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我國有1200萬畝土地能“歇口氣”,農民也不用擔心沒有收入

近年來, 我國糧食產量“十一連增”, 農民收入增長“十一連快”。 然而在糧食連年增產的同時, 我國也面臨著資源環境的多重挑戰, 我國用全球8%的耕地生產了全球21%的糧食, 但同時化肥消耗量占全球35%, 糧食生產帶來的水土流失、地下水嚴重超采、土壤退化、面源污染加重已成為制約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矛盾。 同時, 我國大部分地區糧食生產一年兩熟, 南方多地一年三熟, 土地長期高負荷運轉, 土壤得不到休養生息, 影響了糧食持續穩產高產。 科學推進耕地休耕順應自然規律, 可以實現藏糧於地, 也是踐行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

對推進農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 農業部種植業司曾衍德司長表示, 今年耕地輪作休耕試點面積達1200萬畝, 比去年增加584萬畝, 共涉及的試點區域包括貴州、雲南、湖南、河北、甘肅、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在內的9省(區)192縣。

如此多的土地要休耕輪作, 那農民要靠什麼掙錢呢?

一、國家發放補貼

針對這個問題, 國家其實制定了補貼計畫, 今年的補貼資金更是達25.6億元。 這些資金目前大部分已經撥付到縣, 下一步就是要與農戶簽協議, 把補貼發放到戶。 這些補貼究竟如何發放呢?

1、補貼標準

①輪作補貼

根據不同農作物的收益情況, 適量調整, 保證農民總體收入不降低。 主要實施“一主多輔”的模式, “一主”即玉米和大豆輪作為主, “多輔”則包括薯類、油料作物、雜糧、蔬菜等輪作, 按照每畝150元標準補貼。

②休耕補貼

原則上與原有的農作物收入持平, 不影響農民收入。 河北地下水漏區, 每年每畝可補貼500元;湖南重金屬污染區每年每畝補貼1300元;貴州和雲南兩季作物全年休耕的每年每畝補貼1000元;甘肅一季作物全年休耕的每年每畝補貼800元。

2、補貼方式

目前, 補貼的發放採取直接發放現金或折糧實物兩種, 補貼資金通過“一卡通”的形式兌現到戶。 同時補貼均發給實際生產經營者, 而不是土地承包者,

補助更精准。

二、 養殖

養殖和種地是每個農民都會的基本技能了, 土地休耕了, 咱們就可以搞養殖, 但是養殖是一門技術活, 不是說誰養都行。 就拿養雞來說, 別人95的成活率賺錢, 那麼你只有70的成活率就要賠錢。 甚至有的人, 養到最後幾乎全軍覆沒, 賠的傾家蕩產。

俗話說的好, 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 養殖最害怕的就是傷亡, 特別對於新手來說, 不懂飼養管理、不懂防疫, 傷亡會增加。 要想掙錢, 第一步就是先養好。 同時, 養殖不是暴利行業, 就是賺個辛苦錢, 一定要調整好心態。

三、 做小生意

今年有政策宣佈, 從10月1日起, 在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場所和時間, 銷售農副產品、日常生活用品, 或者個人利用自己的技能從事依法無須取得許可的便民勞務活動, 不再屬於無證無照經營, 進城做生意將不再被城管追著到處跑, 農民完全可以做些小生意來養家糊口。

四、進城打工

本地打零工其實現在城市裡打工的人以前大都在農村也是給人打零工的, 比如木匠、瓦匠, 他們走了一些農村的蓋房裝修的活還是需要人幹的。 還有一些就是農忙的時候給種田大戶打工,我們那可以插稻秧、收土豆等等,打零工不像養殖和做小生意的,有時候會沒有活可幹。

還有一些就是農忙的時候給種田大戶打工,我們那可以插稻秧、收土豆等等,打零工不像養殖和做小生意的,有時候會沒有活可幹。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