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健康偽科學滿天飛,超80%營養師培訓不合規,委員呼籲在醫院等配備註冊營養師

文/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 彭薇

今年全國兩會上, 全國政協委員、農工中央副主席、市政協副主席蔡威提出, 相對於營養科學工作者而言, 公共營養師入門門檻低, 無專業化、科學化的管理體系, 導致出現了一些偽專家、偽科學, 他呼籲儘快建立註冊營養師制度, 整頓亂象叢生的營養師培訓市場。

根據一份《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顯示, 目前我國居民膳食能量供給充足, 居民體格發育與營養狀況總體改善。 但與此同時, 全國18歲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25.2%, 糖尿病患病率為9.7%, 與十年前相比, 患病率呈上升趨勢。

“居民營養改善需要結合食物消費現狀, 合理指導食物選擇, 優化膳食結構, 從而減少與膳食失衡有關的疾病發生。 合格的營養師是讓營養‘落地’的執行者。 ”

蔡威指出, 與醫學和技術不同, 公共營養師被認為是非特殊的職業, 因此全國普遍的公共營養師培訓大規模開展起來。 幾乎每個省市縣都有培訓學校, 每年大量招生考證, 每證收費3000—8000元不等。

十餘年來, 據不完全統計, 公共營養師培訓的隊伍超過50萬人, 持證營養師超過30萬人。 但由於有考試無後期管理, 無工作安排。 這些營養師大部分散落民間, 造成一定的不良社會影響。

“80%營養師培訓不合乎標準要求。 ”蔡威說, 經過學術組織調查, 這些營養師培養多數以掙錢為目標,

不少老師無教學資格, 培訓課時少, 不少課本翻印等。 在一些地方, 政府盲目補貼營養師培訓衍生“本本族”, 沒有很好地監管使用公共財政資金。 “中國要健康, 營養需先行。 ”他認為, 合格的營養師社會需求巨大。 以日本為例, 全國有40多萬名大專以上學歷的營養師, 相當於各科醫生總數的2.4倍。 按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水準, 即便每千人配備一名營養師的話, 我國仍需要135萬營養師。

從世界範圍來看, 許多國家法律規定了各公共服務企事業機構中營養師的機構編制和人員配備, 並構建了龐大的國民營養工作網路。 比如日本的醫院、基層保健所、社區、托幼機構、學校、體育運動隊、食品生產與銷售企業等都配置專職的營養師。

我國仍缺乏這方面法律依據, 甚至相關部門的規章制度也不齊全。

蔡威建議, 參照國際通行做法儘快建立註冊營養師制度。 “註冊營養師是具有營養學和膳食營養學水準資格的人, 並通過了國家權威機構的認可。 ”在他看來, 具備應用營養學專業知識, 可從事個人或團體在健康或疾病狀況時的膳食營養指導、管理等相關工作。

據瞭解, 中國營養學會已於2013年開始探索註冊營養師認證制度的建設問題, 探索國際間的營養師互認制度。 去年, 學會在上海完成註冊營養師認證試點, 對註冊認證的具體實施問題, 包括發證機關、考生資格、考生科目、註冊後繼續教育和管理進行研究和梳理。 蔡威建議, 中國營養學會可承擔註冊營養師工作。

根據國際發展趨勢, 我國還應逐步出臺相關法規, 在醫院、疾病控制中心、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學校、養老機構等配備一定比例的註冊營養師, 為健康中國多做貢獻。

文/彭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