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貴師重傳 走進名校長工作室

“我們要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一流教師, 不斷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對北京師範大學師生說的這句話, 已為中國教育人所熟知。 近些年來, 党和國家大力宣導教育家辦學, 高度重視幹部教師尤其是名校長培養工作。 為大力加強名校長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名校長的引領、示範作用,去年底, 淄博市評選出首批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 認定首批名校長工作室。

陶行知先生說過:“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 ”名校長更是如此。 他們作為名校長,借助名校長工作室載體, 正以自己科學的辦學思想和辦學實踐引領教育,並為時代教育注入健康與活力。

近期, 本報記者將陸續走進我市首批名校長工作室進行採訪報導, 用媒體的力量推動名校長經驗的傳播與推廣, 積極推進我市教育事業的發展。

劉紹華名校長工作室

“劉紹華名校長工作室”以建立學習共同體為目標,

探討研究在學校管理與發展方面的實際問題, 主要研究內容為“文化管理, 以文化人, 學校多元化發展”及“四維一體整體課堂”的實踐研究, 分為“學校核心發展力、校長核心領導力”兩個主要研究領域。 劉紹華致力於構建科學有效的學校核心發展力和校長核心領導力實踐研究, 實現學校、教師和學生三者和諧的、可持續的和健康的發展。

陳忠心名校長工作室

陳忠心, 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 中學一級教師, 首批淄博名校長, 首批淄博十大名校長工作室主持人,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有十年的中學工作經歷,擔任過中學政教主任、副校長;後擔任過高新區三所小學的校長、黨支部書記;現任淄博高新區華僑城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先後獲得高新區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淄博市創新教育和科技實踐活動先進個人、淄博市教育資訊化先進個人、淄博市教師教育工作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先後在《淄博日報》《現代教育導報》以及《淄博課改通訊》《中國電化教育》《中小學管理》《資訊技術教育》《教育家》等報刊上發表文章20餘篇。

韓相永名校長工作室

韓相永,淄博市臨淄區稷下小學校長、書記, 淄博市首批名校長。 多年來, 韓相永校長率領全校教職工, 承古訓、開新篇, 致力於養心教育的實踐與研究,

在省內外引起較大反響。

2016年12月, 學校成立了韓相永致遠名校長工作室。 依託臨淄區城鄉教育共同體, 先後吸納桓公小學、齊都小學、齊陵街道中心小學、齊陵二中小學部四位校長為名校長工作室成員。 一年來, 韓相永校長帶領他的工作室成員努力學習、銳意改革, 積極承擔並創造性完成工作室的各項職責任務, 促進了各校的共同發展。 這一年, 先後組織學員到省內外名校開展掛職鍛煉和實踐研究, 系統學習借鑒其先進經驗, 促使成員個人素質進一步提升。

路厚林名校長工作室

“路厚林名校長工作室”成員校由周村一中、桓台縣魚龍中學、淄博高新區第一中學、周村城北中學、周村北郊中學、周村南郊中學、周村王村中學共7所學校組成,工作室成員由成員校的校長、副校長等8人組成,其中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2人、淄博市名校長1人、淄博市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1人、省特級教師和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1人。工作室打破區域界限,打造跨區域個人與學校“合作發展共同體”為任務,打造成“溫馨的團隊、研究的平臺、發展的視窗、輻射的中心、創新的基地。”

路厚林,周村一中黨支部書記、校長,高級教師,淄博市首批名校長,第二期“齊魯名校長工程建設人選”。他主持《初中各學科“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等課題,多次獲獎,曾評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

任曰金名校長工作室

“任曰金名校長工作室”工作主題內容聚焦在《以建築實訓基地為引領提升中職學校理實一體化建設》這一課題,採用“理論學習”“專家引領”“考察觀摩”“掛職鍛煉”等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培養方法在現有的實訓課基礎上不斷提升高效課堂,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更深入研究,結合現有的建築實訓教學經驗,逐步將建築實訓特色方法向其他專業進行輻射、影響。工作室通過摸索專業實訓教學特色之路,搭建正確、積極的評價機制,貫徹技能教學初衷理念,推進學校省級品牌專業建設,使學校成為省內乃至國內獨具特色的中職示範性名校。

