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征戰大冠軍杯的男排今何在?湯淼受傷張晨堅守

第七屆男排大冠軍杯在日本激戰正酣。 南美的巴西、中北美的美國、歐洲的法國和義大利以及亞洲的伊朗、東道主日本6隊將通過單迴圈較量角逐冠軍。 國際排聯大冠軍杯(FIVB World Grand Champions Cup)是國際排聯於1993年創辦, 每四年一屆, 和世界盃一樣都是由日本永久舉辦。 2017年大冠軍杯的參賽席位不再是五大洲錦標賽冠軍直通, 而改為由現階段的世界排名確定。 由於中國男排現在的世界排名為二十名, 所以再次無緣此項賽事。

不過在大冠軍杯的歷史上也曾有中國男排拼搏的身影。 中國男排分別在1997年和2005年兩度征戰大冠軍杯,

並且在1997年第二屆大冠軍杯上由名帥汪嘉偉帶隊取得了第四名不錯的成績。

時光回到十二年前, 2005年11月22日至27日, 中國男排由邸安和教練率隊在日本長野和東京參加了第四屆男排大冠軍杯賽。 在這次比賽中, 中國男排先後與歐洲冠軍義大利隊、雅典奧運會冠軍巴西隊以及非洲冠軍埃及隊、東道主日本隊和美洲勁旅美國隊進行了較量。 雖然中國男排在當年的大冠軍杯賽上的狀態波動較大, 最終沒有取得一場勝利, 然而對於當時平均年齡只有23.7歲、持外卡參賽的中國男排來說, 這次大冠軍杯賽本身就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和鍛煉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 在和奧運冠軍巴西隊的比賽中年輕的男排隊員打出高水準,

苦戰五局最終2比3惜敗。 當年隨隊赴日的12名隊員中有24歲的沈瓊、袁志, 23歲的湯淼、方穎超和剛滿20歲的年輕小將張晨, 也正是這些人在接下來的數年逐漸成為中國男排的中流砥柱。

可是現在, 三十多歲的他們還在深愛的排球場上嗎?

湯淼:悲情不悲傷

十年前, 正處在巔峰時期的男排主力接應湯淼在訓練的時候出了一場意外, 他被診斷為頸六椎爆裂性骨折伴完全性脊髓損傷, 此後伴隨他的是重度癱瘓、高位截癱, 而那時他剛跟國家女排主力周蘇紅結婚沒多久。 周蘇紅並沒有因此選擇離開, 而是不離不棄, 只要有時間就陪在湯淼的身邊照顧他, 甚至在湯淼狀態好一些的情況下會推著他去現場看排球比賽。 周蘇紅默默陪伴了四年,

2011年湯淼和周蘇紅和平分開。 2013年周蘇紅再次走入婚姻的殿堂, 生下寶貝女兒。 湯淼也主動認周蘇紅的女兒為乾女兒。

湯淼和周蘇紅

“悲情的無名英雄”是當時很多球迷封給湯淼的稱號, 因為憑藉湯淼的實力可以帶領中國男排在北京奧運會上有一番作為,

可惜還沒有開啟自己的黃金時代就告別心愛的排球場了。

2017年, 湯家喜添千金取名臻臻, 象徵著希望, 用希望沖淡悲傷, 升級成為乾媽的周蘇紅也特別激動。 女兒的出生也讓湯淼重新找回對生活的熱情。

張晨:堅持與堅守

隨著張常寧的人氣暴漲, 張晨現在被很多球迷親切地稱為“張常甯的哥哥”, 也有很多年輕的球迷通過張常寧才知道她有一個帥氣的男排哥哥。 32歲的張晨出身排球世家, 父親是前男排國手、江蘇男排助理教練張友生, 妹妹是現役女排國手張常甯。 從小受到大環境的薰陶, 兄妹倆相繼走上排球之路。 憑藉良好的天賦和出眾的身高, 張晨在不滿二十歲的時候就入選了國家隊。 但在2008年,

由於腰傷嚴重, 他在最後時刻落選, 無緣參加北京奧運會。 用張常寧的話說, “那是讓哥哥非常遺憾的事。 ”2012年, 張晨帶傷出戰奧運落選賽, 但中國男排最終還是未能搭上通往倫敦奧運會的“末班車”。

