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隻眼看絳縣」我曾努力像保爾那樣活過一一謹此悼念著名詩人、原山西絳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明璞

擊上方“三隻眼傳媒”可訂閱哦!

歡迎您惠賜高見, 編輯微信:

13834952678

原絳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明璞偏癱臥床10年間, 以《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為榜樣,

頑強地與病魔和命運抗爭。 以胸當桌, 寫詩撰文, 前後創作18余萬字的文學作品……他留在世上的最後一句話是——

我曾努力像保爾那樣活過

張廣瑞 宋文峰 趙長江

9月13日, 本報《時尚週末》報導了原絳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王明璞, 偏癱臥床10年中, 以胸當桌, 寫出18萬余字的文學作品, 並出版《我用生命歌唱》文集的新聞後, 王明璞的事蹟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受到不少讀者的關注。 然而就在前不久, 王明璞卻因病情突然惡化, 含笑離開了人世。 近日, 筆者對王明璞的家人和生前好友進行了全面採訪, 真實地瞭解了一個新時期共產黨員面對病痛不屈不撓的奮鬥歷程。

貧困交加, 他在逆境中奮起

王明璞祖籍山東博山。

解放前, 他祖父逃荒落戶到我省絳縣古絳鎮中楊村。 王明璞生於1940年, 3歲便失去父親。 那時, 日寇橫行, 兵荒馬亂, 又鬧蝗災, 一家人靠吃野菜和樹葉維持生活。 惡劣的生存條件, 磨練了王明璞堅韌不屈的性格。 他從小聰明好學, 學習成績一直很好。 1959年, 他抱病考入山西大學中文系, 但僅讀了1年多便因病輟學, 返鄉務農。 1965年, 積極上進的生產隊飼養員王明璞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不久, 他被縣委樹為“學毛著標兵”、“走知識份子勞動化道路”的典型, 受到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青年報》、《山西日報》、《山西青年報》等媒體的廣泛報導, 成了名揚全國的“大學生飼養員”和“學毛選標兵”, 並擔任了中楊大隊黨支部書記。 1971年後, 他先後被任命為公社黨委書記、縣委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1984年, 年僅44歲的王明璞, 因患嚴重的高血壓、心臟病, 退居二線。 雖然長期擔任基層領導職務, 但酷愛文學的王明璞卻堅持寫作, 並先後被吸收為中國作家協會山西分會、山西詩人協會、山西民間藝術家協會會員。

1992年10月8日, 52歲的王明璞突發腦血栓, 兼有蛛網膜下腔出血, 失去了下肢活動能力, 從此癱臥在床。 為了給他治病, 家人曾四處尋醫問藥, 精心為他醫治, 然而雖欠債多達5萬餘元, 結果卻沒有任何轉機。 他如植物人一般躺在床上, 生活起居全靠家人照料。 經濟的拮据, 病痛的折磨, 他的情緒由煩躁逐漸變得消極悲觀、甚至絕望, 他曾不止一次悲愴的喊道:“天啊, 為什麼命運這麼不公, 一次次地將災難降臨到我的頭上?!”

1993年11月, 王明璞的病情惡化, 連續多次出現危情, 全家都以為沒指望了, 便找人做棺材、壽衣。 他平靜地等待著死神的降臨, 對老伴說:“我要笑對死亡。 我死後不要讓孩子為我穿孝衣、請樂隊, 別搞迷信那一套。 ”聽著外面木匠忙著做棺材的聲音, 他吟道:“窗外斧鋸鏗鏘聲, 猶如音樂多動聽, 生老病死尋常事, 高堂老母掛心中。 ”他是個孝子, 此時他唯一牽掛的是苦難一生的80多歲的老母。 他再三囑咐家人, 他死後一定要照料好他的老母。 但過了一段日子, 他的病又奇跡般地好轉起來。

一天, 王明璞突然收到友人、著名翻譯家、《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譯者梅益寄來的包裹。 他趕忙催促家人打開, 原來是一本最新版本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他恍然大悟,

急切地翻開書頁。 仿佛瞬間便與保爾•柯察金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 他的心靈被強烈地震撼了!接著, 和他有忘年之交的原《山西日報》總編輯吳象先生給他匯來1000元;吳象的友人、原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室主任楊宗為他匯來1500元。 此後許多詩人、評論家、作家及報刊雜誌的總編、副總編等友人也紛紛來電來函, 或匯款寄藥, 或登門探望, 安慰和鼓勵他堅強地活下去。 絳縣歷屆縣領導和他昔日的同事、朋友都盡力關心、幫助他, 王明璞那顆被病痛折磨的冰冷的心被徹底融化了, 他下決心像保爾那樣燃起信念之火, 與命運頑強抗爭, 書寫新的人生, 迎接生命奇跡的出現。

視力極差,他憑著感覺摸索著“寫”

王明璞給自己定了個時間表:每天早上7時至7時半起床鍛煉身體,早飯後讀書、看報、寫作。他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邊與病魔搏鬥,邊開始孤獨、悲壯的文學創作。

當王明璞第一次右手拄杖,在老伴的攙扶下顫抖著站起來時,由於幾個月的肌肉萎縮,腿一用力就是一陣鑽心的疼痛。但他咬緊牙關忍耐著,一點點地向前挪著……

10年中,鍛煉成了王明璞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不論盛夏酷暑,還是三九嚴冬,從不間斷。下雨天就由家人攙著在房子裡跺圈圈。去年秋季一天,因雨後路滑,他先後8次摔倒在院子裡,但每次被人扶起來後,又倔強地向前挪著。他的心裡始終有一份不變的信念:生命不止,運動不息!他堅信,奇跡屬於頑強的人!