譚秀清名校長工作室

譚秀清,淄川區實驗小學校長,2015年1月被認定為淄博市首批名校長,2016年12月被淄博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名校長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來,在淄川區教體局黨委領導的指導下,遴選了本區的中青年校長成立團隊,開設微信公眾平臺“譚秀清工作室”,進行學習與研討、交流與分享、傳播與帶動。譚秀清校長帶領團隊成員積極參與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實踐的中小學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提升路徑研究》的子課題《校長如何建設學校資訊化核心團隊》的研究,並立足本區教育實際申報了市級立項課題《基於教師專業發展訴求的小學教學研究團隊建設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各個學校形成了互聯網下的團隊文化,借助團隊智慧,創新了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了各個學校的資訊化水準。工作室多個成員被提拔選派到新的重要崗位。

王世英名校長工作室

王世英,196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現任張店區教育局學前教育中心主任、張店區實驗幼稚園園長、書記。先後獲得山東省百名優秀園長、山東省第二屆創新型園長、第四批淄博市優秀校長、淄博名校長、淄博市十大巾幗建功標兵、淄博市三八紅旗手、淄博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張店區教育名城建設年度創新人物等稱號。

擔任園長19年來,她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努力做研究型、專家型的園長。2014年,張店區第一、第三幼稚園相繼投入使用,以實驗幼稚園為中心,建立起了張店區公辦學前教育集團。各個幼稚園實現了“管理高起點、工作高標準、隊伍高素質、保教高品質,辦園高品位”。

孫正軍名校長工作室

“孫正軍名校長工作室”由臨淄太公小學、臨淄雪宮小學、皇城中心校、鳳凰中心校、臨淄實驗外國語學校、臨淄區金嶺回中、高青三中、泰安市東平中學、濱州市陽信縣勞店中學共九所學校組成,工作室成員由成員校校長等12人組成,其中四人獲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三人獲省級榮譽稱號。

工作室主持人孫正軍,是臨淄區第一中學校長、書記,中學高級教師,首屆山東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長、山東省首批齊魯名校長,先後承擔“初中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初中生個性健康發展的行動研究”“中學生自主互助學習生活方式的策略研究”“開發齊文化課程提升初中生現代素養的行動研究”等多項省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7年主持編寫山東省通用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巴兆成名校長工作室

巴兆成,高青雙語學校校長,中國教育科研創新校長、淄博市十大教育創新人物、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011年8月,50歲的他毅然放棄了地位優越的校長職務,選擇了高青雙語學校這樣一所民辦公助學校。

他的敢於創業、勇於創新、善於創造的精神,激勵著年輕教師團隊前行。如今,年輕的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團隊走進了淄博教研室網路直播間;年輕的雙語學校成為了一所家門口讓人敬仰的學校,家長滿意率達98%;學校得到了省教研院李文軍院長如此評價“雙語的課程建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初中教育改革與創新示範學校”等20多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 劉洋

“路厚林名校長工作室”成員校由周村一中、桓台縣魚龍中學、淄博高新區第一中學、周村城北中學、周村北郊中學、周村南郊中學、周村王村中學共7所學校組成,工作室成員由成員校的校長、副校長等8人組成,其中齊魯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2人、淄博市名校長1人、淄博市名校長建設工程人選1人、省特級教師和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1人。工作室打破區域界限,打造跨區域個人與學校“合作發展共同體”為任務,打造成“溫馨的團隊、研究的平臺、發展的視窗、輻射的中心、創新的基地。”

路厚林,周村一中黨支部書記、校長,高級教師,淄博市首批名校長,第二期“齊魯名校長工程建設人選”。他主持《初中各學科“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等課題,多次獲獎,曾評為全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個人。