依然在堅持的美晨

四年後, 他又帶領中國男排來到日本, 再次衝擊裡約奧運會。儘管球隊“入奧”再次失敗,自己的競技能力也不如以前,但張晨還是在努力堅持,“對我來說,比賽打一場少一場,所以我特別珍惜,每場球都當作國手生涯最後一戰來打,全身心投入,一場一場去拼。”

在張晨眼裡,參加奧運會一直是運動員生涯的最高目標;在排球面前,傷病對他而言不是大問題,他就是這麼拼命。今年全運會,張晨手臂上觸目驚心的傷疤讓球迷們心疼不已,即使這樣作為江蘇男排的靈魂人物,張晨帶領年輕的隊伍拼進了四強。張晨現在還不願離開這個心愛的賽場,雖然說這有可能是張晨參加的最後一屆全運會,但是搞不好他還是可以再堅持一下,出現在東京奧運會的排球場上。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的美晨,現在已為人父,內斂的笑容中多了一份穩重。

沈瓊:轉型與蛻變

上海男排在今年全運會無緣四強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冷門,即使這樣也沒什麼聲音質疑教練沈瓊的能力。上一屆全運會,上海男排無緣冠軍,隊長沈瓊在退役之戰淚灑賽場的一幕令人記憶猶新。四年之後,“河馬”沈瓊已經成長為中國男排助理教練、上海男排主帥,用他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證明著自己轉型教練後依然優秀。

轉型為教練的沈瓊

2014年,沈瓊開啟了全新的教練生涯。作為教練,沈瓊的起步非常順利,2014-2015賽季,2015-2016賽季以及2016-2017賽季,沈瓊都率隊奪得了全國男排聯賽冠軍,三次捧起了聯賽最佳教練獎盃。也是因為在地方帶隊戰績出色,2017年4月沈瓊加入了中國男排中方教練組,協助主帥阿根廷人勞爾·洛薩諾工作,隨隊征戰了世界男排聯賽、世錦賽資格賽等。在國家隊的這幾個月,沈瓊學到了洛薩諾不同于國內教練的執教方法以及國際先進的排球打法,這些都讓他受益匪淺。期待教練沈瓊更好的轉型與蛻變。

袁志:付出和奉獻

袁志原來是中國男排的主力接應,進攻犀利、防守穩健,這麼多年下來,袁志一直在國家隊燃燒著自己的力量,也積累了豐富的比賽經驗。袁志在結束國家隊的生涯後並沒有選擇回家休息陪伴妻子、孩子,而是第一時間加盟中國女排,成為一名默默付出、任勞任怨的陪打教練,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中國女排走向世界之巔。

默默付出的袁志

方穎超:遺憾不後悔

“你覺得自己還能打多久?”這應該是最近幾個賽季以來,方穎超聽聞最多的問題。而他也總是一如既往地微笑著給出那個令人心生敬佩的答案:“我覺得自己依然還在進步,也依然還能再繼續打下去。”

35歲的方穎超依然年輕

剛過完三十五歲生日的方穎超是上海男排黃金一代的成員,是聯賽五連冠,全運會兩冠一亞的主力成員。雖然方穎超職業生涯中沒能代表國家隊參加更多的國際大賽,這對他來說是有些遺憾,但絕不是後悔。上屆全運會後,方穎超原本打算和其他隊友一樣選擇退役,但是隊伍的需要讓他選擇了繼續留下來。方穎超選擇繼續,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作風和鬥志去感染年輕的隊員。方穎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近幾個賽季,由於年輕隊員的成長和外援的引進,方穎超經常性地坐在板凳席上,但是只要隊伍遇到困難,他就會站出來。這次全運會會是方穎超的告別演出嗎?不一定,用方穎超自己的話來說,每個人一生中每一天都有退役儀式和就職儀式,只是角色不同,只要做好每一天,不讓自己後悔那就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也許未來,我們還能在球場上看到那張永遠十九歲的面龐。

即使中國男排一直不太被關注、甚至被嘲活在女排的光環下,但是一代又一代男排人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與堅守,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屆男排大冠軍杯,甚至下一屆奧運會上都能有中國男排小夥子們的身影。

