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陝西公佈快遞行業侵權案例:快件被掉包無人理賠

昨日, 陝西省消費者協會公佈快遞服務領域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例, 提醒廣大消費者寄收快件時一定要“長”個“心眼”, 防止被部分不負責任的快遞公司坑害。 同時警告快遞行業“按規矩”辦事, 小心一個“不起眼”的行為導致自己的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被吊銷。

6200歐元手錶未保價 丟失只賠60元

吳女士去年10月通過某快遞公司寄遞一塊價值6200歐元的歐米茄手錶發往成都。 12月1日, 快遞公司告知吳女士快遞丟失, 因未保價只能賠付郵費的3倍共計60元, 吳女士要求對方按照歐米茄表實際價值賠付遭拒。

內件短少以“已簽收”為由不予處理

張小姐今年7月份在某快遞公司寄出四包海參到香港, 收件方在無驗貨的情況下簽收了該快遞。 之後收件方發現包裹下方有毀損情況, 且快遞公司用透明膠將其重新密封, 打開後發現只剩下兩包海參。 張小姐向快遞公司反映, 但快遞公司以客戶已簽收為由不予處理。

寄遞延誤寄件變質 拒絕賠償

去年9月6日, 陝西眉縣的郭某通過快遞公司發送獼猴桃50單250公斤, 支付了運費和保價費2000元, 包裝費250元。 直到9月14日, 快遞物品才到達新疆塔城, 收件人發現裝獼猴桃的箱子不斷向箱外滲水, 拒收。 郭某因此要求快遞公司賠償損失, 遭拒。

快件被調包 快遞公司不肯理賠

今年5月6日, 寄件人向一家快遞公司交辦代收貨款業務,

物品為一條價值7000元的18K鑽石項鍊, 且有保價。 因收件人拒收, 快件退回後寄件人當快遞員面拆開, 發現商品已被調包。 快遞公司以不是專業人士無法判定真假為由, 不肯理賠。

快件未經收件人簽收 不知所蹤

今年3月21日, 消費者張女士將一個價值1200余元的單肩包和一件100克重的銀飾交由某快遞公司寄回其老家, 支付了運費12元。 3月24日, 快遞物品到達其老家。 由於快遞單上的收件人王先生並不在家, 快遞員擅自將快件放到了社區物管處, 後包裹不知所蹤, 快遞公司不予理睬。

損毀貨物寄件方和快遞方扯皮

張某以老師照片為原型, 花費255元通過網路定制了一個泥人藝術品, 由某快遞公司寄遞。 快遞公司將該件送達收件人傳達室,

在無人簽收的情況下自行離開。 隨後收件人打開包裹發現小泥人已四分五裂, 快遞公司認為小泥人在寄遞時就已損壞, 而銷售商認為損壞是快遞途中野蠻分裝造成。 二者都不肯承擔責任。

快遞員擅自寄放快件 變相加價

消費者李女士反映, 某快遞員送快遞時事前沒有與其聯繫, 擅自將物品寄放在社區外面的快遞服務站, 然後告知她自行去取。 但是她去取時, 服務站工作人員告知要收1元保管費。

無人簽收貨物 快遞員一走了之

對此, 省消費者協會工作人員說, 針對以上案例中的種種行為, 即將出臺的《快遞暫行條例》將予以重罰, 尤其像冒領、私拆、隱匿、毀棄、倒賣或非法檢查快件的行為,

將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並將由郵政部門責令停業整頓, 直至吊銷其快遞業務經營許可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