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這些年你未曾用過的奇葩共用產物

摘要:現在的好多東西仿佛和「共用」兩個字沾上邊, 就存在改變世界的可能了, 而這些變了味的共用產物似乎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Uber 和 Airbnb 兩隻巨無霸獨角獸的崛起讓「共用」一詞異常火熱, 作為共用經濟最具代表性的兩家企業, Uber 和 Airbnb 分別為計程車業和酒店業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 也讓人們看到了共用經濟的巨大潛力, 它幾乎可以滲透到各個行業。

從共用充電寶到共用睡眠倉, 從共用雨傘再到共用籃球, 從共用健身倉到共用停車位, 甚至連共用馬紮都出現在北京的公車站上。

如雨後春筍般, 仿佛和「共用」兩個字沾上邊, 就存在改變世界的可能了, 而這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捉摸不透甚至讓人哭笑不得的共用產物,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你未曾見過, 用過的奇葩共用產物, 同時也聊聊這些變了味的「共用」真的是我們所需要的嗎?

最不靠譜的共用產物

最近共用的風刮到了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近 300 個公交網站出現了共用公交硬幣, 該共用硬幣一個網站共放置 8 枚 1 元硬幣, 寫有「一次一枚, 次日歸還」的字樣, 供民眾免費取用, 而這種共用產物在出現之時就引起了廣泛的談論。

有人認為公車共用硬幣讓人感到溫馨,

解決了出行的燃眉之急。 而多數人則想到的是共用硬幣不像共用單車, 既無押金, 也無智慧設備解鎖功能, 取用多少、歸還與否, 主要取決於市民的素質, 且公交站人流較大, 硬幣的取還很難保持平衡。

而事實也是這樣, 在共用硬幣投放兩日之後, 有的共用硬幣變身成了一角錢, 粘貼共用硬幣的紙板也被掀起。 雖然共用硬幣的出發點是好的, 希望解決某些時候的出行問題, 但從目前的情況來看, 硬幣有取無還現象嚴重, 更是有人想直接全部拿走, 目前看來共用硬幣還不是很靠譜。

最會賺錢的共用產物

當提到繁多的共用方式中哪種最會賺錢時, 很多人會想到 Uber、Airbnb、摩拜這些獨角獸, 大公司肯定最會賺錢,

但其實真相往往超出你的想像, 共用雨傘是目前最會賺錢的共用方式。 這裡說到的共用雨傘最會賺錢不是指它獲利最多, 獲利最快, 而是指它的行銷很經典。

9.9 元一把的雨傘需要交納押金 19 元, 雖然 3 萬多把雨傘在投放幾天後多數都沒有收回, 但仔細一想原價 9.9 的雨傘最終以 19 元的價格售出,

是不是很會賺錢, 而且最主要的這還是無人銷售!而網友對此也紛紛亮出犀利的點評, 網上賣耐克鞋假一賠二, 結果寄過來三雙, 真是清庫存大法。

損失最快的共用產物

在一個下雨的週末, 北京街頭出現了一種「共用馬紮」, 供人們使用。 這種「共用馬紮」與普通馬紮無異, 只是頭頂二維碼, 將自己裸露在天地間, 而且這種「共用馬紮」只需掃碼便可使用, 並不需要註冊和押金。

這種「共用馬紮」很是質樸,並沒有智慧、定位、智慧鎖可言,用戶想掃碼就掃碼,不想掃碼也能直接坐,而這種哭笑不得的共用方式也引得的一些網友的吐槽,「哈哈哈哈承包了我所有的笑點,不掃碼會紮屁股?坐完之後是不是還可順便拿走?」

沒有鎖拿起來就能走,這也加速了「共用馬紮」的流失。當時網傳在雙井地鐵站附近也有不少的「共用馬紮」,但有網友到達現場後卻一個也沒看到。而附近保安稱,有人在此投放了十多個「共用馬紮」,「但後來哪兒去了,我也不知道」,「共用馬紮」也成了損失最快的共用產物。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共用做不到的

