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被小三打敗的女人,到底輸在了哪裡?

守了7年還是離了, 離婚三個月, 前夫帶著女人住進了家裡。

2004年認識他, 2006年10月結婚, 2007年11月生下大寶, 從此我的惡夢便開始了。

他是做工程的, 從戀愛開始就是異地, 那時候心裡有愛覺得距離什麼的都不是問題!他最初在我眼中的樣子是老實, 真誠, 細心, 體貼的。 所以即使是婚後要面對長期的兩地分居我也不認為有多大問題。 大寶出生後我在他老家和公婆一起帶孩子, 各種問題開始了……公公是那種家裡大事小事都作主很強勢的人, 而我性格軟弱, 基本受了委屈也只會隱忍, 自己抹眼淚的那種。 當時的老公在外地工作,

我也只能電話裡向他訴苦。 老公是那種在他父母面前低眉順眼從不會反駁他們的孝順兒子, 儘管是我受委屈了他都不會維護我的, 半個字都不會反駁他父母。

也就是從我開始向他訴苦時開始, 他在新去的工地認識了一個和他同校同年級的女人, 也就從這個時候開始他們相互傾訴, 相互喜歡, 而他對我的訴苦也顯得越來越不耐煩, 經常電話裡爭吵, 幾個月才回家一次, 回來也不會碰我。 08年11月回來給大寶過周歲我在他包裡發現一盒12個裝卻只剩下了7個的套套!當時我的反應就是他出軌了, 結果他給我的解釋是工地上另一個同事給他的, 並且電話過去對方也承認了是他給的, 我天真的相信了。

從2008年開始, 他便開始斷斷續續的跟不同的女人出軌。

從2009年底我才發現他在外面有女人, 那時大寶兩歲, 2010年開始守婚到現在7年了!真是男人出軌只有零次跟無數次, 現在後悔為什麼當初不早做決斷, 對他期望了7年, 也耗光了自己所有的青春。

我從他一無所有開始跟著他, 沒有戒指, 沒有自己期望的婚禮, 沒有婚紗。 我以為自己嫁給了愛情, 十年的婚姻我覺的我把這一輩子的眼淚都流盡了, 把這一輩子的苦難都受過了, 在小寶生病無助絕望的時候, 在他夜不歸宿電話關機的時候, 我幾次想要結束自己。

為何遲遲不敢離婚, 因為我和他之間有兩個孩子了, 而且小寶因為出生後一場病嚴重腦癱, 三歲了還幾乎跟幾個月大的小寶寶一樣。

所以離婚後, 我還是希望前夫能夠反思, 為了孩子們可以回頭好好過的。 但是昨天, 給大寶打電話才知道前夫帶著他的女朋友住進家裡了, 雖然我心裡明白遲早會有這麼一天, 但是還是紮心了。

從認識到現在13年了, 他可以做到如此薄情, 我真的想不到;我現在看孩子不方便了, 以前看孩子只需通過爺爺奶奶就好, 現在那女人住家裡, 我不能回去看了。

我現在已經不會期望他能反省, 能回頭了, 一個離婚三個月, 無視孩子的感受, 就可以把女人帶回家住的男人沒有什麼好留戀的!只是可憐了孩子們, 我沒有能力把他們帶在身邊, 小寶的情況特殊, 離不開人照顧。 而大寶他們是不可能讓我帶走的!曾經為了這個家完全沒有了自己的生活,

每天都是家, 公司, 醫院三個點轉。 好在這麼多年一直堅持著沒有辭掉工作。

我覺得, 守婚還是要分情況吧, 像我這樣的守婚就完全是在消耗自己。 我始終不願接受這個男人真的這麼不堪。 當初認為他雖然窮, 但是老實體貼這就夠了, 所以義無反顧地跟著他!總以為自己可以躲在他身後, 他會為我遮風擋雨, 可是這十年來我所經受的風雨和苦難卻都是他帶給我的, 我至今都無法接受。 該怎麼辦?