值得慶倖的是,病魔雖然摧殘了王明璞的身體,卻給他保留了驚人的記憶力和尚能活動的右手以及一點點視力。他拿起停擱已久的筆,人生的酸甜苦辣,風起雲湧般地從他的心頭掠過。王明璞愛詩,正像他寫的:“詩把人變得剛毅堅強,詩把人變得多情善感,詩給鐵石心腸的人以喜怒哀樂,詩可以喚醒並重塑人的靈魂……”因此,“我寫詩,不為爭頂詩人的桂冠,也不為自己編織花環,我一生貧困交加,多災多難,卻不甘沉淪,是詩喚起我活下去的勇氣!”他視力極差,眼睛又近視又散光,但他的大腦依然睿智敏捷。從1994年開始,他躺在床上,讓老伴和孩子找些硬紙放在胸上,用自己能動的右臂,憑著感覺摸索著“寫”詩,抒發感情。他這樣描述著自己的病情:“我多麼想翻一個身呵,好把病痛全部抖落;我多麼想挪挪身子呵,也享受一下做人的最微不足道的快樂;我想端坐片刻呵,好奮筆疾書寫下埋在心中依舊的歌;我想站在門口看一眼牆外的世界,但腳下卻有無法越過的坎坷……”儘管如此,他仍然筆耕不輟,“對於殘酷的現實,對於命運的不公,我必須儘快做出選擇。我知道,屬於我的時間已為數不多,如果說‘人生苦短’蘊含著某種哲理,我就再不能用淚水打發生活。用夢幻和理想相伴我,用歌聲和笑聲相伴我,用詩的真誠和激情相伴我……當奇跡向我走來時,我欣喜若狂孩子般的快樂。”

詩是浪漫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這些年,王明璞幾次頻臨死亡,硬是憑著堅忍的毅力、頑強的信念和平靜的心態,一次次戰勝病魔活了過來。他繼續拿起筆大寫特寫起來:“既然我無牽無掛地來到這個世上,我就無憂無慮地選擇一次次衝鋒。在死神已經召喚過幾次之後,再做一次精神抖摟的威武壯行。即使到了那一天,我將無怨無悔地含笑而去,因我已竭盡全力不懈怠地苦苦奮鬥了終生。”他還寫道:“人心不死,生命絕不畫句號,奇跡屬於頑強拼搏的人……只要命運還給我時間,我深信,總有一天我會站起來,走出去,再次走出火熱的生活,走進已經陌生但充滿生機的世界。”

10個寒來暑往,王明璞先後口授或“寫”出詩歌、散文250餘首(篇)共18萬多字,在《中國中醫藥報》、《火花》、《支部建設》、《九州詩文》、《山西文學》、《運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了《他以艱苦鍛煉鋼鐵》、《病床上的懷念》、《慶澳門回歸》、《真情無價》等80多件作品,長的多達800餘字。文章多以曠逸中現渾樸、平淡中有真情見長。今年8月,他的17.5萬余字的文集《我用生命歌唱》在友人王振海、柴繼光的傾情幫助下,終於出版發行,圓了他有生之年的一大夙願,也使關心他的親朋好友感到了一絲欣慰。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正如他在一首詩中寫的那樣:“苦難是人生一部最好的教科書,一生中我一次次和苦難狹路相逢,應感謝苦難給了我毅力和勇氣,我自豪,我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精神富翁。”王明璞用文字點燃自己感情的火把,在天地間一步步站起來了,他用一個普通共產黨員人格的光輝,照亮了生他養他的這塊熱土。

令人痛惜的是,從今年8月開始,王明璞同志的病情突然惡化,多方搶救,無法挽回。9月30日,就在舉國歡慶共和國誕辰53周年的前夕,他含笑遠去。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曾努力像保爾那樣活過。”是啊,他雖經歷磨難,九死一生,但他那團永不熄滅的信念之火始終像保爾一樣在胸中熊熊燃燒著。他活得不碌碌無為,活得不虛度年華,活得有益於社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著“三個代表”!

