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靈寶故縣為民實業劉勝民創造了一個黃土高原生態農業的傳奇

三門峽為民實業有限責任公司位於靈寶市故縣鎮, 成立於2008年。 公司堅持“綠色生態, 為民利民”發展理念, 按照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模式, 圍繞荒溝荒山荒坡荒灘, 實施林、果、牧、水、沼綜合開發, 全力打造生態農業, 發展迴圈經濟。 通過幾年發展, 公司初步建成了“一園二廠八基地”, 基本形成了“種—養—加”、“豬—沼—果(林)”各產業互相依託、互補聯動、迴圈發展模式。

“一園”即:福潤農家生態園, 位於靈寶市原種場對面, 占地面積20畝, 總投資3200萬元, 擁有員工60 人, 其中婦女52人, 貧困婦女14人。 該園集農家特色餐飲、饅頭加工、休閒娛樂為一體, 為解決附近農村婦女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福潤農家生態園擁有河南省規模最大的全自動饅頭加工生產線, 日加工饅頭30000個, 所用麵粉為自己麵粉廠專供, 無任何添加劑, 採用醪糟老酵母發麵, 口感醇香。 是三門峽唯一獲得生產許可證的饅頭糕點加工企業,

為解決附近農村婦女就業提供便利條件。 作為惠民工程, 為響應“百日潔城”行動號召, 帶頭將用煤改成用氣鍋爐, 環保衛生。

“二廠”:一是生豬屠宰加工廠, 年可屠宰分割生豬3.5萬頭, 加工生鮮肉、鹵肉製品1000噸;二是為民倉儲加工廠, 建設大型倉儲4棟,

可存儲農產品5000餘噸, 並建有大型麵粉加工車間, 年加工麵粉1.5萬噸。

鹵肉加工設備

麵粉加工車間

總經理劉勝民在查看麵粉品質

走進為民倉儲, 一座全自動麵粉加工機轟隆隆地吐著雪白的麵粉, 一袋袋麵粉整齊擺放。 自種的小麥, 自製麵粉, 不添加任何成分, 實行訂單式銷售。 今年3月到10月, 生產麵粉1000噸, 銷售一空。 原生態、貨真價實的麵粉受到了群眾信賴, 附近村民紛紛把自家的麥子存放到為民倉庫, 就等著加工麵粉用。今年5月為民實業在故縣鎮街上開設了鹵肉店,進行肉製品熟食加工銷售,每月銷售肉量5000斤。

“八基地”:3萬頭優質商品豬養殖基地、千頭種豬繁育基地、5000畝速生林基地、千畝糧食基地、萬隻烏雞養殖基地、千畝大櫻桃基地、百畝水產養殖基地、千畝優質葡萄基地等特色種養基地。

水產養殖基地

水產養殖基地規劃

山溝中的水源

綠化荒溝 轉型農業

千畝速生楊基地在紅花寨村南溝,是2006年承包本村荒溝而栽,也是劉勝民家庭農場首個農業專案。早年劉勝民經營礦山,當看到農村荒坡荒溝需要綠化,就萌生轉型發展農業的理念。如今10萬余棵紅葉楊鬱鬱蔥蔥,最大的長到二十公分粗。在速生楊基地,劉勝民又連續兩年共投資200萬元,埋設了8000米管道,基地內修建4個水塘,保證楊樹旱季不喊“渴”。2009年又從豬場到速生楊基地埋設了沼液污水管道,定期為楊樹人工餵養“高營養”的有機肥。林業基地不僅注重經濟效益,而且追求生態效益,這兩年,又專門培育200畝農場的苗木園,在基地周邊,村莊周邊栽植3萬餘棵側柏等,綠化美化家園。

在林業基地旁邊,農場還投資建設了深3.5米的8畝魚塘,引來清澈乾淨的車峪河水,放養了鯰魚、草魚等,養殖的同時,發展休閒垂釣。

規模養殖 形成基地

隨著首個農業項目順利運作,劉勝民又瞄上了紅花寨村西半坡一處廢棄磚廠,醞釀著新的農業專案。2008年初,他又承包了這片廢棄坑凹地,用了一個月時間推出30餘畝平整地,著手建設現代化的豬場,當年,整齊排列的十餘棟溫室豬舍建成,在這裡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投資600萬元的豬場建成後,保持2000頭的存欄規模,每年向社會提供1萬頭以上的優良商品仔豬,銷往靈寶周邊的永濟、三門峽、潼關以及豫東等地。豬場形成了規模,飼料基地成了當務之急。劉勝民又在西閻黃河灘承包1000餘畝灘塗地種植農作物,彌補豬場的“口糧”。有了種豬場作後盾,劉勝民又產生了更宏偉的計畫,家庭農場再上規模。2009年在村北兩公里的北嶺上建設萬頭商品豬基地,占地100畝,固定資產投資2800萬元,硬化道路1500米,建設靈寶市最大的沼氣池,常年免費為北嶺自然村所有村民供應沼氣。 在萬頭商品豬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高標準的藍色鋼瓦豬舍,像現代化的廠房一樣,掩映在泡桐林裡,場區廣玉蘭、女貞、銀杏等綠化樹種應有盡有。聘請的技術負責人李國堂告訴記者,基地年出欄商品豬在20000頭以上,銷往雙彙集團、北京、天津、成都等地,2011年效益最好,達到1000多萬元利潤。

