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紹興·圖說 龍瑞宮

龍瑞宮是中國唯一洞天福地雙棲處(陽明洞為第十洞天、若耶溪為第十七福地), 宮址在今紹興會稽山東南宛委山景區, 宛委山古為越中道教聖地, 該山之龍瑞宮, 更為越中一大勝跡。 系道家“第十洞天”。 《道書》雲:“黃帝時嘗建候神館於此”。 唐神龍元年(705年), 置懷仙館。 開元二年(714年)因龍見, 改名龍瑞宮。 懷仙館為南朝宋人孔靈產入道後所重建。 所謂“龍見”, 指“敕方士葉天師設醮而龍現。 康熙《會稽縣誌 》卷十六曰:“龍瑞宮在宛委山下, 其旁為陽明洞天。

“陽明洞天”, 為道教第10洞天。 陽明洞, 也就是“禹穴”。 洞系一巨石, 中裂為碑,

闊不盈尺, 深不知底。 道教視此石為聖物。 黃帝曾建侯神館於此, 大禹在這裡得黃帝“金簡玉字書”, 識山河體勢, 窮百川之理, 終於治平洪水, 治水完畢, 大禹將書藏於洞中, 僅有一線縫隙。 自司馬遷“上會稽, 探禹穴”(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寫到:“二十而南游江、淮, 上會稽, 探禹穴, 窺九疑, 浮於沅、湘, 北涉汶、泗, 講業齊、魯之都, 觀孔子之遺風, 鄉射鄒嶧, 厄困鄱、薛、彭城, 過梁、楚以歸。 ”)以後, 來此尋訪禹穴、甚至隱居的名人不少:

南朝謝靈運《遊山》詩:“幸遊建德鄉, 觀奇經禹穴”。 唐李白《送二季之江東》詩:“禹穴藏書地, 匡山種杏田”。 禹穴旁, 葛玄、葛洪求仙煉丹於此, “去禹穴二十五步”, 又有“禹井”, “謂禹穿鑿, 故因名之”。 原井“大如盆盂, 其深尺許, 清泉湛然”。 此井後來也為道教文化所覆蓋,

稱“葛仙翁煉丹井”。 明代著名學者王守仁曾結廬讀書(王守仁就是因為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 自號陽明子, 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 人稱王陽明), 潛心研究心學, 終成一代哲學大師。 清康熙《會稽縣誌》載:“王文成守仁為刑部主事, 時已告歸, 結廬洞側, 默坐三年, 了悟心性, 今故址猶存。

龍瑞宮作為越中著名道觀, 曾保存有不少古代碑刻。 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賀知章的《龍瑞宮記》摩崖石刻。

賀知章《龍瑞宮記》雕刻在飛來石崖面之中心部位, 周刻線框。 框高76釐米, 寬69釐米。 文為楷書陰刻, 12豎行, 滿行15字, 字徑3.5釐米。 賀知章的書法存世極少, 《龍瑞宮記》便是其中之一。 相傳, 賀知章應鄉親相邀欣然書丹, 並命工刻於石壁上。

刻石題名《宮記》, 實為《龍瑞宮管山界至記》, 現習稱《龍瑞宮記》。

攝影:苦了苦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