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宜昌往事」天官橋、大公橋、萬壽橋,宜昌的三座老橋,連接了一代人的記憶!

小布說

一座城市, 總是背負太多往事。

歷史深處吹來的風,

還染著宣紙上暈開的淡淡墨色 ......

《宜昌往事》,

將定期為你講述宜昌從前的那些事。

如今的宜昌城區有

橫跨長江的至喜長江大橋、

夷陵長江大橋、三江橋

還有這些曾經“服役”過的老橋

你還記得它們麼?

天官橋

天官橋在大公橋街南頭的常家溪上, 長約9米, 寬僅3米。 《東湖縣誌》記載:“天官橋在南關外五裡, 舊名常家橋。 鄉官王篆重修, 改名天官橋, 有碑記。 ”此橋在明代由吏部左侍郎王篆重修, 改名後又曾多次修繕。 1946年前改建為鋼筋水泥結構, 橋面呈弧形, 中部向上凸出。 解放後橋面兩側又加修了護欄。

大公橋

大公橋在大公橋街南端。 始建於1930年, 為民國宜昌縣縣長趙鐵公所倡修, 因名大公橋。 1967年“文革”中曾改名為東風橋, 1973年恢復原名。 橋長約23米, 1975年將橋面擴寬至18米。

萬壽橋

萬壽橋是夷陵大道橫跨太平橋溪的一座中型橋樑。

長22.5米, 寬9.1米。 上部為水泥混凝土結構。 萬壽橋原為明代知州童世彥所修, 因名童公橋;以後清朝宜昌總鎮張忠孝再修, 改為太平橋;知州宗思聖複修, 改名萬善橋;1951年, 市政府撥款重新修建, 改名萬壽橋。 “萬壽”既為萬善之音, 又取吉祥、長久之意。

90年代服役40年的萬壽橋拆除重建

留言來說一說

你和這些老橋的故事!

來源|宜昌發佈

編輯|李傲圈 編審|水仙

往期回顧

戳圖參與不文明“隨手拍”活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