(原載於《山西日報》2002年11月22日一版頭條)

(運城網信備案號I20011)

三隻眼傳媒

歡迎提供新聞、文學作品;代發單位工作資訊;轉發

各類正能量文章;策劃、刊登各種軟性廣告。

垂詢電話: 13834952678(微信同號)

1829590937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 48943335@qq.com

視力極差,他憑著感覺摸索著“寫”

王明璞給自己定了個時間表:每天早上7時至7時半起床鍛煉身體,早飯後讀書、看報、寫作。他把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邊與病魔搏鬥,邊開始孤獨、悲壯的文學創作。

當王明璞第一次右手拄杖,在老伴的攙扶下顫抖著站起來時,由於幾個月的肌肉萎縮,腿一用力就是一陣鑽心的疼痛。但他咬緊牙關忍耐著,一點點地向前挪著……

10年中,鍛煉成了王明璞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不論盛夏酷暑,還是三九嚴冬,從不間斷。下雨天就由家人攙著在房子裡跺圈圈。去年秋季一天,因雨後路滑,他先後8次摔倒在院子裡,但每次被人扶起來後,又倔強地向前挪著。他的心裡始終有一份不變的信念:生命不止,運動不息!他堅信,奇跡屬於頑強的人!

值得慶倖的是,病魔雖然摧殘了王明璞的身體,卻給他保留了驚人的記憶力和尚能活動的右手以及一點點視力。他拿起停擱已久的筆,人生的酸甜苦辣,風起雲湧般地從他的心頭掠過。王明璞愛詩,正像他寫的:“詩把人變得剛毅堅強,詩把人變得多情善感,詩給鐵石心腸的人以喜怒哀樂,詩可以喚醒並重塑人的靈魂……”因此,“我寫詩,不為爭頂詩人的桂冠,也不為自己編織花環,我一生貧困交加,多災多難,卻不甘沉淪,是詩喚起我活下去的勇氣!”他視力極差,眼睛又近視又散光,但他的大腦依然睿智敏捷。從1994年開始,他躺在床上,讓老伴和孩子找些硬紙放在胸上,用自己能動的右臂,憑著感覺摸索著“寫”詩,抒發感情。他這樣描述著自己的病情:“我多麼想翻一個身呵,好把病痛全部抖落;我多麼想挪挪身子呵,也享受一下做人的最微不足道的快樂;我想端坐片刻呵,好奮筆疾書寫下埋在心中依舊的歌;我想站在門口看一眼牆外的世界,但腳下卻有無法越過的坎坷……”儘管如此,他仍然筆耕不輟,“對於殘酷的現實,對於命運的不公,我必須儘快做出選擇。我知道,屬於我的時間已為數不多,如果說‘人生苦短’蘊含著某種哲理,我就再不能用淚水打發生活。用夢幻和理想相伴我,用歌聲和笑聲相伴我,用詩的真誠和激情相伴我……當奇跡向我走來時,我欣喜若狂孩子般的快樂。”

詩是浪漫的,現實卻是殘酷的。這些年,王明璞幾次頻臨死亡,硬是憑著堅忍的毅力、頑強的信念和平靜的心態,一次次戰勝病魔活了過來。他繼續拿起筆大寫特寫起來:“既然我無牽無掛地來到這個世上,我就無憂無慮地選擇一次次衝鋒。在死神已經召喚過幾次之後,再做一次精神抖摟的威武壯行。即使到了那一天,我將無怨無悔地含笑而去,因我已竭盡全力不懈怠地苦苦奮鬥了終生。”他還寫道:“人心不死,生命絕不畫句號,奇跡屬於頑強拼搏的人……只要命運還給我時間,我深信,總有一天我會站起來,走出去,再次走出火熱的生活,走進已經陌生但充滿生機的世界。”

10個寒來暑往,王明璞先後口授或“寫”出詩歌、散文250餘首(篇)共18萬多字,在《中國中醫藥報》、《火花》、《支部建設》、《九州詩文》、《山西文學》、《運城日報》等報刊上發表了《他以艱苦鍛煉鋼鐵》、《病床上的懷念》、《慶澳門回歸》、《真情無價》等80多件作品,長的多達800餘字。文章多以曠逸中現渾樸、平淡中有真情見長。今年8月,他的17.5萬余字的文集《我用生命歌唱》在友人王振海、柴繼光的傾情幫助下,終於出版發行,圓了他有生之年的一大夙願,也使關心他的親朋好友感到了一絲欣慰。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正如他在一首詩中寫的那樣:“苦難是人生一部最好的教科書,一生中我一次次和苦難狹路相逢,應感謝苦難給了我毅力和勇氣,我自豪,我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精神富翁。”王明璞用文字點燃自己感情的火把,在天地間一步步站起來了,他用一個普通共產黨員人格的光輝,照亮了生他養他的這塊熱土。

令人痛惜的是,從今年8月開始,王明璞同志的病情突然惡化,多方搶救,無法挽回。9月30日,就在舉國歡慶共和國誕辰53周年的前夕,他含笑遠去。他留下的最後一句話是“我曾努力像保爾那樣活過。”是啊,他雖經歷磨難,九死一生,但他那團永不熄滅的信念之火始終像保爾一樣在胸中熊熊燃燒著。他活得不碌碌無為,活得不虛度年華,活得有益於社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忠實地實踐著“三個代表”!

(原載於《山西日報》2002年11月22日一版頭條)

(運城網信備案號I20011)

三隻眼傳媒

歡迎提供新聞、文學作品;代發單位工作資訊;轉發

各類正能量文章;策劃、刊登各種軟性廣告。

垂詢電話: 13834952678(微信同號)

18295909370(微信同號)

投稿郵箱: 48943335@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