回復

一次感情的失敗不代表是人生的失敗, 一次婚姻的破裂不代表是你人品有問題。 親密關係裡有這樣一個現象, 出軌者搞婚外情, 破壞家庭, 卻要讓無辜的被出軌者一起承擔婚外情的傷害與難堪。

從這一點說明, 婚姻本就是風險重重的投資, 在任何時候, 結婚都不是讓愛情一勞永逸的辦法;踏入的婚姻的那一刻, 你就已經承擔著被出軌、被傷害、被離婚的各種風險, 即使你什麼都沒做錯。

所以, 當第三者打敗原配上任的時候, 很多原配自認為, 自己輸了, 不管是在哪一方面都是比不上第三者的。 其實, 原配唯一輸的地方, 就是發現丈夫出軌之時, 沒有狠下心搜集出軌證據, 走司法程式離婚讓其精神出軌。

男人的花心和喜新厭舊, 是天性, 只不過道德素質越高, 責任心越強的男人, 面對這種天性的誘惑可以自我把控, 恰如佛洛德所說“性壓抑是人類文明的進步”, 一個“文明”的男人, 才會最大限度的做到性壓抑。

喜新是與生俱來的本能。 心理學實驗顯示,將同一刺激不斷地重複給嬰兒,嬰兒的反應會越來越弱直至不再注意,這時再呈現一個新刺激,嬰兒的反應馬上加強,所以偏愛新鮮刺激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從進化論角度看,喜新本能能夠讓嬰兒快速適應環境、學習新事物,是進化的優勢。

所謂愛情大都是由喜新的情緒產生的,也就是科學上所說的多巴胺分泌的結果。那麼愛情與多巴胺是什麼關係呢?

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瞭解產生愛慕之情時,丘腦中的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勢不可擋地洶湧而出。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嘗巧克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都是同樣的機制在發生作用。幸好,我們的大腦能夠區別彼此之間的不同。

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開許多鎖的萬能鑰匙,根據所處情景不同,在體內產生不同的反應。巧克力的氣味、口味告訴大腦,我們正在吃東西;情侶的體味和香味提醒大腦,我們正在身陷愛中。 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鹼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顛峰狀態。

所以大腦只好取消這種念頭,讓那些化學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陳代謝。這樣一個過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3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 也許,科學家從理論上給愛無法長久找到了理由。可人畢竟是一種情感複雜的動物——他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質在於他的社會化過程,遵守規則、法律,承擔責任、義務,成為文明社會的一員,盡可能地去掉動物原有的本性。這些,都決定了在多巴胺消失之後,愛情存在的理由。

換而言之,也就是說所謂的“純真的愛情”不過只能維持1-3年,愛情退卻以後,就是親情與責任的體現;很多人說,我們是因為愛情而結婚,當然,婚姻之中要有感情基礎,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3年過後,維繫婚姻的還是愛情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幾十年的婚姻裡,維繫它安全美滿的有很多因素,責任心、尊重、信任、生活目標統一、互讓包容等等。這些因素,在你們的婚姻中可謂是越來越少,因為丈夫的屢次出軌,公婆與你關係不融洽,其實婚姻的問題早就暴露無遺。

特別是親密關係中,背叛的出現,令你逆來順受,可你選擇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諒,無疑是縱容對方的背叛,加快親密關係的破裂,徹底摧毀信任聯繫。但是,你無法選擇離婚,與其他守婚的眾多女性原因相似:為了孩子。

其實,我見過不少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大多數內心都會有陰暗面。很多人會責備這是家長離婚導致,而我恰恰認為這是教育導致的。

是那位留下來的父母並沒有很好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連自己糟糕的過去都無法勇敢面對,沒有給到孩子以新的力量。當父母雙方出現了裂痕,因為孩子該不該離婚呢?

這個論題是肯定會引發一連串的例證。某某經歷過單親生活痛苦的孩子如何影響個人生活;某某經歷過父母失敗婚姻的孩子打從小時候就天天盼著父母離婚......失敗的婚姻給孩子帶來的折磨其實並不比單親家庭的殘缺給孩子的折磨少,因此我們站在這個標準上去取捨該不該離婚是不現實的。

簡而言之,婚姻已然不幸,再去強求維持,只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心理陰影甚至會扭曲其愛情婚姻觀,造成恐婚心理。在這可以明確一個問題,對子女的幸福感產生最大負面影響的類別,並不是父母最終離異,而是父母雖然經歷了長期的失和,而且矛盾一天比一天加深,但是卻沒有離婚,夫妻之間彼此做著對方最沉重的枷鎖,卻讓這個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最壞的影響。

離婚成為現實,生活還需要繼續;人之所以生活在世,不是為了丈夫也不是為了孩子,首先是為了自己;離婚後,女人首先要做的重塑性格,一方面要與過去的感情切斷聯繫,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上找精神寄託,或者找要好的閨蜜開驅散寂寞。

婚姻和愛情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活著不是單單為婚姻和感情,許多女人把這些當作全部,所以在離婚後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其實,離婚後女人要儘快做到獨立,性格、經濟的獨立,才能讓自己掌握生活的方向。

心理學實驗顯示,將同一刺激不斷地重複給嬰兒,嬰兒的反應會越來越弱直至不再注意,這時再呈現一個新刺激,嬰兒的反應馬上加強,所以偏愛新鮮刺激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從進化論角度看,喜新本能能夠讓嬰兒快速適應環境、學習新事物,是進化的優勢。

所謂愛情大都是由喜新的情緒產生的,也就是科學上所說的多巴胺分泌的結果。那麼愛情與多巴胺是什麼關係呢?

