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烏木如何串起古蜀文明?

西元1975年, 四川漢源縣境內大渡河北岸富林鎮發現了舊石器遺址一處, 考古界稱之為“富林文化”。 繼之又發現了銅梁舊石器文化遺址, 此遺址位於縣城西一條小溪流河床底部, 第四紀河湖相沉積中, 離地面約5.5米左右。 也正是在這一遺址中, 發現了碳化烏木。 緊接著, 考古專家在資陽黃鱔溪(沱江支流)發現了古生物哺乳類動物化石及人類頭骨化石一具, “經清理, 複獲骨錐一件和古動物遺骸及古代埋藏的烏木”。

關於此處遺址中的烏木的年代, “後經1966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公佈第一批放射碳化測定年代報告, 據木質測定其年代距今為7500±130年, 即西元前5535±130年, 應屬舊石器時代末。 後又經木質測定為67420±130年, 顯有萬年至十餘萬年之差距, 不過兩種測定均系沖積資料所測出”。

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年頭, 作為中國考古十大發現, 成都金沙遺址出土的那棵直徑約1米、長8米的烏木,

這與30公里外的三星堆青銅神樹和三公里外成都商業街船棺相互呼應。

從“資陽人”到銅梁舊石器文化, 到成都金沙遺址, 到三星堆青銅神樹, 再到成都商業街船棺遺址……個中有何內在邏輯關係?它與巴蜀文化及其宗教信仰又有什麼關聯?

地球的北緯30度線上, 串起諸多文明因數。 獨領風騷的三星堆、金沙文明, 以至更早期的一系列古城遺跡, 以不可思議的斑斕演繹出古蜀的輝煌。 殉葬坑裡成噸的象牙象骨述說著熱帶雨林的茂密, 精湛絕倫的金銅玉器昭示著經濟、科技和社會文明的發達昌盛。 這是一個時隱時現的文化鏈條, 這個鏈條古今相融, 東西交錯;這個鏈條跨越時空, 交相輝映。

在歷史長河中, 千萬年不朽的烏木像一本紀實史書, 默默承載著倉海桑田的變遷, 先民文明的沒落, 讓後人還有機會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去感悟和解讀, 正是“烏木”, 串起了古蜀文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