任曰金名校長工作室

“任曰金名校長工作室”工作主題內容聚焦在《以建築實訓基地為引領提升中職學校理實一體化建設》這一課題,採用“理論學習”“專家引領”“考察觀摩”“掛職鍛煉”等內容多樣、形式豐富的培養方法在現有的實訓課基礎上不斷提升高效課堂,在理論與實踐結合上更深入研究,結合現有的建築實訓教學經驗,逐步將建築實訓特色方法向其他專業進行輻射、影響。工作室通過摸索專業實訓教學特色之路,搭建正確、積極的評價機制,貫徹技能教學初衷理念,推進學校省級品牌專業建設,使學校成為省內乃至國內獨具特色的中職示範性名校。

譚秀清名校長工作室

譚秀清,淄川區實驗小學校長,2015年1月被認定為淄博市首批名校長,2016年12月被淄博市教育局批准成立名校長工作室。工作室成立以來,在淄川區教體局黨委領導的指導下,遴選了本區的中青年校長成立團隊,開設微信公眾平臺“譚秀清工作室”,進行學習與研討、交流與分享、傳播與帶動。譚秀清校長帶領團隊成員積極參與了中國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基於實踐的中小學校長資訊化領導力提升路徑研究》的子課題《校長如何建設學校資訊化核心團隊》的研究,並立足本區教育實際申報了市級立項課題《基於教師專業發展訴求的小學教學研究團隊建設的研究》。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各個學校形成了互聯網下的團隊文化,借助團隊智慧,創新了資訊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提高了各個學校的資訊化水準。工作室多個成員被提拔選派到新的重要崗位。

王世英名校長工作室

王世英,1966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本科學歷,高級教師,現任張店區教育局學前教育中心主任、張店區實驗幼稚園園長、書記。先後獲得山東省百名優秀園長、山東省第二屆創新型園長、第四批淄博市優秀校長、淄博名校長、淄博市十大巾幗建功標兵、淄博市三八紅旗手、淄博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張店區教育名城建設年度創新人物等稱號。

擔任園長19年來,她不斷學習,不斷反思,努力做研究型、專家型的園長。2014年,張店區第一、第三幼稚園相繼投入使用,以實驗幼稚園為中心,建立起了張店區公辦學前教育集團。各個幼稚園實現了“管理高起點、工作高標準、隊伍高素質、保教高品質,辦園高品位”。

孫正軍名校長工作室

“孫正軍名校長工作室”由臨淄太公小學、臨淄雪宮小學、皇城中心校、鳳凰中心校、臨淄實驗外國語學校、臨淄區金嶺回中、高青三中、泰安市東平中學、濱州市陽信縣勞店中學共九所學校組成,工作室成員由成員校校長等12人組成,其中四人獲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三人獲省級榮譽稱號。

工作室主持人孫正軍,是臨淄區第一中學校長、書記,中學高級教師,首屆山東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長、山東省首批齊魯名校長,先後承擔“初中學科教學與生命教育的實踐與探索”“初中生個性健康發展的行動研究”“中學生自主互助學習生活方式的策略研究”“開發齊文化課程提升初中生現代素養的行動研究”等多項省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17年主持編寫山東省通用教材《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巴兆成名校長工作室

巴兆成,高青雙語學校校長,中國教育科研創新校長、淄博市十大教育創新人物、中國教育學會初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

2011年8月,50歲的他毅然放棄了地位優越的校長職務,選擇了高青雙語學校這樣一所民辦公助學校。

他的敢於創業、勇於創新、善於創造的精神,激勵著年輕教師團隊前行。如今,年輕的小學語文、數學、英語團隊走進了淄博教研室網路直播間;年輕的雙語學校成為了一所家門口讓人敬仰的學校,家長滿意率達98%;學校得到了省教研院李文軍院長如此評價“雙語的課程建設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學校先後榮獲“全國初中教育改革與創新示範學校”等20多項榮譽稱號。

責任編輯 劉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