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夢回童年——“影巢雙周賽”第5期陳小林獲獎

隨著時間的流逝, 記憶深處童年原有的模樣可能早已不復存在, 但卻堅信它始終會停留在我們的心裡, 伴隨著我們每一步人生軌跡。 “影巢雙周賽”第5期主題為“夢回童年——尋找兒時的記憶與味道”, 我們最終評選出10件優秀作品, 現公佈如下。

《兒時的記憶》 作者:陳小林

2016年2月17日, 湖北利川朝南村, 一位留守兒童與爺爺一同回家。

點評:色調好。 剪影保留的線條很好地完成了構圖, 並保留了足夠信息量, 在交代了故事的同時又維持了良好的畫面感。

《美好時光》 作者: 燕子考拉

2016年6月拍攝于新疆喀什。 第一次走進喀什, 感受到濃郁的地域風情, 喀什老城裡的孩子們很悠閒地享受著正午的時光, 兩個少年醉心于吉他獨特的魅力中, 幾個兒童在大哥哥的指點下作畫, 這場景很溫馨。 我生怕打攪了他們, 遠距離的用長焦瞄準, 等待合適的時機按下了快門。

點評:暖色調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光影和瞬間也恰到好處。

《我困了!》 作者:冷色天空

2017年5月13日鎮江六藝館少兒漢服活動, 在齊聲誦讀《弟子規》的課堂上抓拍到的。 天真爛漫的萌娃, 可愛、有趣至極!

點評:畫面簡潔, 主體突出。 瞬間的把握也不錯。

《放學後》 作者:胡島

上世紀80年代拍攝湖南省鳳凰縣的沱江上, 這個木頭橋依然在使用。 當時的小學生多麼樸素和愉快, 紙飛機和抓小魚是他們的遊戲。

點評:有歲月感的畫面。 構圖飽滿、富有動感。 明暗控制很好, 人物從黑色背景中凸顯出來。 是張好作品。

《我愛北京天安門》 作者:亦聰

我們全家都沒去過北京, 我們十分嚮往北京, 這張全家福照片的背景是當地照相館的師傅P上去的。 奶奶經常拿出這張照片給我講天安門的故事。 2013年7月10日攝於貴州省紫雲縣。

點評:偏紀實的照片。 資訊傳達完整。 人物稍微偏左一些。 飽和度可適當降低。

《夢回童年》 作者:巫嘯鐵

時隔二十多年兄弟姐妹在同一個地點拍攝的合影。

點評:形式感是次要的。時間本身就是最好的創作者。

《然烏湖邊的藏族娃娃》 作者:東方蘭201

2016年10月16日攝于西藏然烏湖畔。然烏湖畔的曬穀場上幾個藏族娃娃在玩耍。他們的服飾與我們內地漢族娃娃並無差別,他們天真爛漫,玩得開心,盡興。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藏族同胞生活的富足,安適,自在!

點評:環境交代完整,瞬間把握合理。稍有不足是環境過於搶眼,人物稍顯不夠突出。

《我有一頭小毛驢》 作者:雲之濤

2012年1月24日,拍攝于山東泰安岱廟。春節期間,來自濟南的一個藝術團在岱廟演出武術和高蹺。演出團裡有幾位表演高蹺的小演員,年齡也就是十多歲。他們雖然年齡小,但技藝高超,表演也十分敬業,他們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遊客。

點評:背景很好交代了環境。主體的構圖稍滿,手上的道具被切掉一部分。留些餘量或更好。

《傳承好兒郎》 作者:香複有耳

2016年11月,福建古田杉洋文化服務中心武術館,少年們正在習武,向當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學習,圓每個男兒小時候的武術英雄夢。

點評:環境交代及人物形態捕捉都挺好。偏暗、低飽和的背景色調營造了較好的氛圍。

《從小愛勞動》 難得精明

2007年10月19日,拍攝于湖南省東安縣橫塘鎮甘莊村。留守老家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愛勞動成了他們從小的必修課。小小年紀,哥倆就能跟著爺爺去稻田學著割稻子了,還是那麼地有板有眼。我跟孩子說:我給你哥倆照個相吧!他們抱起自己割的稻子,在鏡頭前表現自然,笑眯眯,樂呵呵。

點評:顏色搭配很好。孩子動作舒展、神態自然。故事情節也有較好的交代。

《夢回童年》 作者:巫嘯鐵

時隔二十多年兄弟姐妹在同一個地點拍攝的合影。

點評:形式感是次要的。時間本身就是最好的創作者。

《然烏湖邊的藏族娃娃》 作者:東方蘭201

2016年10月16日攝于西藏然烏湖畔。然烏湖畔的曬穀場上幾個藏族娃娃在玩耍。他們的服飾與我們內地漢族娃娃並無差別,他們天真爛漫,玩得開心,盡興。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藏族同胞生活的富足,安適,自在!

點評:環境交代完整,瞬間把握合理。稍有不足是環境過於搶眼,人物稍顯不夠突出。

《我有一頭小毛驢》 作者:雲之濤

2012年1月24日,拍攝于山東泰安岱廟。春節期間,來自濟南的一個藝術團在岱廟演出武術和高蹺。演出團裡有幾位表演高蹺的小演員,年齡也就是十多歲。他們雖然年齡小,但技藝高超,表演也十分敬業,他們的精彩表演吸引了大批遊客。

點評:背景很好交代了環境。主體的構圖稍滿,手上的道具被切掉一部分。留些餘量或更好。

《傳承好兒郎》 作者:香複有耳

2016年11月,福建古田杉洋文化服務中心武術館,少年們正在習武,向當地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學習,圓每個男兒小時候的武術英雄夢。

點評:環境交代及人物形態捕捉都挺好。偏暗、低飽和的背景色調營造了較好的氛圍。

《從小愛勞動》 難得精明

2007年10月19日,拍攝于湖南省東安縣橫塘鎮甘莊村。留守老家的孩子,跟著爺爺奶奶,愛勞動成了他們從小的必修課。小小年紀,哥倆就能跟著爺爺去稻田學著割稻子了,還是那麼地有板有眼。我跟孩子說:我給你哥倆照個相吧!他們抱起自己割的稻子,在鏡頭前表現自然,笑眯眯,樂呵呵。

點評:顏色搭配很好。孩子動作舒展、神態自然。故事情節也有較好的交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