新豬場建設

新基地規劃

新基地風景

新基地風景

生態農業 迴圈發展

去年,劉勝民投資700余萬元平整土地,整修道路,新打深水井,鋪設雙套地埋管道進行節水灌溉,引來水源和沼液,購置二十餘台農業機械,建設千畝大櫻桃基地,分為早、中、晚系列,共栽植先鋒、拉賓斯、紅寶石、龍冠、薩米脫、早大果、紅燈等優良品種大櫻桃5萬株。

三門峽為民實業公司經理譚文平介紹說:“今年有三分之一的櫻桃樹開始掛果,現在最粗的直徑近10釐米。明年夏天櫻桃成熟時,滿坡將是櫻桃紅。”據瞭解,櫻桃基地占地1200餘畝,栽植了早中晚系列,共有紅寶石、龍冠、紅燈等品種50000株。為發展有機農業,櫻桃園裡噴灌設施覆蓋田間,鋪設管道輸送豬糞、沼液等有機肥。在櫻桃樹成長期間,樹下種植板藍根藥草,同時放養了近萬隻烏雞,實行純綠色散養,烏雞每只最高賣到150元。

管博士來基地考察,背後是櫻桃園

為何烏雞價格居高?原來吃食藥草的烏雞疾病少,藥物免疫少,客戶一致反映,烏雞肉質口味與眾不同。林藥間種、林下餵養,取得了林地和養殖效益雙收益。在櫻桃樹下散養著烏雞、鵝等禽類,實施生態養殖,去年烏雞每只賣到150元,在大櫻桃沒有生產效益之前,養殖業產生了很好的效益。

為使千畝大櫻桃基地較快較高產生效益,農場還特地從西北農大請來洋博士,專門指導。

為民倉儲加工基地

“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在做我心力能及的事情。”不善言談的劉勝民就是這一句話。

一片冰心寄黃土。為了這個“力所能及的事情”,劉勝民堅持了十年,守望著他喜愛的黃土地。

萬頭豬有“口糧”,千畝林有“營養”,鹵肉饅頭原“味道”,從種養到加工,為民實業實現了產業相托、互補聯動、迴圈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建設起了一座綠色農業“大銀行”。

為民實業公司十年艱苦創業,不斷壯大,把土地作寶藏,堅持以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為宗旨,圍繞荒坡荒溝黃灘開發,實施林、果、牧、副、漁、沼等生態迴圈發展。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為黃土高原群眾發展農業樹立了典範。

下一步,公司將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緊申辦生豬定點屠宰、麵粉肉製品食品生產許可等相關手續,依法經營,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鏈,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奠定基礎;二是加快生態黑山羊基地建設,積極啟動生態黑豬養殖,打造“為民”生態產品品牌,全力發展林下經濟;三是加強八大特色基地管理,健全完善經營體制,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多豐收,力爭三年內產值達到1.3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人,特別是對下崗婦女再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5-12/10/content_1343315.htm?div=-1

http://www.lbwbw.com/Article/Class1/201306/12660.html

就等著加工麵粉用。今年5月為民實業在故縣鎮街上開設了鹵肉店,進行肉製品熟食加工銷售,每月銷售肉量5000斤。

“八基地”:3萬頭優質商品豬養殖基地、千頭種豬繁育基地、5000畝速生林基地、千畝糧食基地、萬隻烏雞養殖基地、千畝大櫻桃基地、百畝水產養殖基地、千畝優質葡萄基地等特色種養基地。

水產養殖基地

水產養殖基地規劃

山溝中的水源

綠化荒溝 轉型農業

千畝速生楊基地在紅花寨村南溝,是2006年承包本村荒溝而栽,也是劉勝民家庭農場首個農業專案。早年劉勝民經營礦山,當看到農村荒坡荒溝需要綠化,就萌生轉型發展農業的理念。如今10萬余棵紅葉楊鬱鬱蔥蔥,最大的長到二十公分粗。在速生楊基地,劉勝民又連續兩年共投資200萬元,埋設了8000米管道,基地內修建4個水塘,保證楊樹旱季不喊“渴”。2009年又從豬場到速生楊基地埋設了沼液污水管道,定期為楊樹人工餵養“高營養”的有機肥。林業基地不僅注重經濟效益,而且追求生態效益,這兩年,又專門培育200畝農場的苗木園,在基地周邊,村莊周邊栽植3萬餘棵側柏等,綠化美化家園。

