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蒼術——用於夜盲症及眼目昏澀

蒼術

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茅蒼術或北蒼術的乾燥根莖。 前者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地, 以產于江蘇茅山一帶者品質最好, 故名茅蒼術。 後者主產於內蒙古、山西、遼寧等地。 春、秋二季採挖, 曬乾。 切片, 生用、麩炒或米泔水炒用。

【藥性】辛, 苦, 溫。 歸脾、胃、肝經。

【功效】燥濕健脾, 祛風散寒。

【應用】

1、 濕阻中焦證

本品苦溫燥濕以祛濕濁, 辛香健脾以和脾胃。 對濕阻中焦, 脾失健運而致脘腹脹悶, 嘔惡食少, 吐瀉乏力, 舌苔白膩等症, 最為適宜。 常與厚樸、陳皮等配伍, 如平胃散(《和劑局方》)。 若脾虛濕聚, 水濕內停的痰飲或外溢的水腫, 則同利水滲濕之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 如胃苓湯(《證治準繩》)。 若濕熱或暑濕證, 則可與清熱燥濕藥同用。

2、 風濕痹證

本品辛散苦燥, 長於祛濕, 故痹證濕勝者尤宜, 可與薏苡仁、獨活等祛風溫藥同用, 如薏苡仁湯(《類證治裁》)。 若濕熱痹痛, 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熱瀉火藥,

如白虎加蒼術湯(《普濟本事方》), 或與黃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 用於濕熱痿證, 即四妙散(《成方便讀》)。 若與龍膽、黃芩、梔子清熱燥濕藥同用, 可治下部濕濁帶下、濕瘡、濕疹等。

3、 風寒挾濕表證

本品辛香燥烈, 能開肌腠而發汗, 祛肌表之風寒表邪,

又因其長於勝濕, 故以風寒表證挾濕者最為適宜。 常與羌活、白芷、防風等同用, 如神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此外, 本品尚能明目, 用於夜盲症及眼目昏澀。 可單用, 或與羊肝、豬肝蒸煮同食。

【用法用量】煎服, 5-10g。

【使用注意】陰虛內熱, 氣虛多汗者忌用。

【鑒別用藥】蒼術、藿香、佩蘭均為芳香化濕藥,

具有化濕之力, 用於濕阻中焦證。 但蒼術苦溫燥烈, 可燥濕健脾, 不僅適用於濕阻中焦, 亦可用於其他濕邪氾濫之症;而藿香、佩蘭性微溫或平, 以化濕醒脾為主, 多用於濕邪困脾之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