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臨渭區 黨支部率先垂範增添脫貧新動力

渭南市臨渭區堅持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發揮黨組織作用, 各黨支部率先垂範積極行動,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增添持久動力。

“黨支部+產業”拓寬農民增收管道

臨渭區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在產業幫扶中的組織保障和橋樑紐帶作用, 結合地區資源優勢, 突出示範效應, 精准施策, 科學引導群眾發展培育增收產業。

陽郭鎮高李村基礎設施差、村級產業薄弱, 村黨支部結合本村實際和村民意願, 發展獼猴桃2100多畝。 村黨支部採取“支部+公司+貧困戶”模式, 成立了高李村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 負責獼猴桃栽植、田間管理及果品銷售。

公司每年拿出收入的50%給貧困戶分紅。

崇凝鎮永慶寺村黨支部結合村情, 採取“黨支部+光伏產業+貧困戶”模式, 成立了新能源農民專業合作社, 幫助貧困戶爭取扶貧政策和資金, 開闢產業發展新路子。 合作社以辦公用房和土地租金的形式, 每年向村集體繳納費用, 村集體設立村級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基金、返貧扶持基金等, 專項用於村級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和貧困戶返貧再扶持。 目前, 合作社已將全村103戶貧困戶吸納入社。 一期並網發電後, 貧困戶年人均分紅可達3000元;二期項目建成後, 預計項目年收益70余萬元, 貧困戶年人均純收入在7000元左右。

“黨支部+基地”讓群眾口袋鼓起來

為了確保扶貧資金用在刀刃上,

讓貧困戶變被動參與為主動脫貧, 臨渭區探索“黨支部+包聯單位+基地+貧困戶”模式, 結合村情民意, 發展“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致富產業格局, 讓貧困戶的口袋鼓起來。

龍泉寺村有貧困家庭22戶, 由於人多地少, 產業結構單一, 村民增收困難。 幫扶單位區民政局經過逐戶走訪瞭解, 投資60余萬元幫助該村建立了養豬場, 將村裡的貧困群眾全部吸納其中, 並制訂了股權分配和分紅方案, 貧困群眾將自己的扶貧資金入股, 不僅可以在養豬場打工掙錢, 還可分到紅利。 區民政局還聯繫畜牧公司, 圍繞技術、管理、銷售等環節對專案進行全程管理, 確保資金無壓力, 技術有保障, 銷路不用愁。

渭南葡萄產業園黨支部採取“黨支部+園區+貧困戶”模式,

扶持帶動下邽鎮北七、神寺、東關、城南4個村723戶群眾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