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拿什麼和美巡賽對決?這八場700萬美元以上獎金賽事是歐巡賽王牌

本文首發于《東方高爾夫》

什麼事情一旦多次發生, 人們就會真正重視起來, 將其作為一種現象予以對待。 現在, 勞力士系列賽就享受這個待遇。

今年夏天, 歐巡賽曾連續舉辦3場總獎金均為700萬美金的勞力士系列賽:法國公開賽、愛爾蘭公開賽和蘇格蘭公開賽。 今年年初歐巡賽拋出這一概念時, 人們還多少有些懵懂, 這下全世界都知道勞力士系列賽是歐巡賽的爆品戰略和心頭肉。

多年來歐巡賽和美巡賽有8場聯合認證賽事:世錦賽和大滿貫賽, 其獎金和陣容自不在話下, 單這8場賽事就為歐巡賽貢獻8275萬美金的獎金, 占總獎金三分之一左右。 可如果巡迴賽全靠聯合認證賽事撐場子, 那它就永遠當不了老大, 而市場通行的規則就是老大吃肉小弟喝湯。 歐巡賽只有推出一些可以與美巡賽常規賽獎金相媲美的自主賽事來與之抗衡, 才能提升話語權, 進而吸引大金主支持。 “迪拜衝刺”顯然並未真正撼動美巡賽, 在此基礎上加碼創新才是歐巡賽需要做的。

勞力士系列賽順應而生:一方面, 系列賽場次得足夠(8場已經趕上聯合認證賽事的數量, 未來可能會更多);另一方面它的獎金要高於美巡賽常規賽的平均獎金(美巡常規賽獎金往往在600萬美金左右,

歐巡賽推出700萬美金的大賽既不會讓贊助商退而卻步, 也達到趕超效果);它最好能接連辦幾場形成轟動效應, 不然東一場西一站人們不一定能意識到這是一個系列賽;與此同時, 它還應儘量不與聯邦杯總決賽、球員錦標賽等美巡賽的大賽撞期, “錯峰”安排盡可能爭取到世界排名靠前球員參賽, 為此, 歐巡賽拿出力度最大的激勵政策:世界排名前50的球員即便不是歐巡賽會員也可參賽。 畢竟高獎金匹配強陣容才有效果。 2017賽季的八場勞力士系列賽的日程就是為此而設計的。

截至目前, 勞力士系列賽已舉辦四場, 效果已然顯現。 別的不說, 北愛爾蘭天王麥克羅伊就連續參加其中兩站,

西班牙新星瓊·拉姆更是連續三周參賽, 他還贏得愛爾蘭公開賽冠軍, 投入程度可見一斑。 中國雙星李昊桐和吳阿順也是全勤, 此外, 瑞奇-福勒、亨利克-斯滕森、亞當-斯科特、派翠克-瑞德、馬丁-凱梅爾、松山英樹等名將都至少參加其中一場賽事。 如果說蘇格蘭公開賽由於與英國公開賽背靠背舉辦的的緣故能吸引到足夠多球星參賽的話, 另外兩站比賽也能吸引到如此強大的陣容, 就只能將其歸功於系列賽。

6洞賽等賽制革新是歐巡賽另闢蹊徑的策略, 8場勞力士系列賽則是歐巡賽趕超美巡賽的真正王牌, 大戲一幕接一幕登場, 吃瓜群眾有福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