中國男排,未來可期。

再次衝擊裡約奧運會。儘管球隊“入奧”再次失敗,自己的競技能力也不如以前,但張晨還是在努力堅持,“對我來說,比賽打一場少一場,所以我特別珍惜,每場球都當作國手生涯最後一戰來打,全身心投入,一場一場去拼。”

在張晨眼裡,參加奧運會一直是運動員生涯的最高目標;在排球面前,傷病對他而言不是大問題,他就是這麼拼命。今年全運會,張晨手臂上觸目驚心的傷疤讓球迷們心疼不已,即使這樣作為江蘇男排的靈魂人物,張晨帶領年輕的隊伍拼進了四強。張晨現在還不願離開這個心愛的賽場,雖然說這有可能是張晨參加的最後一屆全運會,但是搞不好他還是可以再堅持一下,出現在東京奧運會的排球場上。記憶中那個意氣風發的美晨,現在已為人父,內斂的笑容中多了一份穩重。

沈瓊:轉型與蛻變

上海男排在今年全運會無緣四強算是個不大不小的冷門,即使這樣也沒什麼聲音質疑教練沈瓊的能力。上一屆全運會,上海男排無緣冠軍,隊長沈瓊在退役之戰淚灑賽場的一幕令人記憶猶新。四年之後,“河馬”沈瓊已經成長為中國男排助理教練、上海男排主帥,用他自己的努力和才華證明著自己轉型教練後依然優秀。

轉型為教練的沈瓊

2014年,沈瓊開啟了全新的教練生涯。作為教練,沈瓊的起步非常順利,2014-2015賽季,2015-2016賽季以及2016-2017賽季,沈瓊都率隊奪得了全國男排聯賽冠軍,三次捧起了聯賽最佳教練獎盃。也是因為在地方帶隊戰績出色,2017年4月沈瓊加入了中國男排中方教練組,協助主帥阿根廷人勞爾·洛薩諾工作,隨隊征戰了世界男排聯賽、世錦賽資格賽等。在國家隊的這幾個月,沈瓊學到了洛薩諾不同于國內教練的執教方法以及國際先進的排球打法,這些都讓他受益匪淺。期待教練沈瓊更好的轉型與蛻變。

袁志:付出和奉獻

袁志原來是中國男排的主力接應,進攻犀利、防守穩健,這麼多年下來,袁志一直在國家隊燃燒著自己的力量,也積累了豐富的比賽經驗。袁志在結束國家隊的生涯後並沒有選擇回家休息陪伴妻子、孩子,而是第一時間加盟中國女排,成為一名默默付出、任勞任怨的陪打教練,通過自己的力量幫助中國女排走向世界之巔。

默默付出的袁志

方穎超:遺憾不後悔

“你覺得自己還能打多久?”這應該是最近幾個賽季以來,方穎超聽聞最多的問題。而他也總是一如既往地微笑著給出那個令人心生敬佩的答案:“我覺得自己依然還在進步,也依然還能再繼續打下去。”

35歲的方穎超依然年輕

剛過完三十五歲生日的方穎超是上海男排黃金一代的成員,是聯賽五連冠,全運會兩冠一亞的主力成員。雖然方穎超職業生涯中沒能代表國家隊參加更多的國際大賽,這對他來說是有些遺憾,但絕不是後悔。上屆全運會後,方穎超原本打算和其他隊友一樣選擇退役,但是隊伍的需要讓他選擇了繼續留下來。方穎超選擇繼續,就是希望用自己的作風和鬥志去感染年輕的隊員。方穎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近幾個賽季,由於年輕隊員的成長和外援的引進,方穎超經常性地坐在板凳席上,但是只要隊伍遇到困難,他就會站出來。這次全運會會是方穎超的告別演出嗎?不一定,用方穎超自己的話來說,每個人一生中每一天都有退役儀式和就職儀式,只是角色不同,只要做好每一天,不讓自己後悔那就是對自己人生最好的交代。也許未來,我們還能在球場上看到那張永遠十九歲的面龐。

即使中國男排一直不太被關注、甚至被嘲活在女排的光環下,但是一代又一代男排人一直在默默地付出與堅守,我們有理由相信下一屆男排大冠軍杯,甚至下一屆奧運會上都能有中國男排小夥子們的身影。

中國男排,未來可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