當一對男女一見鍾情或經過多次瞭解產生愛慕之情時,丘腦中的多巴胺等神經遞質就源源不斷地分泌,勢不可擋地洶湧而出。於是,我們就有了愛的感覺。

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嘗巧克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都是同樣的機制在發生作用。幸好,我們的大腦能夠區別彼此之間的不同。

多巴胺好像一把能打開許多鎖的萬能鑰匙,根據所處情景不同,在體內產生不同的反應。巧克力的氣味、口味告訴大腦,我們正在吃東西;情侶的體味和香味提醒大腦,我們正在身陷愛中。 多巴胺帶來的“激情”,會給人一種錯覺,以為愛可以永久狂熱。不幸的是,我們的身體無法一直承受這種像古柯鹼的成分刺激,也就是說,一個人不可能永遠處於心跳過速的顛峰狀態。

所以大腦只好取消這種念頭,讓那些化學成分在自己的控制下自然地新陳代謝。這樣一個過程,通常會持續一年半到3年。隨著多巴胺的減少和消失,激情也由此變為平靜。 也許,科學家從理論上給愛無法長久找到了理由。可人畢竟是一種情感複雜的動物——他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質在於他的社會化過程,遵守規則、法律,承擔責任、義務,成為文明社會的一員,盡可能地去掉動物原有的本性。這些,都決定了在多巴胺消失之後,愛情存在的理由。

換而言之,也就是說所謂的“純真的愛情”不過只能維持1-3年,愛情退卻以後,就是親情與責任的體現;很多人說,我們是因為愛情而結婚,當然,婚姻之中要有感情基礎,這一點無可厚非,但是3年過後,維繫婚姻的還是愛情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幾十年的婚姻裡,維繫它安全美滿的有很多因素,責任心、尊重、信任、生活目標統一、互讓包容等等。這些因素,在你們的婚姻中可謂是越來越少,因為丈夫的屢次出軌,公婆與你關係不融洽,其實婚姻的問題早就暴露無遺。

特別是親密關係中,背叛的出現,令你逆來順受,可你選擇一而再再而三的原諒,無疑是縱容對方的背叛,加快親密關係的破裂,徹底摧毀信任聯繫。但是,你無法選擇離婚,與其他守婚的眾多女性原因相似:為了孩子。

其實,我見過不少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他們大多數內心都會有陰暗面。很多人會責備這是家長離婚導致,而我恰恰認為這是教育導致的。

是那位留下來的父母並沒有很好的調整好自己的心態,連自己糟糕的過去都無法勇敢面對,沒有給到孩子以新的力量。當父母雙方出現了裂痕,因為孩子該不該離婚呢?

這個論題是肯定會引發一連串的例證。某某經歷過單親生活痛苦的孩子如何影響個人生活;某某經歷過父母失敗婚姻的孩子打從小時候就天天盼著父母離婚......失敗的婚姻給孩子帶來的折磨其實並不比單親家庭的殘缺給孩子的折磨少,因此我們站在這個標準上去取捨該不該離婚是不現實的。

簡而言之,婚姻已然不幸,再去強求維持,只會帶給孩子更多的心理陰影甚至會扭曲其愛情婚姻觀,造成恐婚心理。在這可以明確一個問題,對子女的幸福感產生最大負面影響的類別,並不是父母最終離異,而是父母雖然經歷了長期的失和,而且矛盾一天比一天加深,但是卻沒有離婚,夫妻之間彼此做著對方最沉重的枷鎖,卻讓這個家庭給子女帶來了最壞的影響。

離婚成為現實,生活還需要繼續;人之所以生活在世,不是為了丈夫也不是為了孩子,首先是為了自己;離婚後,女人首先要做的重塑性格,一方面要與過去的感情切斷聯繫,另一方面要在工作上找精神寄託,或者找要好的閨蜜開驅散寂寞。

婚姻和愛情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活著不是單單為婚姻和感情,許多女人把這些當作全部,所以在離婚後自暴自棄自甘墮落。其實,離婚後女人要儘快做到獨立,性格、經濟的獨立,才能讓自己掌握生活的方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