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治療低血壓眩暈,意外改善濕疹案例!中醫方藥調理思路參考

曾治療一40歲左右女性患者, 平常血壓偏低, 90/60mmHg左右, 常自覺乏力眩暈, 某次眩暈明顯, 來我處就診;發病以來伴疲憊乏力、畏風寒、胃納差、大便稍稀溏、面色淡白, 舌淡苔白膩, 脈弱, 查氣色形態等屬陽氣虧虛徵象。

予處方:黃芪30克, 紅參6克, 白術15克, 炙甘草6克, 陳皮10克, 當歸10克, 升麻6克, 生薑2片, 大棗30克, 枳殼30克, 桂枝10克, 制附片10克、麻黃6克。

服用上方2劑複診, 眩暈症狀明顯減輕;後用大致上方加減共調理一月, 再複診時血壓能維持在110/70mmHg左右, 眩暈乏力感幾乎消失, 神色較前明顯改善;並且患者訴原來有下肢濕疹的現象, 也明顯減輕。

按:病人平素屬陽虛氣虛體質, 中氣不足、陽氣升發不足, 導致血壓偏低, 一派虛弱表現, 用方參照補中益氣東加味;加麻黃、桂枝、附片, 取升散升發陽氣之意;黃芪配大量枳殼, 有升發中氣、生髮胃氣的作用, 這是治療內臟下垂的經典配伍;藥證對應, 所以能取效。

脾胃陽氣升發, 肌表的風寒隨之消散, 所以濕疹也逐漸消退, 這是意外的收穫, 非刻意為之。

以上方藥、方法供同道及患者參考;症狀複雜, 建議找中醫醫師就診。

關注我, 頭條號裡有更多中醫養生文章;有疑問可留言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