今年的 4 月 1 日,某 App 宣佈推出共用衛生巾。據悉,只要下載 App 就可租用一片智慧衛生巾。該款智慧衛生巾擁有定位,自潔,防盜等功能,據說還能測試經期流量......App 內選用吳亦凡、鹿晗等眾多知名男明星的聲音進行語音瀏覽,指導用戶一鍵到巾。

在前不久的七夕節,北京三裡屯出現一身著蜘蛛俠服飾的「共用男友」,路人掃碼可與他互動,他身後的牌子上則「明碼標價」。陪逛街:5 元/15 分鐘,20 元/小時(鞋底要報銷);陪吃飯:6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雇主請客制);陪看電影:7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陪去 K 歌:8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

除了上述的共用產物,共用內褲、共用半張床等也曾出現,「共用」一詞帶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在這個處處都存在著共用元素的時代有人就表示過,共用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任何東西都向「共用」二字靠近,任何東西都想裝進「共用」這個筐裡,這也導致了「共用」已經變了味,現在出現的一些共用產物其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一方面,這些所謂的共用只是想與「共用」兩個字沾上邊,而並非真正的共用,並不是把閒置的資源進行利用,而是生產一批新產品進行共用,這有些偏離了共用的基因了。另一方面,它們的出現雖然解決了某些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甚至是更多的問題,而來帶更多問題的共用產物顯然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講真,現在「共用」一詞似乎有些被我們玩壞了。

這種「共用馬紮」很是質樸,並沒有智慧、定位、智慧鎖可言,用戶想掃碼就掃碼,不想掃碼也能直接坐,而這種哭笑不得的共用方式也引得的一些網友的吐槽,「哈哈哈哈承包了我所有的笑點,不掃碼會紮屁股?坐完之後是不是還可順便拿走?」

沒有鎖拿起來就能走,這也加速了「共用馬紮」的流失。當時網傳在雙井地鐵站附近也有不少的「共用馬紮」,但有網友到達現場後卻一個也沒看到。而附近保安稱,有人在此投放了十多個「共用馬紮」,「但後來哪兒去了,我也不知道」,「共用馬紮」也成了損失最快的共用產物。

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共用做不到的

今年的 4 月 1 日,某 App 宣佈推出共用衛生巾。據悉,只要下載 App 就可租用一片智慧衛生巾。該款智慧衛生巾擁有定位,自潔,防盜等功能,據說還能測試經期流量......App 內選用吳亦凡、鹿晗等眾多知名男明星的聲音進行語音瀏覽,指導用戶一鍵到巾。

在前不久的七夕節,北京三裡屯出現一身著蜘蛛俠服飾的「共用男友」,路人掃碼可與他互動,他身後的牌子上則「明碼標價」。陪逛街:5 元/15 分鐘,20 元/小時(鞋底要報銷);陪吃飯:6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雇主請客制);陪看電影:7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陪去 K 歌:8 元/15 分鐘,30 元/小時(禁止看鬼片)。

除了上述的共用產物,共用內褲、共用半張床等也曾出現,「共用」一詞帶來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它們做不到的。

真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在這個處處都存在著共用元素的時代有人就表示過,共用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任何東西都向「共用」二字靠近,任何東西都想裝進「共用」這個筐裡,這也導致了「共用」已經變了味,現在出現的一些共用產物其實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一方面,這些所謂的共用只是想與「共用」兩個字沾上邊,而並非真正的共用,並不是把閒置的資源進行利用,而是生產一批新產品進行共用,這有些偏離了共用的基因了。另一方面,它們的出現雖然解決了某些問題,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甚至是更多的問題,而來帶更多問題的共用產物顯然不是我們所需要的。

講真,現在「共用」一詞似乎有些被我們玩壞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