在林業基地旁邊,農場還投資建設了深3.5米的8畝魚塘,引來清澈乾淨的車峪河水,放養了鯰魚、草魚等,養殖的同時,發展休閒垂釣。

規模養殖 形成基地

隨著首個農業項目順利運作,劉勝民又瞄上了紅花寨村西半坡一處廢棄磚廠,醞釀著新的農業專案。2008年初,他又承包了這片廢棄坑凹地,用了一個月時間推出30餘畝平整地,著手建設現代化的豬場,當年,整齊排列的十餘棟溫室豬舍建成,在這裡形成了一道靚麗的風景。投資600萬元的豬場建成後,保持2000頭的存欄規模,每年向社會提供1萬頭以上的優良商品仔豬,銷往靈寶周邊的永濟、三門峽、潼關以及豫東等地。豬場形成了規模,飼料基地成了當務之急。劉勝民又在西閻黃河灘承包1000餘畝灘塗地種植農作物,彌補豬場的“口糧”。有了種豬場作後盾,劉勝民又產生了更宏偉的計畫,家庭農場再上規模。2009年在村北兩公里的北嶺上建設萬頭商品豬基地,占地100畝,固定資產投資2800萬元,硬化道路1500米,建設靈寶市最大的沼氣池,常年免費為北嶺自然村所有村民供應沼氣。 在萬頭商品豬基地,記者看到一排排高標準的藍色鋼瓦豬舍,像現代化的廠房一樣,掩映在泡桐林裡,場區廣玉蘭、女貞、銀杏等綠化樹種應有盡有。聘請的技術負責人李國堂告訴記者,基地年出欄商品豬在20000頭以上,銷往雙彙集團、北京、天津、成都等地,2011年效益最好,達到1000多萬元利潤。

新豬場建設

新基地規劃

新基地風景

新基地風景

生態農業 迴圈發展

去年,劉勝民投資700余萬元平整土地,整修道路,新打深水井,鋪設雙套地埋管道進行節水灌溉,引來水源和沼液,購置二十餘台農業機械,建設千畝大櫻桃基地,分為早、中、晚系列,共栽植先鋒、拉賓斯、紅寶石、龍冠、薩米脫、早大果、紅燈等優良品種大櫻桃5萬株。

三門峽為民實業公司經理譚文平介紹說:“今年有三分之一的櫻桃樹開始掛果,現在最粗的直徑近10釐米。明年夏天櫻桃成熟時,滿坡將是櫻桃紅。”據瞭解,櫻桃基地占地1200餘畝,栽植了早中晚系列,共有紅寶石、龍冠、紅燈等品種50000株。為發展有機農業,櫻桃園裡噴灌設施覆蓋田間,鋪設管道輸送豬糞、沼液等有機肥。在櫻桃樹成長期間,樹下種植板藍根藥草,同時放養了近萬隻烏雞,實行純綠色散養,烏雞每只最高賣到150元。

管博士來基地考察,背後是櫻桃園

為何烏雞價格居高?原來吃食藥草的烏雞疾病少,藥物免疫少,客戶一致反映,烏雞肉質口味與眾不同。林藥間種、林下餵養,取得了林地和養殖效益雙收益。在櫻桃樹下散養著烏雞、鵝等禽類,實施生態養殖,去年烏雞每只賣到150元,在大櫻桃沒有生產效益之前,養殖業產生了很好的效益。

為使千畝大櫻桃基地較快較高產生效益,農場還特地從西北農大請來洋博士,專門指導。

為民倉儲加工基地

“我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我在做我心力能及的事情。”不善言談的劉勝民就是這一句話。

一片冰心寄黃土。為了這個“力所能及的事情”,劉勝民堅持了十年,守望著他喜愛的黃土地。

萬頭豬有“口糧”,千畝林有“營養”,鹵肉饅頭原“味道”,從種養到加工,為民實業實現了產業相托、互補聯動、迴圈發展的生態農業模式,建設起了一座綠色農業“大銀行”。

為民實業公司十年艱苦創業,不斷壯大,把土地作寶藏,堅持以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為宗旨,圍繞荒坡荒溝黃灘開發,實施林、果、牧、副、漁、沼等生態迴圈發展。規模化發展、集約化經營、專業化管理,為黃土高原群眾發展農業樹立了典範。

下一步,公司將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一是加緊申辦生豬定點屠宰、麵粉肉製品食品生產許可等相關手續,依法經營,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加工產業鏈,為進一步做大做強奠定基礎;二是加快生態黑山羊基地建設,積極啟動生態黑豬養殖,打造“為民”生態產品品牌,全力發展林下經濟;三是加強八大特色基地管理,健全完善經營體制,實現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多豐收,力爭三年內產值達到1.3億元以上,提供就業崗位1000餘人,特別是對下崗婦女再就業提供了便利條件。

http://newpaper.dahe.cn/dhb/html/2015-12/10/content_1343315.htm?div=-1

http://www.lbwbw.com/Article/Class1/201306/12660.html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