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歐洲中世紀的煉金術,曾經是魔鬼的藝術,貪婪的化身

煉金術是中世紀的一種化學哲學的思想和始祖, 是當代化學的雛形。 其目標是通過化學方法將一些基本金屬轉變為黃金, 製造萬靈藥及製備長生不老藥。 現在的科學表明這種方法是行不通的。 但是直到19世紀之前, 煉金術尚未被科學證據所否定。 包括以撒、牛頓在內的一些著名科學家都曾進行過煉金術嘗試。 現代化學的出現才使人們對煉金術的可能性產生了懷疑。

在歐洲中世紀時期出於對黃金的強烈渴求, 人人對煉金術充滿貪欲。 為了不使煉金術為心術不正的人窺伺, 煉金術士們想到了一個辦法, 打亂字母和單詞順序, 再加上一些只有自己能讀懂的暗語, 使自己的著作理論變得晦澀難懂(也許除了他自己沒人能看懂)。 這樣一來, 即使書籍和實驗成果不慎遺失, 煉金術的秘密也沒法被揭開。

煉金術士相信, "煉金術"的精餾和提純賤金屬, 是一道經由死亡、復活而完善的過程, 象徵了從事煉金的人的靈魂由死亡、復活而完善, 煉金術能使他獲得享福的生活、高超的智慧、高尚的道德, 改變他的精神面貌, 最終達到與造物主溝通。 不用說, 這樣的目標是無法達到的。

大部分的煉金術士都是神職人員, 而教會對這項活動本就持保留態度。

要是能源源不斷的煉出黃金也就罷了, 可是, 煉不煉得出金子這又是無法肯定的事情, 投入大量精力, 耽誤本職工作(研讀、傳播教義, 發展信徒)。 慢慢的, 教會這種反對的情緒開始激化。 煉金術士也由好端端的追求永恆真知的科學技術人員, 被教會宣揚成了和魔鬼交易的邪惡巫師, 普通民眾對此深信不疑。

煉金術作為一門古老的晦澀難懂的學科, 甚至被賦予了能煉製出“魔法石”, 製作“長生不老藥”的“神奇功能”。

自13世紀後, 煉金術被社會主流思想強制認定為巫術, 在大眾眼中, 它再也沒能“洗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