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乾貨!政務資訊的寫法與技巧

圖片來自於網路

政務資訊是資訊的一個重要門類, 是政務活動中反映政務工作及其相關事物的情報、情況、資料、資料、圖表、文字材料和音像材料等的總稱。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 針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 各級政府需要大量的、真實的、具有前瞻性的資訊, 以瞭解情況、制定決策、指導工作。 資訊工作做得好不好, 提供的資訊及時不及時、準確不準確、全面不全面, 將直接影響上級的決策以及對全域工作的領導。 因此, 作為政府機關工作人員, 政務資訊寫作十分重要。 筆者長期在政府機關從事政務資訊編輯工作, 在政務資訊寫作方面有一些經驗, 談以下幾點工作體會, 希望讀者能有所借鑒。

一、政務資訊的選題

政務資訊選題應考慮到選題的特殊性、針對性、深刻性、指導性、概括性和簡要性。 特殊性是指新鮮的事情, 特別的問題,

突發的事件以及領導關注的焦點;機關政務資訊還要講對面上的指導意義或警示作用。 政務資訊的選題還有幾個訣竅, 一是用換位思考。 政務資訊主要是報送領導的, 寫作者要想領導所想, 急領導所急。 如果給基層單位看的資訊, 就要瞭解並掌握基層的需求;同樣如果是寫給企業老總們看的就要想想自己是老總會需要什麼;撰寫者必須具有換位的思考和動手能力, 才能使撰寫的政務資訊收到最佳效果。 譬如, 黨的十六大召開前, 浙江台州有7名股東提出要入黨, 這在當時是一個超前性的問題, 我們從一些管道瞭解到中央主要領導正在進行這方面的調研, 我們就向國家報了一則資訊“民營企業股東可以入黨嗎”,
因為這一問題剛好是國家領導人當時在思考的問題, 幾位中央領導都在上面簽了意見。 後來, 十六大召開, 對這個問題作了明確答覆。 二是要會一分為二地思考。 對任何一個事物, 要從多方面思考, 既看到事件的益處, 也看到弊端, 既看到事物的現在, 又看到事物演變的未來。 如對SARS疫情的看法, 就不能就事論事, 要透過對這一重大事件的解剖, 既看到SARS疫情的危害性, 又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 同時還可以引申開來, 聯想到我們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是否存在只重視經濟發展, 而忽視了對社會公共衛生事業的關注。

二、政務資訊收集的途徑和內容

政務資訊收集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來自系統內的資訊, 如機關內部,

直屬單位, 基層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資訊。 二是系統外的資訊, 如兄弟省、市、縣, 兄弟委、辦、廳、局及有關單位門戶網站的資訊, 主要有內部未傳達的中央, 國務院, 各部、委、辦的檔或材料, 外地先進經驗和重大動向, 對本地區、本單位的意見或建議。 三是從網路上收集的資訊。

從工作的實際看, 收集的政務資訊主要內容有十大類:一是中央、人大、國務院、政協領導到本地區的重要講話;二是各地貫徹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各項方針、政策的情況以及各單位執行上級機關一個時期重要工作部署的情況;三是上級機關交辦有關事項的落實情況;四是下級單位重要工作決定、舉措及其自身建設方面需要上級單位領導瞭解並掌握的情況;五是兩個文明建設和改革開放重大成就;六是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推廣的重要經驗;七是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災情、事故、社情以及其他突發事件等;八是一些反映傾向性、苗頭性、趨勢性的材料;九是社會各階層的思想動態、群眾情緒、要求、意見建議以及國外友人的意見建議,

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情況, 重大的群訪事件;十是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以及相關的舉措、對策。

三、政務資訊的標題

一篇政務資訊能否引起讀者的關注, 標題是最關鍵的。 很多情況下, 讀者往往看標題來決定是否看資訊的正文。 一般地講, 不提倡政務資訊標題下再設副標題。 因為設了副標題不利於檢索。 但有時為了突出所反映的問題,可在正標題下加副標題。正標題概括全文的中心內容,副標題交代時間、單位和事件問題,對正標題起補充說明作用,強化標題的含義。

寫好政務資訊標題,要抓住四個字,即“新、精、巧、實”。

一是新,即標題要有新意,要圍繞當前政府的中心工作或者分析一些超前性的新情況、新問題。如筆者曾編輯的一篇資訊,主要講國務院為了繁榮演出市場,取消了營業性演出方面的三個前置審批專案,標題為“國務院決定取消三個營業性演出前置審批事項”,這個標題中規中矩,缺乏新意。當時,我省剛開了全省文化工作會議,省委書記、省長都講了話,全省上下非常重視文化工作,於是將標題改為“國務院出臺新舉措扶持文化產業發展”,這個標題結合了當時的形勢,比較容易引起有關領導的關注。

二是精,政務資訊標題要概括性強,簡短醒目,最好在標題中點明資訊的精髓,一語道破。如“杭州市商業局積極組織擴大工業品下鄉”,這個標題概括了資訊的主要內容,使人一目了然。

三是巧,即要突出重點,有借鑒意義。如2004年始,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土地報批工作很緊,浙江省也遇到了企業投資專案土地不夠的問題。有一個企業報投資項目時提出不要土地,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我們感到,這是解決土地緊缺的一個好辦法,就報了一個資訊“××市實行零土地技改解決土地問題”,省裡主要領導看到這一資訊,對此做法十分關注,要求有關部門進行調研,總結經驗。

