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秋後除濕去痛走罐更管用

秋燥、濕重再加上長期久坐, 很容易產生感冒發燒、全身困倦、腰背酸痛等不適, 而拔罐正能緩解這些症狀, 不過, 更有效的拔罐不是我們常用的留罐, 而是走罐。

除濕去痛治感冒都適合用走罐

平時拔罐, 將罐吸附在應拔部位後停留一定時間的方法是留罐, 而用罐吸附後, 將罐上下反復拉動的方法則是走罐法。 “濕氣重, 胃腸功能不好、全身沉重、大便溏泄、舌頭胖等都是濕邪過重的表現, 而走罐除濕的效果比較好。 ” 除了祛濕, 走罐對頸肩痛、背痛、全身肌肉酸痛、發燒、感冒症狀很重的患者, 都非常適用。 因為走罐綜合了刮痧與留罐的優點, 既能讓黏連的組織鬆弛, 使皮膚血管輕微出血, 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 對抗病毒細菌, 又有吸附的作用, 能清熱、祛風、活血。

到診療室做走罐的, 大多是感冒、腰背疼痛、濕氣重以及後背、四肢怕冷的患者, 尤其是長期久坐的辦公室一族,

長期保持一個姿勢, 很容易因為氣滯血瘀或受涼引起腰背部疼痛, 通常一次走罐後會馬上覺得輕鬆很多。

掌握訣竅在家就能輕鬆走罐

走罐其實並不難, 只要家中備有拔罐器具, 掌握一定的技巧, 就能自行在家走罐。

挑瓶口大的罐:用瓶口大且光滑的罐更便於操作, 通常選用中號罐, 家裡最好選擇氣罐, 這樣更為安全。

選皮膚合適的部位:無論是除濕、退燒或緩解腰背酸痛, 走罐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膀胱經、督脈都位於背部, 由於五臟六腑之氣都彙集在膀胱經上, 刺激它能預防、治療病痛, 而督脈主一身之陽氣, 通過走罐能振奮陽氣, 尤其適用於體質較差、亞健康的患者;此外, 感冒後引起的全身酸痛, 還可以在大腿的外側和後側進行走罐,

有助於緩解不適症狀。

先擦潤滑油:由於摩擦會產生一定的疼痛感, 走罐前可先在背部塗抹凡士林、菜油或香油潤滑。

吸附罐:如果為實證、熱證, 罐的吸附力可以強一些, 如果為虛證, 罐最好拔得淺一些。

上下推拉:將罐吸附好後, 從後背一邊的膀胱經開始, 從上往下來回推拉兩三遍, 在皮膚固定處停留時間為1~2秒, 通常來回推拉一次只需5~10秒, 以皮膚潮紅、輕微發紫為度;然後向左或向右移動, 繼續上下推拉, 整個背部迴圈3~5遍即可, 一般整個走罐時間為3分鐘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 在走罐過程中, 有時會出現漏氣的現象, 可以多擦一些潤滑油, 漏氣後重新吸附即可, 不影響效果;此外, 走罐後不能馬上洗澡,

且一定要保暖, 否則風邪侵入症狀反而可能加重;而皮膚有破損者、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孕婦的腰骶部、腹部不能走罐, 且心臟附近、大動脈、大血管周圍都不能走罐, 但後背和大腿沒有大動脈, 可以放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