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舞臺劇改編難成強IP掘金地

舞臺劇《仙劍奇俠傳3》正在熱演, 而《盜墓筆記外傳:藏海花》也即將在4月開啟全國巡演。 近年來, 強IP改編逐漸成為舞臺劇市場的熱點,

《白鹿原》、《三體》等極具粉絲基礎的強IP都被搬上了演出舞臺。 但北京商報記者通過調查採訪發現, 相比于原創劇碼, 雖然強IP改編舞臺劇生來就有較好的粉絲基礎, 但如果舞臺劇製作不能在前期獲得粉絲的認可, 後期很難靠宣傳收穫理想的票房。

強IP頻頻走上演出舞臺

將強IP融入表現手法多樣的舞臺劇, 已然成為當下演出市場的熱點, 而《盜墓筆記》系列舞臺劇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2013年, 舞臺劇《盜墓筆記》在上海(樓盤)首演時還未引起太多關注, 但一年之後, 這部劇在全國15個城市巡演77場, 創造了3500多萬元的票房;隨後推出的《盜墓筆記Ⅱ》僅在上海首演45場, 票房就超過2000萬元。

有了“盜墓”系列的帶動, 網游《古劍奇譚》推出了同名舞臺劇;電影《小時代》在贏得票房以後,

舞臺劇《小時代》也亮相上海;根據電影《京城81號》改編的舞臺劇《朝內81號》, 以靈異驚悚為賣點登上舞臺;《仙劍奇俠傳》、《梔子花開》、《滾蛋吧, 腫瘤君!》等劇碼也相繼出現, 進一步分食強IP改編舞臺劇市場。

在北演公司董事長張海君看來, 強IP改編舞臺劇並不新鮮, 例如《智取威虎山》就是從文學作品《林海雪原》改編而來, 只是由於演出行業市場化的加深, 強IP越發得到重視, 因而強IP改編舞臺劇的概念才被提煉出來, 雖然目前市場中已經出現了很多強IP改編舞臺劇, 但並非每一部都能收穫理想的票房成績, “一部強IP改編舞臺劇的成功與否, 除了原強IP的品質外, 改編方向也很重要, 例如有些劇碼改編偏重藝術性;有些則偏向娛樂性,

只有確定了改編方向, 才能讓相應的受眾產生集群效應”。

粉絲基數是把雙刃劍

相比于原創劇碼, 天生的粉絲基礎無疑是強IP改編舞臺劇的最大優勢, 這不僅能在舞臺劇改編時節約前期的劇本投入, 更省去了後期大量的宣傳成本。 僅以《仙劍奇俠傳》為例, 這款從遊戲成長為影視劇的強IP, 有數量可觀的粉絲群體, 因而由此改編的舞臺劇, 基本上是為粉絲“量身定制”, 無論人物造型、臺詞, 還是故事場景, 都相當忠實原著, 由此打出品牌的舞臺劇《仙劍奇俠傳》, 不但被改編成系列作品, 更是多次開啟全國巡演, 每到一處都有大批量粉絲慕名而來。

有粉絲基礎做保障, 並不意味著舞臺劇的改編就沒有風險。 由《古劍奇譚》改編而成的同名舞臺劇,

並沒有獲得大量粉絲的認可;而在舞臺劇《甄嬛傳》中, 由於人物眾多, 支脈龐雜, 並沒有在舞臺劇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展示內容, 再加上《甄嬛傳》的電視劇觀眾群和舞臺劇觀眾群相差太遠, 導致演出票房平平。

有業內人士指出, 粉絲對於一部強IP改編舞臺劇的口碑能產生極大的影響力, 很多強IP改編舞臺劇就是因為前期沒有受到粉絲群體的認可, 導致口碑跌落低谷, 在此情形下, 後期無論如何改進, 如何加強宣傳, 也難以獲得理想的票房。 此外, 一個強IP的粉絲對於強IP的內容非常熟(樓盤)悉, 完全還原強IP內容會讓舞臺劇失去創新力, 稍加改編又會引起粉絲的不滿, 這二者之間的平衡往往難以掌控。

專業改編團隊稀缺

在《盜墓筆記》系列舞臺劇導演劉方祺看來, 目前的強IP改編舞臺劇市場, 之所以會出現票房、口碑兩極分化的現象, 主要是由於缺乏專業的舞臺劇改編團隊來嚴把品質關, 與影視劇不同, 舞臺劇在表演時能夠賦予觀眾很多的想像空間, 因而對於內容的把控比較嚴格, “其實吸引觀眾觀看舞臺劇的成本是很高的, 而一部成功舞臺劇的定義並非體現在高昂的製作成本, 或者華麗的視覺效果上, 而是有過硬的品質內容, 因為將一個強IP用舞臺劇這樣的方式表現出來, 需要極其專業的團隊來操作, 才能形成品牌效應, 在市場中立足”。

但這樣的專業團隊目前仍是稀缺資源, 不少舞臺劇從業人員對於強IP改編舞臺劇的理解還停留在“故事和表演好”的階段, 或者以為借助強IP的噱頭就能保障票房收入,但事實上,這並不是粉絲進劇場觀看的主要因素。“只要有基本故事線,有人物,任何強IP都可以改編成舞臺劇,然而想讓粉絲成為某品牌舞臺劇的忠實觀眾,或者吸引粉絲之外的人群觀看舞臺劇,靠的依然是舞臺劇內容本身,例如舞臺劇《武林外傳》,雖然佈景簡單卻依然有大批觀眾買帳,因為只要內容品質過硬,強IP的名聲從來只是點綴而已。”劉方祺強調。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王嘉敏

或者以為借助強IP的噱頭就能保障票房收入,但事實上,這並不是粉絲進劇場觀看的主要因素。“只要有基本故事線,有人物,任何強IP都可以改編成舞臺劇,然而想讓粉絲成為某品牌舞臺劇的忠實觀眾,或者吸引粉絲之外的人群觀看舞臺劇,靠的依然是舞臺劇內容本身,例如舞臺劇《武林外傳》,雖然佈景簡單卻依然有大批觀眾買帳,因為只要內容品質過硬,強IP的名聲從來只是點綴而已。”劉方祺強調。

北京商報記者 盧揚 王嘉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