四是實,即標題要實實在在,要準確。如“××市經濟建設取得較好成績”,這個標題就不準確,“較好”的概念不夠清晰。又如“××市大刀闊斧推進機關效能建設”,這一標題就感覺有些浮,不如改為“××市採取有效措施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四、政務資訊如何開頭

政務資訊開頭要簡練,不需要過渡段。主要可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題目式開頭,如“××市大力發展個私經濟,成效顯著”。一是……;二是……。

二是鋪墊式開頭,如“杭州市簡化審批程式,今年在各區縣推行一站式審批的情況下,又推出了‘聯合年檢制’……”

三是歸納式開頭,如“杭州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行路難、停車難、看病難’三難問題,重點是抓好7件事……”

五、政務資訊內容的安排

政務資訊內容的寫法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按時間順序來寫。如果是以敘事為主的,可以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這種寫法可以使線索清楚,脈絡分明,容易被人理解,一般以報導事件程序為主的政務資訊,多用這種寫法。

2.按邏輯順序來寫。如果幾項內容之間存在邏輯關係,便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因果、主從、點面、遞進等內在聯繫或材料的不同性質,列出幾個問題,分別加以敘述。這種寫法邏輯性強,很多資訊採用這種寫法。

3.按橫向排布法來寫。如果幾個內容之間沒有邏輯關係,則按次序橫向排列。如杭州市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採取了四項舉措: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六、結尾的安排

政務資訊結尾的安排通常有幾種方法:一是自然結尾法,一篇資訊文稿將各要素交待完畢後,就不必另寫結尾段,這樣可以給讀者回味的餘地。二是概括法,通篇文章敘述完,可於末尾加上畫龍點睛之筆,將文章加以概括。三是拾遺補缺法,有單獨的結尾段落,用來補充編者按或主題內容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從而使資訊完整、充實、可靠。

(轉自:人民網 )

但有時為了突出所反映的問題,可在正標題下加副標題。正標題概括全文的中心內容,副標題交代時間、單位和事件問題,對正標題起補充說明作用,強化標題的含義。

寫好政務資訊標題,要抓住四個字,即“新、精、巧、實”。

一是新,即標題要有新意,要圍繞當前政府的中心工作或者分析一些超前性的新情況、新問題。如筆者曾編輯的一篇資訊,主要講國務院為了繁榮演出市場,取消了營業性演出方面的三個前置審批專案,標題為“國務院決定取消三個營業性演出前置審批事項”,這個標題中規中矩,缺乏新意。當時,我省剛開了全省文化工作會議,省委書記、省長都講了話,全省上下非常重視文化工作,於是將標題改為“國務院出臺新舉措扶持文化產業發展”,這個標題結合了當時的形勢,比較容易引起有關領導的關注。

二是精,政務資訊標題要概括性強,簡短醒目,最好在標題中點明資訊的精髓,一語道破。如“杭州市商業局積極組織擴大工業品下鄉”,這個標題概括了資訊的主要內容,使人一目了然。

三是巧,即要突出重點,有借鑒意義。如2004年始,國家經濟宏觀調控,土地報批工作很緊,浙江省也遇到了企業投資專案土地不夠的問題。有一個企業報投資項目時提出不要土地,在原有廠房的基礎上進行技術改造,我們感到,這是解決土地緊缺的一個好辦法,就報了一個資訊“××市實行零土地技改解決土地問題”,省裡主要領導看到這一資訊,對此做法十分關注,要求有關部門進行調研,總結經驗。

四是實,即標題要實實在在,要準確。如“××市經濟建設取得較好成績”,這個標題就不準確,“較好”的概念不夠清晰。又如“××市大刀闊斧推進機關效能建設”,這一標題就感覺有些浮,不如改為“××市採取有效措施推進機關效能建設”。

四、政務資訊如何開頭

政務資訊開頭要簡練,不需要過渡段。主要可採取以下幾種方式:

一是題目式開頭,如“××市大力發展個私經濟,成效顯著”。一是……;二是……。

二是鋪墊式開頭,如“杭州市簡化審批程式,今年在各區縣推行一站式審批的情況下,又推出了‘聯合年檢制’……”

三是歸納式開頭,如“杭州市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解決市民反映強烈的‘行路難、停車難、看病難’三難問題,重點是抓好7件事……”

五、政務資訊內容的安排

政務資訊內容的寫法要根據具體的情況而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按時間順序來寫。如果是以敘事為主的,可以按照事情發生、發展和結局的順序來寫。這種寫法可以使線索清楚,脈絡分明,容易被人理解,一般以報導事件程序為主的政務資訊,多用這種寫法。

2.按邏輯順序來寫。如果幾項內容之間存在邏輯關係,便可以根據它們之間的因果、主從、點面、遞進等內在聯繫或材料的不同性質,列出幾個問題,分別加以敘述。這種寫法邏輯性強,很多資訊採用這種寫法。

3.按橫向排布法來寫。如果幾個內容之間沒有邏輯關係,則按次序橫向排列。如杭州市推進重點工程建設,採取了四項舉措:一是……;二是……;三是……;四是……。

六、結尾的安排

政務資訊結尾的安排通常有幾種方法:一是自然結尾法,一篇資訊文稿將各要素交待完畢後,就不必另寫結尾段,這樣可以給讀者回味的餘地。二是概括法,通篇文章敘述完,可於末尾加上畫龍點睛之筆,將文章加以概括。三是拾遺補缺法,有單獨的結尾段落,用來補充編者按或主題內容沒有涉及到的內容,從而使資訊完整、充實、可靠。

(轉自:人民網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