草場,是我國種植苜蓿歷史最悠久的區域之一,是歷史上國家戰馬的重要飼養基地。得益於此,近年來,甘肅草食畜牧業保持了快速發展,甘南及河西走廊牧區已成為甘肅乃至全國重要的牛羊肉生產基地和細毛羊基地。

甘肅多山,尤以隴東南為甚,而這裡也是甘肅特色農業發展的重心之一。

地處秦巴山區的隴南是甘肅唯一地處長江流域和全省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被譽為“隴上江南”,這裡雖然山大溝深,但氣候多樣、雨量充沛、光照充足,特色農產品資源富集。隴南的核桃、武都花椒、油橄欖、中藥材、茶葉、黑木耳、狼牙蜜等特色產品,以優質、天然、無污染備受人們的青睞。

隴東南山多川少,梁峁起伏,溝壑縱橫,其重巒疊嶂的山脈間,還有著悠久的果樹栽培歷史,這裡空氣乾燥、自然隔離條件好、病蟲危害輕、土層深厚、土壤疏鬆,適宜蘋果、蜜桃等果樹的栽培生長。據天水市秦安縣縣誌記載,秦安蜜桃早在漢代時就已廣泛栽培。相傳,唐太宗李世民在病中想吃故鄉的蜜桃,專門派遣使者快馬兼程到秦安採摘,從此秦安蜜桃被作為朝廷貢品,名揚四海。如今,秦安已被譽為“中國桃之鄉”,“秦安蜜桃”品牌也在2015年躋身“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50強”。

事實上,甘肅是全國的蘋果優勢產區和生產大省,有18個縣被農業部確定為全國蘋果優勢區域重點縣。如今,平涼、慶陽已成為全國知名的紅富士蘋果生產基地;天水和隴南禮縣的元帥系蘋果在國內一枝獨秀,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元帥系蘋果生產基地。其中,天水的花牛蘋果口感甜潤、色澤鮮紅,被許多中外專家和消費者認為是可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相媲美的世界三大著名蘋果品牌名果,在全國具有相當的影響力和很高的知名度。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